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河
长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内江干流
走马河,古称“检江”,是秦时“穿二江成都之中”的人工河流之一。《宋史·河渠志》称“马骑”,《四川通志》称“双清河”。长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内江干流。走马河起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走江闸,止于郫都区两河口,是都江堰内江的主要干渠之一。长26.7千米,流域面积415平方千米,过水能力297立方米/秒。灌溉农田49万余亩。走马河在两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称清水河。于青羊宫纳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称南河(又称锦江),再行至安顺桥汇入府河。
干流概况
走马河,为内江水系干渠,起于都江堰市(原灌县)走江闸,又称走马桥闸(古锁龙桥址)。在流程3.2千米处,左分柏木河(渠长13.1千米)。继而东南流至聚源场,左分徐堰河。又至郫都区(原郫县)两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称清水河。于青羊宫纳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称南河(又称锦江),再行至安顺桥汇入府河。走马河同下段清水河、南河共长64.1千米。其中走马河长26.7千米,流域面积415平方千米。清水河、南河长37.4千米,进水口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6.61亿立方米。
在宝瓶口以下966米,在仰天窝闸下180米的走江闸进水。闸共8孔,其中走马河5孔,江安河3孔,闸底海拔720.50米。仰天窝~走马河闸河床比降7.7‰。走马河流经26.7千米到郫都区(原郫县)永兴乡两河口闸与沱江河分水以下称“清水河”。闸下250米处河面宽36.6米,下段宽42米左右。平均河深3.5米左右。比降4~5‰。进水流量15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230立方米/秒。
在都江堰市,走马河境内长18千米,经灌口镇及幸福、聚源、崇义等乡,在江西滩入郫都区(原郫县)境。该河在都江堰市(原灌县)幸福乡境内左分柏木河,右分五陡河。聚源场又左分徐堰河。至郫都区(原郫县)两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称清水河。走马河下游为郫都区(原郫县)与温江区的界河。再下流入成都市郊与磨底河汇合,经百花潭至城东南汇入府河。
在郫都区,走马河在都江堰市(原灌县)聚源分出徐堰河后,至乌龙堰以下入境后,流经花园、新胜、安德、友爱、两路口5个乡镇,到两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称清水河。走马河段沿区界2千米,穿区境7.2千米;区境内总落差107米,年平均流量每秒44立方米。安全过洪能力每秒150立方米。
水文特征
走马河进口于1954年建立水文测站,1955年~1985年31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径流量26.61亿立方米。其中:最大年平均流量132立方米每秒(1955年),年径流量35.47亿立方米;最小年平均流量62.8立方米每秒(1959年),年径流量16.87亿立方米;年平均最大最小值较差2.1倍。最大月平均流量200立方米每秒(1955年7月,1963年7月),最小月平均流量9.60立方米每秒,月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较差20.8倍。最大洪峰流量287立方米每秒(1955年5月29日),最枯断流岁修。年平均断流34天,年平均通水331天。走马河从进口起,至望江楼以上长64.1千米,两岸共有支渠30条,斗渠190条,灌溉都江堰市、郫都区(原郫县)、金牛区、温江、双流5地农田63.20万亩。
主要支流
走马河分为五斗河、柏木河等13条支渠,另于聚源闸分为徐堰河,于两河口分出沱江河,从13条支渠中分出斗渠48条。
