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魟
魟科魟属动物
是鲼形目魟科魟属鱼类,又名锅盖鱼、蒲团鱼、赤鱼、条鱼、土鱼、滑子鱼、洋鱼。体长一般50-60厘米,长者可达1米以上。体平扁,亚圆盘形,前缘斜直,体盘宽为体盘长1.2倍,尾细长如鞭;吻短,稍尖突;眼小,稍突;口小,平横,波曲;口赤魟底有乳突;齿细小平扁,铺石状排列;喷水孔大,略呈椭圆形;无背鳍;胸鳍前延,伸达吻端,后缘广圆;腹鳍近方形,后缘平直;尾鳍退化;尾刺具毒腺。体背面赤褐色,眼前下方及喷水孔上后侧,尾两侧及腹面边缘橘红色,腹面白色。
动物学史
赤魟(Dasyatis 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国鱼类学家及生理学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与德国医生、病理学家及解剖学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横嘴属的系统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据采自日本西南沿海的个体,以赤三角魟(Trygon akajei)之学名首次被记载。
赤魟学名的由源,属名Dasyatis是希腊语“dasys”的拉丁语“dasy”及希腊语“atis=batis”的拉丁语“batis”的并合,意思是“多毛”的“鳐”,而种名akajei则是日语“赤(あか,发音:aka)”及“鲼/鳐(えい,发音:ei)”的拉丁语化名。
中国赤魟的最早文献,见于1881年法国鱼类学家索瓦热(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学者会学报(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报告《有关汕头鱼类的采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采自汕头,以Trygon akajei的学名记载的为首个记录。中国香港有关赤魟的最早记录,见于著者1990年代于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纪绿。
魟属(Dasyatis)是在1810年,由美国博物学家拉菲内斯克——施马尔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在《西西里岛的一些新属及新种动植物的特征(Caratteri di alcuni nuovi generi e nuove specie di animali e piante della Sicilia)》中,以同着中发表的魟(Dasyatis ujo=D. pastinaca;蓝纹魟)作模式种(type species)而建立。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Dasyatis akajei、Trygon akajei,暂无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
形态特征
身体平扁,体盘大、呈亚圆形,宽大于长。一般体长为30-50厘米,大者可达1米,重几十千克。吻宽而短,吻端尖突。眼小,突出,几乎与喷水孔等大。喷水孔紧接于眼后方;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位于体盘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达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个,中间3个显著。齿细小,呈铺石状排列。体盘背面正中具一纵行结刺,在尾部者较大;肩区两侧具1或2行结刺。尾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具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后,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较高且长。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眼前外侧、喷水孔内缘及尾两侧均呈桔黄色。体盘腹面乳白色,边缘桔黄色。
生活习性
赤魟属暖温性底层鱼类。喜清流激水,常居住于底质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底栖生物中的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小虾为食。母鱼有护仔现象,常同时被网捕到。渔人将被捕获的母赤虹置于小渔船活水舱中,其咕咕叫声常引来手掌大的仔赤魟游弋船边,宁愿一同被抄网捕获而不忍离去。
分布范围
赤魟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区。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为海南常见种;在广西的明江和左江上游的龙州、崇左江段,邕江、右江也曾有分布。
繁殖方式
春季交配,秋季产仔,卵胎生,每胎生10仔。雌性成体1次可怀1-6只,受精卵孵化时间约需12个月。雌性的最小性成熟体盘长约为50厘米,雄性的最小性成熟体盘长约为35厘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濒危原因:影响赤魟的致危因素是酷渔滥捕和江河污染。如中国明江受造纸和制糖业的严重污染,江河中大部分珍稀鱼类已绝迹,其中包括赤魟。左江、柳江左江、柳江亦因电、毒、炸鱼使赤魟自然资源已近枯竭,亟待重点保护。
种群现状: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推测,该种20世纪50-70年代生活于中国广西西江流域者分布较广,个体大,颇常见,为当地食用鱼类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资源破坏,加上河流污染,栖息环境恶化,致使其数量下降。根据估计,该种过去10年逐年减少,种群数至少减少80%,其减少原因可能还未终止,且将继续下去。而广西本地水产专家认为,赤魟的自然资源量至今至少已减少90%。
2022年6月,一支在柬埔寨考察湄公河鱼类的科学家团队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淡水鱼, 一条重300公斤的巨型黄貂鱼,从鼻子到尾巴长近4米。据《科学》报道,这个科学家团队的工作是一个名为“湄公河奇迹”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得益于与当地渔业社区的合作关系和一点运气,他们标记并释放了这条创纪录的黄貂鱼。
主要价值
食用:赤魟是福建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个体较大,最大个体重可达6.5-7千克,一般多为5-8千克,可用延绳钓、底拖网捕获。其肉味尚佳,肝嫩而不腥,皮厚实,含丰富的胶质,水发后烹制成“大扒鱼皮”,味道鲜美,是席上的珍品。
药用:尾毒的毒液是一种氨基酸和多肽类的蛋白质,可入药。
物种危害
赤鱼是一种棘刺有毒的鱼类。它尾部背面棘刺长而坚硬,能像利箭一样刺穿铠甲,其基部连着毒腺,毒腺内含有剧毒液体,若被它的棘刺刺伤,毒液顺着棘刺注入受害者的体内,轻者疼痛不已,重者死亡。
赤魟尾刺有毒。活体常挥动尾部进行刺击,人捞捕或处理鱼货时常被刺伤。由于尾刺两侧倒生锯齿,刺人皮肉再拔出时,尾刺两侧锯齿往往使周围组织造成严重裂伤,而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则使患者立即发生剧痛、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创口很快变成灰色,苍白,然后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烧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时治疗还好;若治疗不当,数天后仍可复发,且有后遗症,如伤及手指,则手指强直,不能屈弯。
垂钓方法
海竿岸钓赤魟钓具配备需要坚固。海竿一般在3.6-4.5米,需要远投宜用长海竿,但一定要选择中硬或硬调、韧性好的海竿。绕线轮选择能蓄线150米左右的中大型绕线轮。赤魟钓点选择比较广,如各类水产养殖架子下游、码头、防波堤两侧、附近岛屿或半岛海湾的突出部等,由于赤魟喜欢栖息在泥沙质海底,因此只要海底底质不是礁石,且落潮时还有一定深度(约5米),这样的地方称之为深水涂,均是良好钓点,当然岸矶要选择平坦一些的地方,钓以便遛鱼、取鱼、也安全。
找到合适的钓位后,可把饵钩抛至钓点,然后收紧钓线,将钓竿插在礁缝或其他地点,使钓竿与水平面保持约45度夹角,然后绕线轮曳力器调至适度范围,可静静等鱼上钩。特别是在海潮初涨及初落时,要集中精力,时刻注意竿梢动态。赤魟上钩时竿体缓缓下弯,一伏不起;有时钓竿梢呈点状抖动或回线,如出现上述情况,用力提竿,钓钩才能扎透鱼嘴。
历史之最
2022年6月13日晚上,柬埔寨一名渔民在湄公河捕获了一条“非常大”的黄貂鱼,鱼长3.98米,宽2.2米,重300公斤。
参考资料
赤魟.gbif.
赤魟.香港鱼类学协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6 21:1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