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是贵州民族大学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学科门类划分原则,经院系调整后于2009年底组建而成的一级教学单位。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和部署,2014年7月,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贵州民族大学正式启动共建传媒学院工作,标志着传媒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实行部校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
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以培养熟练掌握新闻传播规律、谙识传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并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为传媒业界发展和民族文化事业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传媒学院以完备的实验设施,与省内新闻业界及传媒文化产业紧密互动,力争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朝阳学科和重点学科,并进一步打造成为全国民族院校当中新闻传播学科的领头羊。Ⅰ.形成以特色化的科研方阵带动学科发展、以跨学科的师资梯队促进专业建设,大力实施“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
Ⅱ.依托民族院校背景和现有学科优势,重点打造一些与法学、民族学、人类学及民族文化传播产业相交叉新生的跨学科专业。
Ⅲ.在现有“新闻传播研究所”和“广告研究所”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建设和交叉融合,组建“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所”、“西部传媒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和“民族地区新闻法制研究所”。
Ⅳ.把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实习基地、研究所建设等结合起来,使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众多新的生长点和方向群。
Ⅴ.率先对外拓展,以产业参与带动教学实习、以社会实践带动学生就业。
Ⅵ.加大新媒体、融媒体和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建成一个融教学、实验、实习及多种媒体技术为一体的“融合性数字化平台”系统,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Ⅶ.借国家出台《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机,开展贵州本地媒体产业战略研发,争取政府多方面的经费投入和立项支持,促进贵州省社会经济和传媒文化的发展。
Ⅸ.2010年将申报“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硕士点,成为全省和全国民族院校中第一个完整拥有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此外,还将依托学校现有的刑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社会学的硕士点专业,分别招收“民族地区舆情研究与刑法保护”、“媒介经营与媒介法”、“民族新闻学”、“民族文化传播与产业化”、“新闻传播社会学”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生。
专业设置
传媒学院先有9个普通本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 传播学 远程教育技术 广告学
教育技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播音主持
学院领导
学院党委副书记:
吴定川:男,布依族,贵州望谟人,中共党员。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在《布依学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参编《布依汉词典》、《布依族文化大观》等著作,编译了《汉布依文课本》(小学1—4册)等。
学院院长:
颜春龙教授:1973年生于江西永新,苗族,民革成员,博士,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贵州省高校引进的第一个新闻传播博士,2009年评为“贵州省高校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成为省内高校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贵州省社科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民革贵州省委直属大专支部副主委,贵州省第九届青联委员,贵州省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
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贵州省新闻学会理事,
世界民族学会第九届理事,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学术委员、副秘书长。
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长城:
男,1974年生,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艺术学副教授;厦门大学艺术传播学硕士;
参加和主持过教育部、省教育厅、贵州民族大学各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教育部课题成果《中国乐曲考古学辞典》的第二作者;所在单位获得过全国先进基层共青团组织,全国民族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个人获得过数十次各类表彰及荣誉称号;曾参与编辑制作并公开发行数部MTV和音像制品。
学院副院长:
李盛龙教授:男,湖南涟源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传播、文化产业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贵州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参与策划、编导的大型革命历史专题纪录片《扩红·贵州》(共6集,本人为第1集编导、撰稿),荣获2011年贵州省首届纪录片特等奖、贵州省广播影视节目二等奖、第三届毕节市政府文艺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