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是美国记者
戴维·科宁斯采访著名的美国前第一夫人
埃莉诺·罗斯福后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这个记者从罗斯福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态度的启示——主动走向生活。
原文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把校报办公室里那块工作人员任务牌看了一遍: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
简直是非分之想:自己成为《西部报》报社成员刚几个月。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生手呢。兴许是写错了吧,我拔腿便跑去找责任编辑。
那是1960年10月的一天,
西伊利诺斯大学的校园充满生气:返校节就要来临了。我终于找到了他,他正忙碌着。
“我刚才在办公室里看了任务牌。我想一定是有人弄错了。”我顿了顿又说,“说是要我采访来我们学院访问的罗斯福夫人。”
责任编辑停住手中的活儿,冲我一笑:“没错。我们很欣赏你上次采访哈武德教授的表现。现在,我们要你承担一次更重要的任务。后天只管把你的采访报道送到我办公室来就是了。祝你好运,小伙子!”
“祝你好运!”说得轻巧。如果一个人是在踢足球或是在排剧什么的,这话倒还中听。可我是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埃莉诺·罗斯福不但曾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共度春秋,而且本人也有过功成名就之举。而我就要去采访她!
我急匆匆直奔图书馆,一头扎进书堆,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精神养料,连吃饭都给忘得一干二净。
书里夹满了卡片。我认真地把要提的问题依次排列,力求每个方面至少有一个是她以前没有回答过的问题。我终于成竹在胸。当晚,我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对即将开始的采访真有点迫不及待了。
我和罗斯福夫人的谈话是在学生活动中心进行的。当我进去时,这位七十五岁的老太太已经先到了。她一看见我,马上起身和我握手。她那魁梧的身躯,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立即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在她旁边坐下后,便率先抛出了自己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觉得哪一位最有趣?”
这个问题真是提得好极了,而且,我早就预想了答案,把当时的名人列了一大串。无论她的回答是其中的哪一位,我都能就她选择的人物不假思索、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埃莉诺莞尔一笑:“戴维·科宁斯,”她的回答我始料未及,“我一定会选中你:戴维·科宁斯。”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选中我?开什么玩笑?
“呃,夫人,”我终于挤出一句话来,“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的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手缩脚的程度。后来我强迫自己欢迎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强迫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朋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我对罗斯福夫人一个小时的采访转眼便结束了。她在一开始就使我感到轻松自如。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无拘无束,十分满意。
我对埃莉诺·罗斯福夫人的采访报道,获得了全国学生新闻报道奖。然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罗斯福夫人提出并被我引为座右铭的人生哲学——走向生活。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文章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长,全文按照“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顺序,具体地记叙了校报记者采访前总统夫人的经过。重点描写了前两个部分:一是采访前紧张的心情和所作的准备,二是采访过程。第三部分则是概括地说明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虽然笔墨很少,却是画龙点睛之笔,具有提纲挈领、总结全文的作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感悟积极准备、大胆应对、广交朋友、主动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二是如果有条件,以“采访”为拓展点,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侧重点仍然是进一步练习“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引导学生从校报记者的经历和罗斯福夫人的话中得到人生态度的启示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罗斯福夫人的话含义比较深刻,是教学的难点。
参考资料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联合国外交家,人道主义者,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求学。1905年与其远房堂兄富兰克林结婚。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
杜鲁门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任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她对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起了重要作用。安娜·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传统的白宫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载入历史史册的。埃莉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关键因素之一是她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婚姻关系。
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创了美国历史之最。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独立意识、公开讲话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无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国20世纪的妇女中都找不到与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间,埃莉诺从本质上改变了白宫女主人的传统形象,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倡导者、政治活动的热情参与者、丈夫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伙伴,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并为后来的第一夫人们所效仿。
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伟大的妻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与妇女运动者,她伟大、平和、独立而又超脱的个性使得她成为了“世界第一夫人”。正是埃莉诺赋予了“第一夫人”这个词汇真正光彩照人的含义,使得第一夫人成了美国政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埃莉诺长得并不漂亮,高高的颧骨、敦厚的鼻翼、突出的牙床加之180厘米的身高,使她在历来以美貌著称的美国第一夫人中显得有些特殊。毋庸置疑,她的一部分吸引力在于她是美国前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也源自她本人的聪明和与同时代女子相比少见的学识。
埃莉诺最特殊的地方是她的个性魅力,她以女性少有的独立、冷静、宽容、豁达的心态辅佐了政绩显耀的罗斯福总统,同时也成为了最伟大的“世界第一夫人”。
190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安娜结婚。结婚当时的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还在任职期间,总统亲自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因为安娜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他们婚后共有五子一女。
戴维·
科宁斯: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曾经采访过哈伍德教授,因表现出色,被派去采访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启示,写了一篇名字为《走向生活》的文章。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周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