柏木河,原在走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县)朝天堰起水,至先锋乡横山子以西入县境,到新民场乡两合水汇入徐堰河。灌溉农田近5万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2.5万余亩。1970年,都江堰市(原灌县)段改直,起水口下移到五陡河口对岸。新渠改从横山子上瓦窑入郫都区(原郫县)境,至苏家堰复入旧河。1971年开先锋渠引柏条河水入柏木河,先锋电站以下的灌区,改从柏条河分支先锋渠引水灌溉。柏木河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面积缩小到2300多亩。
五斗河,在走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县)五陡口起水,分甲、乙、丙、丁四支由花园镇(已撤销)入区境。甲支在德源场以上落入漏沙堰;乙支分散入甲支和丙支;丙支合牛星堰和拦河堰之水后名“小河子”,在合作乡詹家湾附近落入清水河;丁支在邋遢堰以上流入走马河。共有分支112条,
其中郫都区(原郫县)段80条。共灌溉农田7万多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3万余亩。1970年渠系改造时被废,其灌区分别改由红塔堰、向阳渠、友爱渠、红旗渠引水灌溉。
红塔堰,在走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县)陈家沱起水,至郫都区(原郫县)花园镇境内还河。灌溉农田约4000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1300余亩。1970年,都江堰市(原灌县)利用其堰口新开支渠,尾水在都江堰市(原灌县)土桥落入江安河。灌田1.8万多亩,其中,各斗渠尾水灌郫都区(原郫县)农田900多亩。
油子河,据《蜀水考》记述,油子河属古郫江的一段故道。在走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县)油子口起水,至陈家堰以下入县境。流至涧槽堰分为两股,一股经油子桥,另一股经赵家碾,在秦家碾合流,于团结乡永定桥以下落入府河。有分支22条,灌溉都江堰市(原灌县)农田2200余亩、郫都区(原郫县)农田8万余亩。1971年渠系改造时被废,其灌区分别改由丰收堰、永兴渠、红星渠和红光左支引水灌溉。
丰收堰,在走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县)崇义乡杨家湾起水。原名窦家堰。1971年渠道改造后,将新胜支渠以上原油子河灌区并入,更名丰收堰。灌溉农田约3900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200余亩。
老堰沟,在走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县)崇义乡老堰口起水,渠水分散落入太平堰和乌龙堰。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3000余亩。1971年被废,渠口改为新胜渠渠口。
新胜渠,1971年新开横支渠,在走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县)崇义乡老堰口起水,利用老堰沟一段旧渠后,折向东北截断油子河,横穿成灌公路,至新胜乡幸福桥落入徐堰河。渠长2.639千米,底宽3—4米。有斗渠三条,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2.1万多亩。属原油子河及老堰沟灌区。灌区平面上窄下宽,利用余水较少,春灌时下游用水比较紧张。该渠集雨面积8.5平方千米,洪水威胁不大。
向阳渠,1970年新开横支渠,在走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县)崇义乡江西滩起水,至该渠所属三斗渠以下入县境。在县境内横截五陡河甲、乙、丙、丁支及双涧槽、窦家堰,至花园镇骆家滩入江安河。1980年冬,另凿七斗渠以下渠道,出水口下移700米,使七斗渠以下渠道降加大到1.5‰,过水能力提高到每秒45立方米,与该渠21平方千米的集雨面积基本相适应。渠长6.371千米,底宽4—5米。共有斗渠10条,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3.2万多亩,大部分属原五陡河灌区。
乌龙堰,又名“兴隆堰”。在走马河左岸新胜乡兴隆村起水,至两路口乡长生桥落入沱江河。灌溉农田1万余亩。1971年渠道改造后,灌溉面积缩小到4300多亩,尾水落入永兴渠。
白家碾堰,在走马河左岸邋遢堰以上1华里处起水,灌溉附近河坝田80余亩。尾水在兴隆桥下还河。1973年被废,其灌区改从乌龙堰引水灌溉。
邋遢堰,在走马河右岸兴隆桥以下起水,流至龙家湾还河。灌溉农田2000余亩。1957年建花园电站时,改从电站上侧引水。1970年渠系改造后,灌溉面积缩小到800多亩。
安德电站沟,1968年新开,在走马河左岸安德乡葛家湾起水,流过电站还河。灌溉农田100多亩。
