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胸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是
须鴷科、
拟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5-17厘米,前额和头顶前部朱红色,头顶后部黑色,其余上体橄榄绿色。眼上眼下具鲜艳的橙黄色斑,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胸橙黄色。上胸具一宽的鲜红色胸带,在橙黄色的胸部亦甚显眼。其余下体淡黄白色,具暗绿色纵纹,脚鲜红色。
形态特征
赤胸拟啄木鸟的额和头须前部朱红色,其后有一黑色横带,并与限先、眼后之黑色相连、颊纹亦黑色;眼上和眼下各有一亮黄色块斑;头顶后部、枕、后颈和颈侧暗绿色或石板绿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而缀有黄色,尤以腰和尾上覆羽黄色较亮。翼上覆羽与背同色,微缀灰蓝色,两翅黑褐色,外表面绿色而沽蓝色,尾表面深绿色。颏、喉亮黄色,胸具朱红色半月形斑,其后面有橙黄色月牙斑。其余下体淡黄白色,具暗绿色或灰绿色纵纹。虹膜暗褐色,眼周裸露皮肤朱红色,嘴黑色,跗跖与趾珊瑚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0-48克,♀38-49克;体长♂156-168毫米,♀149-164毫米;嘴峰♂17-20毫米,♀17-20毫米;翅♂80-90毫米,♀82-88毫米;尾♂37-40毫米,♀37-41毫米;跗蹠♂19-21毫米,♀19-21毫米。 (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赤胸拟啄木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阔叶林和林缘与农田地区,高可至海拔1000米的开阔低地
森林,也出现于住宅旁的丛林、花园、果园和城镇地区。
生活习性
赤胸拟啄木鸟为留鸟。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有时在食物丰富的树上亦集成小群。多在树冠层活动和栖息。飞行有力而快速。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赤胸拟啄木鸟似其它拟啄木鸟,清晨时数鸟会集合在光树枝上鸣叫,其叫声似一种共鸣的单调似金属音的“tuk”或“tonk”声持续数分钟,音频稳定在每分钟约110个。每发一声“tonk”尾便向前翘动。另一叫声较缓慢而不规则,上下点头但不动尾。
分布范围
中国以内分布于云南的盈江、潞西、双江、永德、耿马、澜沧、景谷、景东、思茅、西双版纳、元江等地区。
中国以外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赤胸拟啄木鸟的繁殖期为3至5月。营巢于树洞中。无论森林、林缘、地边、果园、城镇和房前房后适合的树木均可被选择做巢。巢洞由亲鸟自己开凿,通常洞口距地高约1.5或5米。每窝产卵2至4枚。卵白色,大小为23-29×17-19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4-16天,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赤胸拟啄木鸟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赤胸拟啄木鸟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