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红尾鸲
鹟科红尾鸲属的鸟类
贺兰山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laschanicus)是鹟科、红尾鸲属的鸟类。雄鸟:头顶、颈背、头侧至上背蓝灰;下背及尾橙褐,仅中央尾羽褐色;颏、喉及胸橙褐,腹部橘黄色较浅近白;翼褐色具白色块斑;甚似红背红尾鸲但头顶、头侧及颈背蓝灰。雌鸟:褐色较重,上体色暗;下体灰色而非棕色;两翼褐色并具皮黄色斑块。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近黑。
动物学史
该种与红背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notus)极为相似。瓦里(Vaurie,1959)、埃切科帕尔(Etchecopar)等(1983)和谢恩斯(de Schauensce,1984)认为它是或且可能是红背红尾鸲的一个亚种,但两种之间仍有不同。钱燕文等(1965)记述二者在新疆喀什市分布重叠,并均有繁殖记载,故该种不宜作为红背红尾鸲的一个亚种,而应视作两个不同的独立种。
郑作新(1995)依据二者的形态差异,把二者均独立为种,直至2006年因该观点证据均不充分,雷富民等暂按独立种处理,郑光美(2011)认可此观点,该种为单型种。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6厘米)的红尾鸲。胸赤褐色。虹膜无褐色;嘴、跗蹠、趾等均黑色。
雄性成鸟:头顶至上背及头侧均灰蓝色,具白色眼圈,背、腰.尾上覆羽、喉、胸和两胁均棕色,腹部中央棕色略淡;飞羽暗褐色,翅似红背红尾鸲红背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notus)具有大块白色翼斑;尾羽棕色,中央一对尾羽暗褐色近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远端边缘浅褐色。
雌性成鸟:上体、头侧、颈和翅均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外翈边缘白色,白色翼斑不很显著;尾上覆羽浅棕色;尾羽似雄鸟,但棕色略淡;下体沙褐色,腹部中央色淡近灰。
幼鸟与雌鸟体色近似。
栖息环境
贺兰山红尾鸲常活动于稠密的灌丛和岩石、石头间,或见于高大松柏山林的采伐空地上。栖息于灌丛草地、疏林地、林缘、林间空地或采伐后的林迹地。
贺兰山红尾鸲主要为山地灌丛鸟类,其栖息地有3个类型:
生活习性
贺兰山红尾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在密集的沙棘丛内过夜,避寒。食物主要为昆虫及少量植物种子。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刘焕金,1986);繁殖季节动物性食物增加。留鸟。
觅食:通常飞到有沙棘的地段,用喙啄食沙棘浆果及果内种子。由于雄鸟的羽色与沙棘浆果色泽近似,雄鸟多站立在沙棘梢头浆果稠密处啄食,边啄食,边发出“tata”或“ta”的鸣声。有时抬头翘尾,四周观望,有时在梢头作2-5米的短距离飞跃。啄食中发现人影时,迅速钻入灌丛下隐蔽。雌鸟的保护色不及雄鸟,故觅食中多在沙棘中层活动,有时发出单音的低微的“tata”声。
避敌:其主要天敌为雀鹰、白尾鹞等。一旦发现天敌,雄鸟迅速发出“ta-ji”的警叫声,随即钻入灌丛间,停止鸣叫,或迅速飞离现地。有时亦见雀鹰从远方斜垂向贺兰山红尾鸲猛力扑去,而其各自迅速钻入灌丛躲避,一动不动。
追逐:其追逐活动多见于同种个体间,追逐距离一般多为17-35米。追逐速度甚快,速飞时发出“ shua shua”的冀羽摩擦空气声。追逐的个体多为雄鸟,通常多为争占取食地所引起。有时也见红腹红尾鸲与其追逐。
归宿:在冬季,最早从16点开始,多数在16点30分以后进行。首先从觅食地段飞向归宿地段,有的停在沙棘梢头鸣叫,有的站在侧枝上展翅伸腿,低头翘尾。个别的在归宿前飞往溪涧,在灌丛密集处水源地段饮水。随着夜幕罩地,贺兰山红尾鸲多数飞往向阳避风处密集的沙棘丛内,栖息在距地面0.5米左右的侧枝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贺兰山),青海的西宁、天峻及柴达木盆地,宁夏贺兰山及甘肃东部。越冬于陕西南部、河北、山西的边境,偶至北京通县。
繁殖方式
性行为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出现。通常为雄鸟鸣叫声显著增多,发现雌鸟时表现出多种姿态,向雌鸟靠拢,有时在灌丛间追逐雌鸟。4月上旬偶见有少数成对活动,有时亦见雌雄鸟一起飞往溪流涧饮水,在同一株沙棘上啄食,互不驱斥。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445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发现记录
2024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余家坪镇寺湾便民服务中心附近沙棘林中拍摄的贺兰山红尾鸲。
主要价值
贺兰山红尾鸲鸣声动听,可在野外观赏。哺育雏鸟期间啄取大量昆虫,对农牧业有益。
物种文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14:0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