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格莱特
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赫伯特·格莱特(Herbert Gleiter),男,1938年10月13日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印度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辽宁材料实验室格莱特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38年10月13日,赫伯特·格莱特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
1959年至1965年,在英国技术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与物理专业。
1966年,在斯图加特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6年至1969年,担任哈佛大学研究员。
1970年,获得德国波鸿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
1971年,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学者。
1972年,担任德国波鸿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教授。
1973年至1994年,担任德国萨尔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
1980年,赴德国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学习。
1994年至1998年,成为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执行董事会成员。
1998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至2004年,担任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6年,当选为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并担任德国纳米技术研究所(KIT)杰出高级研究员。
2007年12月,担任德国国家科学院副院长。
2009年,当选为印度科学院院士。
2012年,担任南京理工大学赫伯特·格莱特纳米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主任。
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15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
202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赫伯特·格莱特国际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赫伯特·格莱特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期间,发现了晶间界面中存在位错,并提出了晶界的“结构单元模型”,为晶界模型提供了基础。在1970年代后期,开创了一类新材料:纳米晶体材料。这些新材料的想法是创造由具有相同或不同化学成分的微晶(单相或多相纳米晶材料)之间的晶间边界的大(50% 或更多)体积分数组成的固体。由于界面中原子的排列与晶体和玻璃中的原子排列不同,因此人们期望纳米材料为具有新原子结构的固体开辟道路,从而为新特性开辟道路。1989年,赫伯特·格莱特开始开发新型非结晶固体,即所谓的纳米玻璃。工作重点是应用纳米技术在宏观尺寸系统中探索量子物理学的极限。
截至2023年11月,赫伯特·格莱特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引两万多次。
2016年11月17日上午,格莱特纳米科技2016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陈塘科技商务区管委会开幕,赫伯特·格莱特参加并介绍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的创立理念、建立发展情况及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赫伯特·格莱特认为,对于想要在纳米材料领域追求事业的年轻人,应该去一所有机会和知名人士交流的研究院,然后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发展自己事业非常重要,而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
2023年11月17日上午,赫伯特·格莱特作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为兰州大学师生作了题为“The Door to a new Glass-based Technology Age: A ‘Glass Age’”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赫伯特·格莱特是一名户外生活爱好者,闲暇时,他会冒着南极水域的寒冷海浪,穿越无人居住的撒哈拉沙漠,或参加独木舟和徒步旅行,测试人类耐力的极限,他一直保持着对科学的灵感和无畏的冒险精神。
人物评价
赫伯特·格莱特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为推动兰州大学材料学科的发展、国际人才培养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评)
赫伯特·格莱特是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开创者,享誉国际学术界,他推进了中国纳米材料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材料科学的进步,为中国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评)
赫伯特·格莱特是纳米科学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者之一,被认为是纳米材料领域的革命性研究者,并影响了全球纳米科学技术的兴起。(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评)
赫伯特·格莱特教授如今被公认为是纳米技术的创始人和先驱之一。(南京工业大学评)
人物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以纳米技术研究所 (INT) 为蓝本建设新的纳米科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以 INT的联合创始人兼前主任赫伯特·格莱特(Herbert Gleiter)教授的名字命名并领导。
参考资料
Prof. Dr. Herbert Gleiter.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KIT.
INT.Partner Institutions.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9 16:2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