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航,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总裁(主持工作)。 赵宇航致力于上海信息产业和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参与的《上海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获99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一等奖。筹建了全国首家产学研结合、多元投资、企业化运作的集成电路研发中心。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可以说,如果不开展国际合作,“借船出海”,将永远无法取得进入国际集成电路产业“俱乐部”的入场券。但是,国际合作并不是单纯地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以往的技术引进不同,研发中心开创了一条参与国际共同研发、共享成果的新路,可以花较低的成本,在掌握前沿技术的同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如在工艺研发上,研发中心和欧洲最大的集成电路研发机构比利时校际微电子研发中心(IMEC)合作,四年将派出共40人共同研发世界前沿的深亚微米CMOS标准工艺技术,通过该项目可形成200项以上的技术发明专利,培养出研发团队,建立工艺技术自主开发和升级的能力;在设计研发上,研发中心和欧洲著名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机构ACREO合作,通过该项目,研发中心将掌握无线通讯领域最前沿的一批技术和IP,快速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和高层次开发团队。
研发中心作为一个产业界的研究机构,必须避免研发与市场的脱节,要面向产业需求,及时将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生产之中。研发中心将工艺研发的有关成果首先用于华虹NEC生产线由DRAM向Foundry的工艺转型工作中,利用已取得的技术研发成果和技术团队,支撑起华虹NEC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与生产线的紧密合作,研发中心也取得技术服务收入,为进入良性循环打下市场基础。研发中心也在积极开展与中芯、宏力等生产线的合作。
研发中心是产学研共同投资的一个机构,具有产学研紧密合作的良好体制基础。在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股东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的相关研发资源开始逐步向研发中心开放,集中高校在集成电路研发的优势领域,形成合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研发中心和各股东高校共同建立了“校际研发资源管理小组”,推进研发资源的共享和深层利用;同时建立“校际研发基金”,由产业界共同支持高校在特色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产业服务;逐步探索项目管理、激励等机制,形成了一种产业与大学间紧密合作的态势。
与国际上类似的研发机构相比,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存在着资金少、技术积累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克服这些困难,真正起到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需要有很强的创业精神。正象赵宇航一再强调的,要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赵宇航带领着技术研发团队,打了一个又一个硬战。已取得了与IMEC共同研发的0.18微米CMOS标准工艺技术并开展了0.13微米及以下技术的研发;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已带回了31项共享专利,并在国内申请了43项专利;在国内大生产上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华虹NEC生产线以生产DRAM芯片为主向标准逻辑工艺的FOUNDRY加工生产线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向下一代无线通讯产品的SOC技术和IP技术研究已实质性展开,在年底将取得阶段性的进展;还承接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攻关项目,如国家创新项目、863项目、电子基金发展项目等。这一系列的成果表明,研发中心已逐步走出了一条新路,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研发中心的工作中,赵宇航积极探索,力求寻找一条新型的研发道路。在他看来,良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研发中心力争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他们的努力下,研发中心建立了一个现代企业的体制,并探索了一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新模式,在运作模式上也走出了一条国际合作并和市场紧密结合的新路,力争为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