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声洋(1905年-?),又名沉洋,别号靖亚,1905年生于湖南临澧县官渡桥(今属石门),本县余市乡高等小学,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1924年由林永言(军政部科员)、石盛祖(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干事)介绍,加入国民党。由
谭延闿(时任驻粤湘军总司令)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2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少尉排长,中尉区队长,第四期入伍生部第一团上尉连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连长营附。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军代理参谋长。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派党组织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总队长,闽西红军新编第十二军代理军长,参加中央根据地的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后因犯立三路线错误而受到党内严厉处分,在消极中脱党,不久后因病逝世。
据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在《我的戎马生涯》一书中所说,当他于4月份到达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时,见到了石门同乡兼好友王尔琢,还见到了另两位朋友:“其中一位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的青年名叫贺声洋,也是我在石门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另一位是黄鳌。
郑洞国在文章中称:“第一期同学中,对我思想影响较大的是王尔琢、黄鳌、贺声洋三人。我们都是湖南同乡,又曾在一起报考军校,思想也比较接近,故入军校后感情格外亲密,情同手足;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上课、训练的间隙,坐在黄埔岛临江的树丛中讨论政治问题。谈话的题目一般都是当时的时局和国民革命的前途等等。我们在讨论中难免经常发生一些争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彼此都从未因此产生过任何隔阂。那时除我以外,他们三人又都是共产党员(但身份不公开)。”
据郑洞国说,自黄埔一期毕业后,他就再没见过贺声洋:“贺声洋则听说曾去苏俄留学,回国后因犯“立三路线”错误而受到党内严厉处分,不久又患了肺病,他在消极中脱了党,后于30年代初因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