永兴渠,1971年新开横支渠,在走马河左岸龙家湾以下起水。渠道东北向,横穿成灌公路,三截油子河,到新民场乡牛王堰之上落入徐堰河。渠长5.945千米,底宽4~4.8米,有斗渠10条,灌溉农田4万多亩,大部分属原油子河灌区。该渠集雨面积21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
友爱渠,1970年新开横支渠,在走马河右岸两河口以上起水。南流截断五陡河甲、乙、丙支和双涧槽,至漏沙堰落入江安河。渠长4.6千米,底宽4~4.8米。有斗渠8条,灌溉农田1.8万多亩,大部分属原五陡河灌区。该渠集雨面积21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拦截五陡河故道处易溃决。
沱江河,1970年上升为分干渠。沱江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郫都区(原郫县)两河口,东南流经长生桥、祝家桥、波罗滩,至郫都区(原郫县)西门过宋公桥,绕至城北经鲍家碾、玉龙桥、田家桥、罗家堰,入成都市金牛区境,经周家巷,于柳阴村由北转南,在雍家渡以上1千米处汇入府河。沱江河长26.7千米。沱江河又名“插板堰”“九曲江”。尾水到成都市金牛区雍家渡入府河;除沱江河灌溉外,还担负岁修期间由走马河、沱江河输水到洞子口供应成都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任务。沱江河进口闸底海拔593.30米,上游河床比降4.4‰(聚源闸~两河口闸);正常进流量20立方米每秒,最大进流量28立方米每秒;两岸有支渠15条,斗渠44条,灌溉郫都区(原郫县)、金牛区农田11.48万亩。
磨底河,在走马河左岸两路口乡两河口起水,至成都市百花潭还锦江。灌溉农田约7万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5万余亩。1970年渠系改造时,其灌区分别改由晨光渠、红光右支和成都市郊金牛渠引水灌溉。
皮家堰,在清水河左岸两路口乡两河口以下起水,尾水分别落入磨底河和马河。原灌溉农田1000余亩。1970年渠道经过改造,原磨底河和马河的上游灌区改由该渠引水,灌溉面积扩大到8100多亩。下游分两支注入晨光支渠。
龙凤堰,在清水河右岸清河乡清溪村起水,南穿郫花公路,尾水落入小河子。灌溉农田3000余亩。1970年渠系改时,被友爱渠取代。
马河,在清水河左岸清河乡马河口起水,到合作乡曹家寺分为两支,左支在杨家桥附近入磨底河;右支到金牛区天成寺汇入清水河。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2万余亩。1970年渠系改造时被废,其灌区分别改由皮家堰、晨光渠、红光右支和金牛渠引水灌溉。
解放电站沟,1969年新开,在清水河左岸释迦桥以上起水,共灌溉农田2700多亩,属原马河中段灌区。尾水落入晨光支渠。
牛星堰,在清水河右岸清河乡方家桥以上起水,尾水汇入小河子。灌溉农田6300多亩。1970年被废,堰口改为红旗渠渠口。
红旗渠,1970年新开横支渠,在清水河右岸清河乡原牛星堰口起水,渠道南流,横截五陡河丙支,与漏沙堰暗交于两合水,再与黄土堰明交,至温江县万春乡报恩村落入江安河。全长约6千米,郫都区(原郫县)境内长4.104千米,底宽3~5米。共有斗渠10条,郫都区(原郫县)段6条。灌溉农田3.3万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1.7万亩。集雨面积19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
太平堰,在清水河左岸晨光乡清江村方家桥起水,尾水至花石桥附近还河。1970年渠道改造后,尾水跨晨光渠分散落入晨光五斗渠和清水河。灌溉农田1200多亩。
拦河堰,原在清水河右岸德源乡花石桥以上起水,尾水汇入小河子。1977年改造清水河时,与德源乡预留电站沟合并。渠道经过改造后,尾水落入红旗一斗渠。灌溉农田1200多亩。
唐家堰,在清水河左岸晨光乡青马村起水,沿清水河东南流,至青龙场附近落入黄土堰,灌溉农田5000余亩。1977年改造清水河时被废,其灌区分别改由晨光五斗渠和合作乡预留电站沟引水灌溉。
团结渠,1970年新开横支渠,在清水河右岸合作乡詹家湾起水,南穿小河子、漏沙堰、黄土堰,至温江长安桥流入江安河,全长约8千米,郫都区(原郫县)境内长1.7千米,底宽4~5米。共有斗渠13条,灌溉农田5.4万亩。其中,一斗渠灌溉郫都区(原郫县)农田3300多亩。
合作乡预留电站沟,1977年改造清水河时,为合作乡日后建设电站预留的引水渠。进水口与团结渠口相对。灌溉渠在引水渠侧分水,沿清水河下流,灌溉原唐家堰的部分灌区及黄土堰的全部灌区。灌溉农田6800多亩。尾水落入红光右支。
黄金堰,在清水河左岸合作乡黄金包漏濠中起水,尾水落入黄土堰。灌溉农田100余亩。1970年渠系改造时并入唐家堰。
