海龙屯遗址,位于
贵州省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遗址所在山峰相对高度约350米,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囤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囤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
仡佬族、
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
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
唐朝时,以当今遵义为中心的“
播州”广大地区被“
南诏国”彝人占领,公元876年,朝廷派
杨端前来平乱。事平后命杨端“世袭”播州,建立了持续七百余年、共29代的杨氏土司政权。政权初建,为“设险以守其国”、并作“保固之根本”,于州治西北15公里之“龙岩山”建“龙岩囤”,平时练兵,战时作行政、军事中心。南宋末年,为防“元兵”来犯,扩建加固,增修“养马城”“养鸡城”等形成体系,又与附近的“娄山关”、“鼎山城”形成纵深防御系统。明朝时又重修。
明朝末年,杨氏29代“土司”、骠骑将军、播州
宣慰使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后激化为军事冲突、演化为叛乱。1600年,国力衰竭的明朝廷最后倾全力调8省之24万军队分8路发动“平播之役”。战争初期,北面
川军3000人在
娄山关全部被歼、片甲不留,南面的乌江之战,消灭联军3万人马。相持两月,
播州各地关隘相继失守,杨应龙只好带领1.7万人马退守
海龙囤,各路官军围而攻之。由于守军有天险可凭,有积储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囤下河谷中官兵死伤颇众。几经努力,苦战114天,官军终于爬上“后关”,攻占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
斩级22687颗”,“招降播民一十二万”。“龙岩囤”被焚毁,后又被易名曰“海龙囤”。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播州从此“
改土归流”、分为两府,一曰
平越府,划与新建的贵州省;一曰
遵义府,隶属四川省。
但随着时间推移,
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加之末代土司
杨应龙的种种不端,杨氏遂成为明朝廷翦伯灭对象,一场惨烈的旷日持久的血战在海龙屯上演。清
魏源《圣武记》中称:“明代
播州、蔺州、水西、
麓川皆勤大军数十万,殚天下力而后产平之。”这四次大的战争,尤以“平播之役”最为典型。
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月,总督
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屯,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屯外,20余万官军筑起长围,轮番攻占,昼夜不息;屯内,数万军民背水一战。
据研究,一批俘虏的日本炮兵及日本火炮也参与了平播之役;而播军只有标枪、弩箭、滚木、檑石等武器;明军在武器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火器的使用也成为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保障。
六月六日,明军攻破海龙屯,
杨应龙自缢,杨氏对
播州的统治随之灰飞烟灭。平播之役自二月二日出兵至六月六日结束,历时114天,双方共投入兵力达数十万之众,生擒播军1124人,斩首22687颗,虏获家属5539人,招降播民126211人,夺取马牛767头,明军大获全胜。
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
世界文化遗产。至此,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