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猛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赵俊猛,1957年6月生,汉族,辽宁东港人,中共党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57年6月,赵俊猛出生。
1978年3月—1982年2月,就读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后任职于辽宁省地震局,从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其构造活动性研究。
1994年,任辽宁省工程地震研究院总工程师;同年,晋升为副研究员;8月—12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2月—6月,在俄罗斯远东大地构造物理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9月—1998年12月,就读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8年12月—2003年6月,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副主任。
2003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23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俊猛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西部壳幔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对资源环境制约研究等。
赵俊猛长期从事于中国西北盆岭系地壳、上地幔的详细结构、挤压带对高原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意义、中国西部盆岭系统与青藏高原的共同演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在建立“层间俯冲”的陆内造山新模式和“控制地形起伏和环境变化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耦合模式,确定青藏高原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边界等方面做出研究。
赵俊猛早期曾在辽河盆地和翁牛特旗东部盆地开展壳幔结构研究。自1995年起研究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带领着地球物理探测队伍走遍了新疆南北,对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赵俊猛提出并领导实施了青藏高原国际岩石圈探测研究计划—“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Observation andProbeExperiments),带领科研团队在中国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无人区,开展系统、综合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截至2023年4月,已经完成的综合地球物理剖面超过11000公里,其中羚羊-I、II、III、IV(中部)、V(北部)剖面位于5000—6000米的高原面上,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赵俊猛率领他的团队取得了较多的、高质量的综合地球物理数据,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地)、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在高原之下的碰撞边界,在高原内部发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破碎区,揭示了该破碎区对中国西部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意义;建立了“层间插入消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以及中国西北部微陆块群的接触关系与活动规律;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体系与青藏高原协同演化规律,建立了地球深部过程制约地表地形起伏和资源环境变化的圈层耦合模型。
截至2023年4月,赵俊猛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地球科学评论(Earth Science Review)》《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PSL)》《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JGR)》等地学期刊发表论文249篇,其中第一作者108篇,SCI收录论文112篇,撰写科研报告33部。
截至2023年4月,赵俊猛已出版专著13部,包括独著2部,第一作者3部。
据2023年12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网站数据,赵俊猛已两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赵俊猛讲授的课程有“固体地球物理概论”“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基础”等。
赵俊猛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洵、琚长辉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赵俊猛在中国西部壳幔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对资源环境制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西藏大学评)
“赵俊猛在确定青藏高原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边界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评)
参考资料
赵俊猛.中国科学院大学.
赵俊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08: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