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故居,旧称赵家庄屋,位于重庆市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古镇赵庄社区,是徽派建筑和南方栏杆式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
历史沿革
赵世炎故居,旧称赵家庄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赵世炎家庭迁居于此。
1983年,修建赵世炎烈士陈列馆,故居南面为赵世炎烈士汉白玉石雕塑像和凭吊广场,占地面积980平方米。收藏了赵世炎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用过的藤箱,文章以及赵君陶赵世兰姐妹用过的衣物,证件印章等实物和图片资料300余件。
2010年4月,经过修复一新的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
2024年6月,赵世炎故居设施更新维护和园林绿化工程完工。
建筑格局
赵世炎故居,坐北朝南,为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完整,素雅庄重,具有典型的南方民居风格。正房呈“T”字形,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共有瓦房32间。面阔5间21.41米,7穿7柱,进深6间12.02米,通高7.8米,正房平面呈长方形,两进院落,5柱4齐,4穿2挑,空斗砖墙壁,悬山式屋顶,穿斗木构架,门窗为井字形,穿花边雕工细致。第一进院落由前部门厅,后部堂屋及东厢房(客厅)、西厢房(私塾室)合围而成,中部为天井,第二进院落天井为梯形,包括东西厢房及后部磨房。纪念馆分为四部分:烈士故居,陈列馆、凭吊广场和游客接待中心。其陈列馆呈走廊式布局,分成“赵世炎生平业绩展”“龙潭立壮志,五四成先锋”“赴法求真理,群英创少共”“北方传马列、五卅唤劳工”“率沪三起义,碧血浩长空”“后辈承遗志、万代仰施英”以及结束语七大板块,展示了赵世炎不同时期的革命历程。
文物遗存
赵世炎故居大门上方,有邓小平亲手书写的“赵世炎同志故居”匾额,院内有赵世炎同志塑像。正门照壁呈凸形,上有一幅松鹤壁画,中堂悬挂“琴鹤世家”鎏金匾。
赵世炎故居经备案的馆藏文物113件,其中赵世炎烈士在法国留学时使用的藤箱为国家三级文物,并有社会名家书画、珍贵音像、图片、文字资料等藏品400余件。
文物价值
赵世炎故居是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历史文化
赵世炎(1901~1927年),字琴生,号国富,又名琴荪,化名乐生,笔名施英。重庆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民国四年(1915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习。民国八年(1919年),组织领导附中学生参加五四运动。民国九年(1920年)5月,赴法勤工俭学。民国十年(1921年)2月,与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等人组成旅法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被委派为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与周恩来等人创建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书记。同年秋,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民国十二年(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被选为中共旅莫支部委员。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回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李大钊最得力的助手。在北方工作期间,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工人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民国十五年(1926年)5月,参加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主席。会后调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其后又任军委书记。指挥上海工人纪念五卅周年游行示威,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罢工斗争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成为上海工人最爱戴的一位领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坚持地下斗争,民国十五年(1927年)7月,被捕英勇就义。
保护措施
1982年,赵世炎故居被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建陈列室一间,成立了赵世炎烈士纪念馆。
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直辖后,自然过渡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赵世炎故居被列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赵世炎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赵世炎故居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赵世炎烈士故居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6月25日,赵世炎故居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赵世炎故居被列为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旅游信息
地址
赵世炎故居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古镇赵庄社区。
交通
自驾:从龙潭古镇出发,沿着操坪路、319国道、赵庄大道到达赵世炎故居停车场,下车直走即可进入赵世炎故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