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蒙族(Hmong),是一个跨境
民族(在
中国称
苗族,越南名为赫蒙族),居住在
越南北方老街、
河江、
莱州、
黄连山、山萝等省的
山区。
民族史
赫蒙族的祖先,在五千年前活跃于中原地区,三苗九黎之后。其部族首领是
蚩尤。蚩尤与炎黄
涿鹿之战后失败,其部族有一部分融入华夏族,一部分南迁,成为史书记载的武陵蛮,五溪蛮。与中国的苗族(详见
苗族)为同一
民族共同体。公元9世纪至16世纪期间,由于社会的原因,苗族中的部分居民,由湖南江西等地区向中国的西部、西南部迁移,其中一部分集中在贵州省一些地区定居。在后来的300年中,这部分苗人中的一部分又向南、东南迁移。首批迁入越南的苗族居民于300年前(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迁入。
此后,迁移
越南的浪潮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苗人从中国迁移到越南的一些往事,赫蒙族的许多老人仍记忆犹新。在越南居住的苗族居民都称自己是“赫蒙”人,因此越南政府公布的《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中,将这部分居民的族称由以前的“苗”改为“赫蒙”。一部分居住在中国的云、贵、川地区的苗族居民,以及居住在老挝、
缅甸、
泰国的苗族居民也自称“赫蒙”。
1975年,因印支战争影响,约10多万赫蒙族人饱受战争之苦,沦为难民而流入泰国。而后,在泰国政府以及有关
国际救援组织的帮助下,有6万苗族难民移居
美国。截至2009年,美国的赫蒙族人已近20万。
经济产业
主业
赫蒙族居民以耕种山坡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旱稻,还有燕麦、薏苡、薯类、瓜类、花生、蔬菜、芝麻等。在
经济作物中,
亚麻的种植最为普遍,种植面积也最大。用麻织成的布可以缝做裙子、衣服、被面等。居民们认为,死者穿上麻布寿衣,就可与祖先团聚。
副业
此外,居民们还种植三七、川芎、党参等药材。过去鸦片的种植面积也较大,枣、桃、梨等果树的种植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赫蒙族的家庭饲养业、森林采集、狩猎和手工业较为发达。人们饲养家畜,采集草果、党参、何首乌、黄连等野生药材,编织,织布,制作皮质马鞍和缰绳,制作木器,造毛边纸,打制银手饰,锻造农具,制作火枪等。
文化风俗
语言
赫蒙族过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些老人认识
汉字,会讲汉语。赫蒙族已有了本民族的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但尚未普及,学校中是用京语(越南语)进行教学。
服饰
赫蒙族居民的服装一般用自织麻布缝制而成。整套赫蒙族妇女传统服装包括:裙子、前襟开缝带有短围胸的上衣、前围裙、腰带、后围腰、绑腿。裙为斗笠形折裙,呈喇叭状下垂,走起来动感很强。还有一种筒式裙,两边打折。
赫蒙人的服装上有各种饰纹图案,如螺蛳、猪蹄、狗爪、蝴蝶、蛇、鸟眼、耙齿、芦笙、花朵、钱币、十字等,图案格调清新、色彩协调,体现了赫蒙族传统的文化特征。
民歌
赫蒙族的民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种类有祭歌、情歌、婚礼歌、媳妇歌。民歌不仅用口唱,而且还用芦笙、唇琴(响篾)演奏,甚至用一片树叶就可以吹奏出美妙的曲调。著名的有《媳妇歌》,十分流行。
待客礼节
赫蒙族居民十分好客。客人在吃饭时要注意民族礼节,如当主人将鸡头、两只鸡腿和整付鸡肝夹到客人的碗中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时,客人应夹一只鸡腿和半付鸡肝回敬主人;若同桌有长辈在座,主人则将一只鸡腿和半付鸡肝夹给长辈,剩下的一半夹给客人。主人请客人喝酒,客人不应推辞。
此外,在祭拜祖先的席上勺子要仰置,不能扣放。男方家庭在为迎接新娘而办的酒席上,碗要备成双数;为女儿出嫁办的酒席,碗要备成单数。赫蒙族居民普遍认为万物有灵。人有三魂,位于头顶和双手处,因此严禁拍打小孩头部,也不允许小孩拍手戏耍。
赫蒙族在
阴历十一月底有过
春节的习俗,而且是举族同庆。在3天的节日中,村寨中家家设宴,居民们挨户吃喝。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举行迎春聚会,会上人们
抛绣球,吹芦笙,用吸管围着酒坛喝酒,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相关事件
2009年12月28日,据媒体报道:泰国军队周一开始强制将数千名寻求庇护的老挝赫蒙族人遣送回国。泰国在黎明前的行动中动用约5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前往会南考山区一处
难民营对4400名赫蒙族人执行协助遣返任务。这些赫蒙族人表示,如果他们被遣返回国,他们将面临老挝政府的镇压。会南考位于
曼谷以北300公里处。
泰国政府将这些居住在会南考的赫蒙族人视为
经济移民,不承认其难民身份。
泰国总理阿披实坚称,泰国将会人道地执行遣返行动。他表示老挝政府已向他保证会关照好赫蒙族人,并且允许
联合国难民署探视他们。
赫蒙族曾在
越南战争中协助美国作战,被称之为“美国遗忘的盟友”,当“老挝爱国战线”1975年当政后,很多郝蒙族人便逃离老挝。此后有成千数万人定居美国。
美国和联合国对强制遣返赫蒙族回国及之后他们面临的命运表示担忧。美国曾呼吁泰国政府停止遣返行动。美国国务院表示:“我们对这个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的行动深感遗憾,而泰国一直以来在这方面作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