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宓(1930年1月30日—2016年12月24日),满族,四川成都人,两栖爬行动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30年1月30日,赵尔宓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0年,被刘承钊推荐到华西协和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半工半读,担任其研究助理。
1951年,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科教员、助理教授。
1954年,调回母校(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
196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生物所副所长,研究员。
1973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采集了大批珍贵的动植物标本。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对西藏地区爬行动物系统研究的首次科学考察及报告,总结西藏已知有爬行动物及亚种,发现并发表新种。
1978至1980年,到大连旅顺口西北部的“蛇岛”开展考察,深入进行了“中国蝮蛇的分类学研究”。
1982年—1984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和标本采集。
1982年—1984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横断山区综合考察,主持两栖爬行动物子课题,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考察。
1982年—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1988年,应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赴康乃尔大学作访问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12月2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两栖爬行动物新种发现方面:赵尔宓发表中国蛇类新记录科1个;建立两栖动物新属2个;发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新种(亚种)41个,新记录种17个,其中包括“蛇岛蝮”、“墨脱竹叶青蛇”、“莽山烙铁头蛇”等。赵尔宓是中国首批入藏考察的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之一,发现8个新种和10个中国国家或自治区新记录种,并首次报道在墨脱希壤采集到眼镜王蛇,将其分布范围向北推移了4个纬度,认为这是亚热带动物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气通道向北扩散的证据。
在动物地理学研究方面:赵尔宓对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中国蛇类分类和东亚岛屿动物地理学等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观点。根据西藏物种分布的实际情况将喜马拉雅山南坡划为东洋界中印亚界西南区的一个新亚区;主要依据爬行动物的分布首先提出在动物地理区划的西南区增加一个新的“喜马拉雅南坡亚区”;对西太平洋岛链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形成和温带东亚两栖动物的分布格局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
在生产实践方面:赵尔宓提出对新疆西部草原毒蛇危害的防治措施,首次提出“中国毒蛇咬伤的医学地理学”概念,参与制成云南蛇药,指导毒蛇咬伤防治实践。
截至2016年12月,赵尔宓共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编写学术著作43部,创办期刊、丛书4种,译著5种。其主要论著有《中国动物志》《中国蛇类》《中国蛇类图谱》《中国两栖动物地理区划》等。
人才培养
与美国学者Kraig Adler合作编著、1993年出版的《HERPETOLOGY OF CHINA(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系统论述了中国661种两栖和爬行动物及其研究,成为中国乃至美、英等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领域学者与学生的必修著作和教材。”
与海南高校的合作,以蟒蛇养殖基地为平台,招收养殖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公司输送养殖人才;积极开展与海南蟒蛇养殖的合作,为其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理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赵尔宓和涂茂浰于1953年结婚。1955年,大女儿诞生,1956年底,双胞胎女儿出世。赵尔宓每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赴野外考察和研究,爱人涂茂浰便担负起了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照顾家庭与孩子的重担,一担就是几十年,直到生命的尽头。
人物评价
“赵尔宓的一生充满爱和奉献。他热爱中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事业,他关爱家人,关爱同事,关爱学生;他孜孜不倦,治学严谨,为人坦率,风趣豁达,用自己毕生对生命的发现和探索完成了自身人生的进化与进阶,诠释了奉献科学事业的崇高人生价值。其对生命的敬畏与豁达昭然于心、铭刻于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评)
“赵尔宓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为全市科技人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评)
人物影响
在湖南莽山发现的“莽山烙铁头蛇”,拉丁属名以赵尔宓的名字命名,为“Zhaoermia”,它分泌的毒被叫做“zhaoermitoxin”。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发现后棱蛇属一新种—赵氏后棱蛇。该新种以去世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名字命名,以此纪念先生对中国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包括对后棱蛇属分类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