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正厅级建制;在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和馆员的安排方面,接受省委统战部的归口指导。
历史沿革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4月28日,当时全称为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不久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成立,1955年初更名为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文史研究馆。“
文化大革命”中,文史馆停止活动。
1979年9月,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建制,属省二级(厅)局序列。
1990年12月,为了便于开展统战方面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颁发〔1988〕57号文件《关于改进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史研究研究馆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的相关决定,下发了黔府〔1990〕87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省文史研究馆工作的通知》,将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更名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正厅级建制),并设立党组,确定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2001年6月,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议纪要(八届〔2001〕第40号)确定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列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2001年12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黔府办法〔2001〕115号),进一步明确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正厅级建制;在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和馆员的安排方面,接受省委统战部的归口指导。
建馆初期,馆办公楼设在贵阳市和平路虎门巷5号,1958年迁至正新街4号。1979年9月恢复建制,1986年,立项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拨款,在临时办公楼(贵阳市市北街原起义将领谭本良、曾元三宅址)基础上扩征土地,建成新办公大楼,1989年竣工,新馆办公大楼为市北街175号,2012年随贵阳市城市建设规划改造,更改为贵阳市中华北路285号。
主要职责
(一)组织馆员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好馆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挥馆员专长,支持和组织馆员从事文史研究、著书立说、编辑书刊、撰写回忆录、写诗作画及其他艺术创作和交流活动。
(三)发挥馆员参政议政作用,为西部开发和我省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组织馆员参加社会文化教育工作,参加各地文化团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四)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支持、组织馆员参加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以文会友,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五)协同省委统战部做好馆员选聘工作。
(六)为馆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做好服务工作。
(七)办好馆属贵州书画函授学院和业余书画学校,指导馆属社团的管理工作。
(八)承办省委、省人民政府及省委统战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办公室(机关党办)
主要承担机关行政事务、综合协调和文秘、网络管理、信息宣传、档案、保密、财务、公产、图书资料、综合治理等工作。承担机关党建和负责机关目标绩效管理工作。
组织联络处
贯彻党和统战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考察遴选新聘馆员、特约研究员;负责馆员、特约研究员的联络和管理;组织馆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参政议政,收集和反映馆员的意见和建议;负责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拟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文史研究处
组织馆员开展文史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内刊,完成各类文史学术活动。
《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
编辑出版《贵州文史丛刊》,组织馆员进行文史诗词研究、著书立说、古籍整理、文化交流等活动;收集馆员著作和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指导“历史文献研究会”工作。
书画艺术研究处
负责本馆书画艺术创作、交流、研讨、展览活动的方案策划和报批后的组织实施;负责与贵州省中国画学会的联络和对接工作。
馆内领导
现任领导
(更新于2025年1月,参考资料)
历任馆长
周素园(1879——1958)
田君亮(1894——1987)
桂百铸(1878——1968)
朱锡九(1900——1984)
吴雪寿(1908——1911)
张 立(1909——1976)
刘镕寿(1922——1999)
冯 楠(1917—— )
何祖岳(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