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省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贵州省职教学会驻会单位。
历史沿革
1979年4月,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创办,隶属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局,设硅酸盐工艺和建材机械专业;同年8月,开始招生,借贵阳建材机械厂子弟学校高中部教室为临时校舍。
1982年7月,迁址贵阳市阳关百花坡。
1983年9月,开办职工中专班,招收基层厂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工龄的干部、工人入学。
1992年10月,通过国家教委办学水平评估和合格评估,被评为优良学校。
2000年7月,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
2003年12月,移交贵州省教育厅直管。
2004年3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7月,更名为贵州省建设学校。
2014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被评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2018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6月,被评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1年2月,被评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9月,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
2023年3月,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工地创新实训中心交付暨揭牌仪式举办。
2024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6个教学单位,开办25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31%,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21%,“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5%。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4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参与)2个、省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2个、“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2个、“兴黔富民行动计划”专业群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精品开放课程3门、省级开放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7个。
2023年,学校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获奖100余项,其中,获第五届全国综合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在2020年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在第六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在第十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中获三等奖。
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参加贵州省第五届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取得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参加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省赛和全国总决赛,获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国赛优秀奖2个;参加贵州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提交大赛项目124个,7个创业团队获得铜奖。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教师参编教材43部,其中精品课程配套教材15部,思政类教材《大学生廉洁教育》1部,数字教材11部,其他类型教材9部,参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编写7部。
截至2020年12月,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2021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个省级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批市厅级以上在研科研项目共计18项。专利转化方面:获专利授权18项。
截至2020年12月,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其中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2018年贵州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立项1项;学校教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60余篇,其中获2017年全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2021年,学校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13项,其中获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9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1项,立项横向项目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约有15000平方米,总计座位数有2050个;馆藏图书约24万册,电子书130万册,期刊8500种。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已吸引加拿大、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多个院校开展交流访问和合作办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精神文化
厚德、精技、乐学、善教
《我们扬帆起航》
(注:歌词暂无)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精技社、建筑CAD识图协会、测量社等学生社团33个,开展了校园技能文化艺术节、技能竞赛、读书活动、校园足球比赛、歌声建院比赛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