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法定程序批准的一定财政年度内的财政收支计划。近代预算萌芽于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赋予英国议会以课税同意权,1688年的“权利法案”规定了议会对政府用款的批准权,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预算雏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职能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经常出现赤字、经济运行不稳定等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日臻完善。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中性预算向功能预算发展,即预算由纯粹的财政收支计划变为兼有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二是由单一预算向复式预算发展,即由一个预算来反映政府收支改为用多个预算来概括政府收支;三是由年度预算向长期预算发展,即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远景财政计划。
主要预算形式有:(1) 国民经济预算。即将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分成消费者、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个经济集团,由中央政府通过其预算的盈余或赤字来调节四大集团的总收支平衡。(2) 绩效预算。即依照企业成本分析法编列的预算支出形式。其步骤是: 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来决定取舍。这一预算形式的最高发展即为计划设计预算,其最大特点是将目标的设计、计划的拟定和预算的编制结为一体。(3) 零基预算。即以“零”为起点,否定旧有预算项目与资金的必然延续性,重新、全盘考虑政府预算的收支内容,故又称之为“不连续预算”。其工作步骤是: 以预算单位作为决策单位,由决策单位提供关于其业务计划的各种可行方案,并正确列举它们的预期成本和效益,最后通过成本效益的分析来选取最佳方案。(4) 充分就业预算。该预算依照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国民收入编列,其实质是预算编制应以服务于就业充分,而不以收支平衡为目标。在这一前提下,预算既可有盈余又可有赤字。如果存在失业的情况,就应增加预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