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政村隶属安宁市青龙镇,地处青龙镇西北边,距青龙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安宁市30公里。东邻西山区,南邻青龙镇政府,西邻禄丰县,北邻西山区。辖小庄、邑旧村、赵家庄、立格母、竹箐口、华家箐、大田亩、争箐、棕树园、马鹿塘、关山场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63户,有乡村人口972人,其中农业人口916人,劳动力6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72人。全村国土面积54.89平方公里,海拔1833米,年平均气温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76.6亩,人均耕地1.51亩,林地78859.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简介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76.6亩(其中:田849.5亩,地527.1亩),人均耕地1.51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7885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11.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亩,主要种植
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5.8亩,其中养殖面积48.7亩;其他面积1894.3亩。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公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
全村有263户通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有263户通电,有118户通
有线电视,拥有
电视机农户24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4.87%和92.2%);安装
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9户(分别占总数的82.13%和71.86%)。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交通便利,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6公里。
全村共拥有汽车16辆,拖拉机32辆,摩托车46辆。全村耕有效灌溉面积为763.38亩,有效灌溉率为55.4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9.4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9亩。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8户;无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
全村有1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自然村通路灯。无自然村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无砖混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4.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6.61万元,占总收入的27.27%;畜牧业收入184.10万元,占总收入的26.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8头,肉牛67头,肉羊296只);渔业收入4.91万元总收入的0.72%;林业收入20.78万元,占总收入的3.04%;第二、三产业收入162.7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8%;工资性收入98.26万元,占总收入的14.36%。农民人均纯收入333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3.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6人(占劳动力的9.12%),在省内务工53人,到省外务工3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畜产品主要在本市销售。2006年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6.6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7.2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农家乐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该村未建有小学,在校学生169人,距离青龙镇中学3.6公里。
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9人,其中小学生103人,中学生66人。
全村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业余文娱宣传队等文化设施和群众文化组织。
该行政村由于村委会设在赵家庄而得名,辖区内由汉、彝两个民族组成,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一些民风民俗和服饰一直被保留。辖区内有青龙峡,因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山色秀丽等特点,青龙峡已经发展成为昆明地区重要的旅游景区。
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两级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按,积极组织各自然村和村民,认真开展“四清四化”,村容村貌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2006年,在小庄、竹箐口、赵家庄、立格亩四个自然村投资17.27万元,修复长2950米的进村道路和370米的生活排水沟,解决了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配备能力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村庄建设未合理、科学规划,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公共设施。2、部分农户商品意识、素质不高,小农意识较强,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够深入,调整产业单一,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赵家庄实际出发,围绕“沿川发展”战略和“保护一轴”发展思路,依托青龙峡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
1、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的规划建设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完成青龙峡风景区二区开发项目工程。
2、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优质葡萄园50亩,优质大棚无公害蔬菜50亩。
3、发展养殖优质母猪示范户10户,纯土鸡示范村3村15户。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75户,共乡村人口953人,其中男性469人,女性484人。其中农业人口943人,劳动力634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4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6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6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48.51亩。
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
年末集体总收入181.77万元,有固定资产107.41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68人,党员中男党员50人,女党员18人。 团员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