黄土堰,在清水河左岸青龙场以上起水,沿清水河流至毛家桥以下还河。灌溉农田2000余亩。1977年并入合作乡预留电站沟。
丁家堰,在清水河右岸青龙场以上起水,沿清水河南岸流入温江县境。原灌溉农田约1000亩,毛家堰并入后增至2000余亩。1970年渠系改造时被废,其灌区改由团结一斗渠引水灌溉。
毛家堰,在清水河右岸青龙场以下引水,沿清水河流至姜家碾落入天王堰。灌溉农田300余亩。1965年并入丁家堰。
天王堰,在清水河右岸合作乡回龙村起水,经毛家桥流入温江县境。灌溉农田3400多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约150亩。
徐堰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都江堰市(原灌县)聚源场下和平桥闸,东南流经导江村、崇义乡双玉桥、田家桥入郫都区(原郫县)境,继经幸福桥、普济桥、永宁桥、清安桥(新民场),以下左纳柏木河;继东南过罗家桥、永静桥(程家船)、窦章堰至牛角濠,与柏条河相汇于石堤堰闸。徐堰河长36.6千米,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境内27.5千米,流域面积163平方千米,进口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徐堰河是走马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亦称斜堰原在古导江铺西侧分水,经郫都区(原郫县)石堤堰由毗河至金堂峡。即《禹贡》所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古江沱故道。它于聚源闸起水,经崇义乡走石山侧入郫都区(原郫县)境。在郫都区(原郫县)新民场两合水纳柏木河,在郫都区(原郫县)团结乡牛角濠与柏条河相汇。从聚源闸至石堤堰长36千米,控制灌溉面积3.9万亩。县境内长8.5千米。过洪能力在两河水以上为75立方米/秒。
治理开发
仰天窝闸,仰天窝是在宝瓶口以下781米处内江的第一个鱼嘴分水工程,在此把内江分成两条河,左边分水流经292米为“丁公鱼嘴”(清光绪时四川总督丁宝桢主持兴建),上建太平桥(木桥)。在丁公鱼嘴又一分为二,左为蒲阳河,右为柏条河。右边分水流入走马河,上建锁龙桥(木桥)。灌溉分水在仰天窝鱼嘴处下杩槎调节。1952年春在丁公鱼嘴处修建蒲阳河、柏条河闸,简称“蒲柏闸”,以调节水量。1953年在仰天窝鱼嘴以下180米处原锁龙桥位置修建走马河闸,简称“走马闸”。同时在蒲柏闸与走马闸之间的闸前部位挖一条明渠,长84米,底宽8米,顶宽10米,作为两闸之间调水的沟通道。1958年春又将原在外江左岸引水的江安河进口改建在内江与走马河并列分水,增建江安河进水闸与走马河闸并联,从此“走马闸”改称“走江闸”。
由于沟通道调水不便,沙石淤积越来越多,调水逐渐困难。1963年11月19日内江进口断流岁修期间,在仰天窝分水鱼嘴处修建弧形钢板闸门6孔(左右两边各3孔),每孔净宽9米,闸门高3.5米。闸底板海拔721.88米,核定闸前水深4.60米,设计流量800立方米每秒。一门一台电动卷扬机启闭闸门,建筑物设计等级为3级。1964年春建成,并修了闸房。仰天窝闸建成后,废填了沟通道调水。运行仰天窝闸按内江四干渠分水计划调剂,运行蒲柏闸达到蒲阳河、柏条河应分水量,再运行走江闸达到走马河、江安河应分水量。三座闸密切配合运行,使内江总水量合理分到灌区。
走马河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都江堰老灌区兴建的第二座节制闸,与蒲柏闸相距100米,在今都江堰市东门外太平街与天乙街之间的走马河原木架锁龙桥位置。1952年12月先撤锁龙桥,1953年2月16日内江断流后开工在原锁龙桥位置挖基,两个多月竣工,建平板钢闸门5孔。孔宽两边孔各6.4米,闸门高3米;中间3孔各宽5.4米,闸门高2米;闸底板海拔720.50米。闸孔净高6.8米,闸总长33.6米。闸上为通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公路桥,桥宽9米。闸前水深核定为3.7米,设计流量280立方米每秒。1957年11月,在外江(岷江干流)左岸都江堰市聚源乡张家湾引水的江安河改到内江与走马河闸并列引水,新开渠道6千米到安顺桥与原江安河衔接,工程于1958年2月26日竣工。新建平板钢闸门3孔,每孔净宽5.6米,闸门高3米,闸底板海拔720.61米,每孔净高6.7米,闸总长19.6米,核定闸前水深3.3米,设计流量100立方米每秒。闸门启闭设施及闸上公路桥与走马河闸完全一样。以后改称“走江闸”。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05:36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