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乐天》是唐代文学家
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赠给诗人的朋友
白居易。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平常闲时就与朋友相聚或学琴;后两句写自己能这样闲的原因是因为“不经心”。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此诗或
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年—805年)作于长安。元稹与白居易两人同年(803年)登科,同年入朝为官。相似的经历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常有诗文唱和,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首句“等闲相见销长日”,诗人虽有官职在身,但闲下来的时候就会与朋友聚会,朋友之间聊天吟诗以打发时间。“也有闲时更学琴”,诗人有的时候也自己学学琴。这两句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诗人自己很闲。古人讲明哲保身。在仕途上,特别是朝廷中,争斗往往是激烈的。大度宽容的圣君在历史上也数不出儿位。都在朝中为官,私下相会是犯忌的,好在大家一起只是闲聊,从不言政。吟诗作赋,再吹箫抚琴,既雅致,又安全。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就阐述了诗人这么闲的原因。闲到如此地步,并非是隐居深山,无所事事了,而是心中无事,无所用心的缘故。佛法是心法,心闲一切闲。“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德山宣鉴语),自可以于万机得暇,向火里寻冰。如诗人的另一首诗《
定僧》云:“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只要心定,狂风也是定,看花也是定。更深一层说,“万法本闲人自闹”(
八指头陀语),本来只是“仁者心动”,才见风动幡动。只要自己心不闹,处处事事,无处不闲。天下事谁管得完,随缘而已。既无缘,也不必去操那份闲心。
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谢永芳《元稹诗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闲到如此地步,并非是隐居深山,无所事事了,而是心中无事,无所用心的缘故。佛法是心法,心闲一切闲。只要自己心不闹,处处事事,何处不闲。欲觅一不闲而不可得,但欲觅一个闲,也是不可得。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今
河南洛阳附近)人。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贞元十九年(803年),登书判拔萃科,
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稹是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称“元白”。因诗风格相近,合称“元白体”。曾撰传奇《
莺莺传》,对后世影响极大。有《
元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二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