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培
中国同盟会会员
赵宗培(1881-1950),号春载,回族,河南光州(今潢川县)大南头人。生于1881年(光绪七年),故于1950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光州帝子宫招募新军,他应招从军,开赴武昌。1904年,考入广西龙洲边防将弁学堂,1906年9月毕业,任广东新军第一协步二团三营左队官。他对腐败的清王朝极为厌恶,思想同情革命。1909年,经革命党人赵伯先(赵声)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事联络革命同志工作。
人物生平
赵宗培青年时代家境贫寒,父亲早亡,随兄长度日。两湖总督张之洞在光州帝子宫招募新军,他应招从军,开赴武昌。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广西龙洲边防将弁学堂,1906年9月毕业,任广东新军第一协步二团三营左队官。他对腐败的清王朝极为厌恶,思想同情革命。1909年(宣统元年),经革命党人赵伯先(赵声)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事联络革命同志工作。
同盟会决定在1909年年底发动起义,令赵宗培密约同志,准备以待。1910年2月10日(正月初一)早饭后,赵宗培密令各营士兵发动起义。数十名革命同志迅速行动,先将周蕃队官及卫兵司令拘禁,接着他又率大队人马冲进协统司令部,捉拿协统张哲培。张闻风逃走。宗培当机立断,集合步炮工辎各营同志,徒手出发赶至第二标,毅然在讲武堂宣告起义。各营士兵热烈响应。此时义军约有六营兵力,驻扎在广州郊区,并决定向广州挺进。赵宗培率领有枪弹的同志百余人,于2月12日向广州进发。行军途中,发现息鞭亭、牛头山一带仍被清军控制,但革命军已逼近此地区,该处又系必经之路,在此紧急情况下,必须主动发动进攻,歼灭这股敌人。清兵喊话佯称“请上山来”,接着用机关枪扫射,革命军伤亡甚重。赵宗培指挥同志开枪还击。激战数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暂时后退,分散潜伏。2月14日,赵宗培秘密潜至高塘墟、清湖村,在黄氏宗祠居两宵,又转避于该村猪栏内达十九日。月底赴香港,不久转回家乡光州听候消息。
1911年2月,他奉赵伯先函召赴香港。4月23日,又同黄克强一起潜入广州,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黄昏前,革命党人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战斗十分激烈。赵宗培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清兵的炮火冲杀在前。战斗中,方声洞等一批同志先后牺牲,后葬于黄花岗,历史上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此时,赵宗培腿部受伤,次日由大南门撤出,登船去香港医治。香港当局搜查极严,使在港的同志无法存身。经胡展堂介绍,宗培到新加坡中华俱乐部邓子瑜、陈凤韶处居住,协同革命同志宣传革命,散发书籍。
武昌起义后,赵宗培又与赵念伯、赵光、姚两平等二十余人,携带数十箱手枪、炸药,乘车去南京,以备暴动之用。此刻南京宣布戒严,搜查甚紧,不可久留。他和赵翊山等离宁去沪。
1911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十三日),赵宗培同赵翊山、钮惕生、李平昼等一起参加了攻打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战斗。他和赵翊山率领八十多名学生军,奋猛冲击,至翌日晨,攻克兵工厂。他只身进入仓库区,将各武器弹药库的钥匙检交洪承点收存;又率学生军乘胜前进,一鼓作气攻进龙华港。
辛亥革命后,赵任沪军第一大队大队长。民国建立后,任陆军第十六师三十二旅六十三团第一营营长。1916年,随孙中山在广东护法,任虎门要塞长洲鱼珠炮台台长,后又任孙中山的左翼队队长。因受莫荣新排挤,忿而去职。1926年返回南京,因患眼疾动手术,右眼失明。嗣后,他以贫困之身退居钮惕生处多年。后在镇江靠变卖衣物糊口。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带领全家五口人回到故乡潢川。他在获悉汪精卫在南京组织伪国民政府的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痛斥汪“卖国求荣”。(资料源于1985年第二辑《光州文史资料》中留下的赵宗培之子赵凌云、侄儿赵敬尧的回忆文章《辛亥革命中的勇士赵宗培》。)
历史记载
