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社会科学院(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是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
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机构简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是贵州省
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前身为 1960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79 年更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全院现有12个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区域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外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传媒与舆情研究所),2个科辅部门(《
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图书信息中心),8个行政处室(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监察室、科研处、智库工作处、财务处、离退休干部处)。全院核定编制225人,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95人,其中,
专业技术人员150人,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45人。离退休人员131人。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人才逐步实现“双高”化。已形成了一支结构趋于合理,进一步适应研究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全院在职在编人员中,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1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二级研究员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人,省管专家1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甲秀文化人才)2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近70人,特别是博士(含在读)人数由2010年的2人增长到2019年的近50人。
不断突出研究优势和特点,引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强院、管理兴院”三大战略和以质量为中心的科研转型升级。多年来,形成了以阳明文化研究、三线建设研究、贵州佛教文化研究、抗战文化研究、苗族文化研究等为重点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了以民族法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大数据治理学、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学、中国历史·专门史·黔学为重点的学科体系。
不断开放创新,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创新“院省、院院、院地、院校、院企”合作机制,成立了贵州省第一个文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贵州省唯一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作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研究,组建了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贵州省黔学研究院、贵州省三线建设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近20个研究机构。以“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社科内参》和《甲秀智库专报》为主要渠道的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机制逐步完善、成效明显,较多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累计完成200多项,由省社科院一家完成扩展到聚集中国社科院、省内高校等优质力量合力完成。以《贵州法治发展报告》、贵州三大战略行动蓝皮书为代表的贵州蓝皮书系列(18种,2010年为3种)在数量、质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居地方社科院前列。以此为依托,不断加大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力度,许多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进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每年主办或承办的国际性、国家级、省级会议近10次。主办的后发赶超论坛、甲秀智库论坛、甲秀智库青年论坛和承办的“生态文明与反贫困”主题论坛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核心期刊《
贵州社会科学》以名刊建设为目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品牌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获批全省首批新型特色智库。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继续朝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党委、政府‘思想库’‘智囊团’和西南地区领先的知名智库”的目标不断前进!
机构设置
行政部门
党政办公室
人事处
机关党委
监察室
科研处
智库工作处
财务处
离退休干部处
科辅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
图书信息中心
研究机构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区域经济研究所
城市经济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所
对外经济研究所
历史研究所
社会研究所
文化研究所
民族研究所
法律研究所
工业经济研究所
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院属中心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
贵州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中心
现任领导
学者简介
研究员
二级研究员
史昭乐 石朝江 吴大华 胡晓登
三级研究员
王路平 刘庆和 索晓霞 谢 一
谢家雍 雷厚礼
四级研究员
于民雄 王兴骥 宋 明 杨晓航
杨芳惠 金安江 罗 剑 聂秀丽
黄 勇 黄旭东 麻勇斌
副研究员
五级副研究员 赖 力
六级副研究员
王昌锋 王 铁 田永红 芶以勇
杜小书 张玉林 郭 丽 黄 晓
黄德林 谢 松
七级副研究员
王炳南 毕新萍 刘舜青 李 桃
李发耀 张美涛 陈康海 罗 芬
欧阳红 明秀丽 敖以深 谢 敏 管毓和
科研成果
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管理与评估研究
《我省重点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及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研究》
“性别视角下的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
《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研究》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研究》
《制度统筹我省边远贫困落后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十二五”我省人才开发研究》《吴雁南评传》出版
《加快贵州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贵州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统筹研究》
《民族文化保护与和谐社会建构——以贵州为例》
《贵州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研究》
《2008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贵州文化产业蓝皮书》出版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贵州产业结构》
《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能力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内容
《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遵义卷》
《贵州省贫困县脱贫致富研究》
《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之刑事处罚权正当化新思考——以量刑阶段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为视角》
《美国社会中的苗族家族组织》
《后人类主义技术价值观探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法学研究的发展与思考》
《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扶贫开发、共建和谐专题》
《性别视角下的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
《五个统筹与贵州发展研究》《中国西部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以贵州为例》
《夜郎之谜》
《纵横夜郎文化》
《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的本土资源问题研究》
《宗教问题 怎么看 怎么办》
刊物
《贵州社会科学》
创刊于1980年7月,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自创刊以来,《贵州社会科学》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规范办刊”为导向,明确提出自己的办刊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贵州,面向全国,理论联系实际,力图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思想水平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事业服务,为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贵州社会科学》在编辑部几代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1992年、1996年、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入选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3年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5年入选《中国知识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是中国社会科学国际交流期刊;2009年被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52-1005/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924;国内邮发代号:66-13;国外邮发代号:BM456。
参考资料
机构设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机构设置.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