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锦蛇
游蛇科锦蛇属的无毒蛇
赤峰锦蛇(学名:Elaphe anomala)是游蛇科锦蛇属的一种中大型无毒蛇。成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头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唇部黄色,上下唇鳞后缘黑色,体背面前段为灰绿色或灰褐色,横斑变模糊甚至无,体尾后端颜色偏黄,上有数十个边缘为黑色的深褐色横斑。体尾腹面黄色,散布有略呈方型的黑褐色小斑。
动物学史
赤峰锦蛇由Boulenger于1916年根据中国内蒙古赤峰市的标本命名为Cduber anomalu,模式标本保存在伦敦博物馆。Pope在1935年将其移至锦蛇属(Elaphe),同时提出赤峰锦蛇应该作为棕黑锦蛇的亚种,称棕黑锦蛇赤峰亚种(Elaphe schrenckii anomala)。季达明在1994年提出两者之间形态特征与地理分布均有明显不同,因此将赤峰亚种恢复种级地位,称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
形态特征
色斑
幼体与成体色斑差异较大,幼体唇部白色,唇鳞后缘为黑色,眼后有一条深褐色眉纹;背面深褐色,体尾背面具数十个边缘为黑色的黑褐色横斑。成体后头侧、腹面黄白色,上、下唇鳞后缘黑色。通身背面棕灰色或浅棕色,体前段横斑色浅或不明显,体后段及尾背具黄色横斑,占2-4个鳞列,两横斑间隔4-6个鳞列。体、尾腹面浅黄色或鹅黄色,散布略呈方形的黑褐色小斑。
鳞被
体型中等偏大。最大全长雄性2340(2070+270)毫米,雌性2475(2200+275)毫米。头略大,与颈区分明显。眼大小适中,瞳孔圆形。躯尾修长适度。颊鳞1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个别1枚;颞鳞2(3)+3(2),个别前后分别只有1枚;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9~11枚,前4~5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背鳞23(21~25)-23(19~23)-19(17~19)行,中段中央15~19行背鳞微弱起棱,后段背鳞起棱较显著;腹鳞203~225枚;肛鳞二分;尾下鳞45~77对,少数标本部分成单行。上颌齿每侧13~14枚。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低地地区到海拔15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山区。林缘、水域附近、耕作地、村寨、农舍都有发现,甚至可进人住宅,攀援能力强。长期栖息地多选择在山地阳坡,遮风性好,冻土层浅且土质潮湿疏松。
生活习性
捕食
赤峰锦蛇在野外多以游荡的方式觅食,经常在小动物出没的地方游动,捕食率很高。主要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也吃鸟类和鸟蛋。在饲养环境下观察其捕食小白鼠:小白鼠投入蛇箱中,蛇迅速做出反应,头朝向鼠的方向,同时体前部抬起作进攻扑咬势,随后快速出袭,一般能准确扑住猎物,若扑空则再次扑咬。咬注猎物后不松口并以身体进行缠绕、挤压,猎物窒息死亡后一般从头部开始吞食。完全吃下一般需要3~5分钟,较大的猎物时间较长,往往将喉伸出口角外,以保证正常呼吸。
饮水
水分来源除食物中带有一定的水分外也需要饮水,野外栖息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主要依靠雨水和露水。一般饮河水或塘水,但不饮脏水。饲养环境下观察一般常见在食后5~10分钟饮水,饮水时唇部接触水面,两颊反复鼓动,一口一口地喝,每次饮水时间在1~2分钟。
冬眠
赤峰锦蛇活动的最佳温度在24~31℃,温度低于20℃便不再进食。冬眠期长达7个月,若冬眠前未能捕捉到足够的猎物,死亡可能性大。冬眠期不进食、不蜕皮,身体蜷曲呈假死状。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山东。中国以外分布于朝鲜。
繁殖方式
产卵
卵生。产卵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一次产卵10~25枚,孵化期在一个半月左右。孕蛇产卵前很安静,腹部明显增粗。稍后尾部上翘,可见泄殖孔初张,随后泄殖孔逐渐张大,乳白色的卵缓缓产出,每产1枚卵的时间约20-30秒,间隔30-40秒,个别间隔1-2分钟。一次连续产完,卵为乳白色,长圆筒状,壳软而韧。
孵化
在野外雌蛇产卵前会寻觅潮湿向阳、避风的僻静处,多在树根旁、枯树洞、石板下空隙较大的位置或枯枝败叶下以及柴草垛、粪堆里。将卵产于土质疏松的沙土上,随后雌蛇离去,靠外界自然温度孵化,但阳光不能直射。有时靠枯枝落叶或粪堆中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热量。
子蛇
子蛇出壳前以吻端卵齿划破卵壳,随即全身脱壳,子蛇出壳即可迅速爬行,行动敏捷,以手触碰立即冲击扑咬,出壳后8~10天开始第一次蜕皮。初生子蛇全长300毫米左右,色斑鲜明。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Elaphe anomala.The Reptile Database.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30 21:4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