有关赵宗培还留下了不少逸闻趣事,在1987年第四辑《光州文史资料》中,有一篇赵凌云口述,刘绪德记录的回忆文章《辛亥老人赵宗培逸事》 :
(赵宗培)抗日战争开始后,回故乡潢川。虽生活困难,靠亲友接济过日子,但他一生耿介,刚直不阿,不仅不与当时的达官显贵同流合污,反而对不平事敢于仗义执言。有些事在我的记忆中仍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仅列举数端予以介绍,以期读者对我父亲的性格、品质有更多的了解。
1926年,父亲因受排挤返回南京,退居钮惕生先生处。数年后迁往镇江,住五条街中药店后面。因生活贫困无人过问,只得靠变卖衣物糊口。1935年4月27日,江苏省和镇江市各界人士在实验小学附近的体育场召开大会,纪念黄花岗起义。主持大会的是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书记长张道藩和江苏省主席叶楚伦。张道藩这时想起我父亲参加过黄花岗起义,他为了沽名钓誉,抬高其地位,一反平时漠不关心、视若路人的态度,邀请我父亲到主席台上就座。在会上,张道藩手拿记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迹的《黄花血》一书,第一个上台讲话。他照书念一段,便大言不惭地把他自己吹嘘一番,俨然是斗争中的勇士。实际上他并未参加黄花岗起义。父亲对他这种贪天之功为己功,借革命烈士的鲜血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法非常反感。当轮到我父亲讲话时,他上台第一句话就是:
“我不是照书本上的说,我参加革命是亲自干出来的。”
人们听了,一对照刚才张道藩的讲话,便心领神会,面露笑容。而张道藩却满面通红,非常尴尬。我当时站在实验小学的队伍前面,靠近主席台,所以看得很清。
1935年10月10日,镇江各界举行提灯大会庆祝“双十国庆”。人们手持红绿彩灯参加盛会,我父亲却拿一个白纸灯笼上街。行至四牌楼附近,有人问:“老先生,您为什么拿白灯笼?”父亲说:“我老了,不中用了,也看不清楚了!”父亲的意思是:一方面讥讽国民党新贵违背孙中山的遗志,倒行逆施,听不进辛亥革命老人的规谏;另一方面影射社会黑暗,是非难辨。
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便伸向沪宁地区,战火蔓延镇江。因在镇江无法居住,父亲便带我们回到潢川。1941年夏,原谢晋元部的一个排长刘文源途经潢川,到我家看望父亲。谢晋元在抗战初期,曾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他们浴血奋战,抗击日军的事迹,早已声震中外,但事后却无人过问,成为被遗忘的人。如今壮士们生活无着,贫困交迫,有的被遣散,有的下落不明。刘文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辗转流落潢川的。父亲对此深感气愤与同情,并协助他在城西十里棚找地方住下。虽然我家生活非常困难,也尽力给他一些援助。
1947年,我们住在潢川南城后街。此时我家生活异常困难。有一次,豫南行署主任张轸到潢川,曾专程到家中看望我父亲。看到我们家徒四壁的情况,他不禁喟然叹息。此时正值蒋介石派的视察团也在潢川,张轸向他们介绍了辛亥老人赵宗培贫病交迫的情况。视察团回南京不久,父亲便接到一封由蒋中正署名的慰问信,内容大意是“宗培老先生对辛亥革命有功,由军事委员会总监部转交法币一千万元以示慰勉”。一千万元,数目可不算小,但当时物价飞涨,早晚有异,等把一千万元领到手时,只能买一双布棉鞋。父亲气愤、失望之余,请我表叔刘仁轩将蒋介石的信装裱保存。父亲之所以这样做,是真的为了作纪念,还是有意讽刺,很值得思索。
1946年,钱祖图任潢川县长。父亲发现私人粮行在经营粮食时,向买卖双方同时索取佣金,同时还把卖粮农民的剩余粮食无偿拿走,名之曰“搞合(ɡě)子”。这些二道商对农民和市民进行盘剥,令人切齿。父亲对此非常气愤,于是写了一篇稿子投送《豫南日报》。
稿子的头两句是:“我的眼已瞎了,看不见潢川县的黑暗;我的腿也跛了,见不到地方上的父母官……”
钱祖图见老革命出来说话了,事情又已见诸报端,怕影响他的名声,因而非常惊惶,乃立即下令:粮行只许向买方或卖方一次收佣,量粮食也要公平合理,并亲自登门向我父亲作说明。
1950年,父亲患食道癌,饮食难进,饥饿难忍。临终前,他向我们说:“我是追随孙中山干革命的。孙中山临死时革命还没有成功,是共产党实现了孙中山的遗愿,而且比孙中山看得高,看得远。你们要跟着共产党努力建设新中国。我死之后,把孙子新政的名字改叫建国吧!”说完即逝。我们含悲安排后事之后,遵照他老人的遗愿,给侄儿改名“赵建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0 20:5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