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鸿年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费鸿年(1900―1993),浙江省海宁县(今海宁市)人。民国5年(1916),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同年,赴日本留学。
人物生平
民国10―12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动物学系深造。民国1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民国13年6月,任广东大学教授;8月,兼任校内生物学系主任、选科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务会议会员;9月,任校内出版委员会委员。民国15年8月,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同年12月,组织中山大学南方生物调查队,前往广西、琼崖等地采集标本,开中山大学标本采集的先河。民国16年,任中山大学动物学系主任。民国17年,再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主任。民国18年5月,受聘出任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主任。民国21年2月,第三次到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授;同年8月,出任生物学系代主任。同年,其著作《动物学》出版。民国23年1月,自费去日本进修,在帝国大学浅虫临海实验所研究鱼类生理学。民国26年8月回国后,第四次到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授;同年,出版专著《动物生态学纲要》。在出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主任、动物学系主任期间,先后聘任本领域一批知名学者任教,加强学术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费鸿年历任农业部参事、水产部副总工程师等职。1957年9月,出任南海水产研究所第一负责人,一级研究员。先后当选为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和《水产学报》副主编。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费鸿年先后出版专著《生物之起源》《动物生态学》《人类性源论》等13部。翻译著作有《极性与侧性》《显微镜术与人生》《奥窦邦传》。其中,所撰《动物生态学》和《鲶鱼呼吸生理之研究》分别是中国生态学的第一本专著和中国鱼类生理学的第一篇论文。其他著作如《鱼类学》《动物学纲要》《海洋学纲要》等,均为中国上述诸学科的早期著作。1953―1954年,主持黄河流域水产资源考察,为开发和研究该水域的水产资源奠定基础。1964―1965年,主持南海北部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并主编“调查报告”,该成果252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创立新水产资源评估方法“动态综合模型”,是中国运用数学模型研究水产资源数量变动规律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
1993年5月12日,在广州逝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4 16:5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