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萱
赵志萱
赵志萱(1915年—1982年),女,满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共党员。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曾担任过哈尔滨三大动力(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的厂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是老行政九级干部。
生平经历
赵志萱,女,满族。祖籍辽宁兴城。先代是清室贵戚,正黄旗人。从父辈起迁至黑龙江齐齐哈尔。1915年10月25日出生在齐齐哈尔。
赵志萱的父亲,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曾任直隶省府秘书长,是当时天津八大富豪之一。母亲出身于汉族佃农家庭,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官高权重的父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母亲备加欺凌虐待,赵志萱的母亲不堪凌辱,领着孩子到北京安了家。在赵志惠的回忆文章《道路》第一篇《我的家》中,这样写道:“我厌恶我的家,封建腐朽的家,男性集权的家,给人以凌辱和不幸的家。‘家庭’,从我童年时代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它成为我长大背叛家庭的萌芽。”
赵志萱自幼聪明好学,入小学前曾读过私塾,故被直接录取在三年级。不久又跳升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两所女子中学、天津南开中学、辅仁女子中学和东北大学补习班读书。赵志萱高中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雷洁琼费孝通斯诺都曾是她的老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大片国土沦丧。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入中学不久的赵志萱,和同学、同乡们一起,参加了请愿和抗日游行活动。读高中时,因参加校刊编辑等进步活动,被校方勒令退学。在困境中,她顶住各方面的责难和讥讽,走自己追求的路,继续参加请愿抗日的绝食和露宿斗争。
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赵志萱,立即勇敢地投入到“一二·九”和“一二·一六”游行示威,同“国府”军警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曾率燕京大学学生到内蒙抗日前线慰问抗日部队,率团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愿。
1936年初,赵志萱参加平津学生扩大宣传团,徒步沿平汉路南下,一路深人工农群众,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向政府请愿抗日。不久,被吸收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第一批队员。1936年4月,在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不久,被选进燕京大学学生会,任平民教育部长。其间与地下党员王龙宝、靳明创办了第一座平民学校,并担任该校校长和党小组组长。在燕京大学,她做了大量学生运动、平民教育和妇女运动方面的工作。曾与庞文华一起做刘清扬、刘王立明等妇女界名流的统战工作,使她们领导的妇女会和青年会,在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志萱离开北平,流亡武汉等地。1938年3月到达延安,在陕北公学院学习,毕业留校,任陕北公学院分校女生区队副队长。1939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获“模范妇女”称号,受到学院表彰。1940年在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任教育科长。1942年到中共西北局宣传部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志萱主动申请回东北,参加和领导了黑龙江地区密山县、半截河、永安乡的土地改革斗争。1947年4月,调任勃利县委组织部长。1948年5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员会妇委副书记,组织领导了合江省的妇女运动。1949年5月,调任合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妇女部长,组织筹备召开了合江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会后任妇女联合会主任。7月,调任中共辽宁省沈阳市委委员、沈阳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赵志萱先后担任过几家著名工厂的领导工作。1949年9月,任沈阳毛织厂厂长,领导全厂工人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创造了先进的“东北织呢法”。1951年被东北纺织工业部授予“模范厂长”称号。1952年8月,调任大连机床厂厂长,主持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齿轮车床,使产品遍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5年5月,赵志萱从大连调到哈尔滨锅炉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锅炉厂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国家要求三年完成建厂任务,全面开工生产。赵志萱到厂时,大规模土建工程已全面铺开,设备工程也已开始,全面开工的生产准备工作亟待进行。赵志萱到任后,根据组织设计和工厂特点,把作业计划的原则推广到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使之做到计划化和制度化。她作风严谨,工作踏实,善于科学有序地组织各环节生产,特别重视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她认为全面开工生产的基础在车间,在组织煤气站、工具车间和阀门车间的生产中,凡不达标的都不许开工。在严格要求下,建立起良好的车间生产制度和管理秩序,保证了三年建厂全面开工生产的目标。她非常重视工段和班小组的建设,亲自培育出配件车间以优质高产而闻名全市的“穆桂英工段”。
1958年2月,赵志萱离开锅炉厂,到清华大学干部特别班机械制造专业学习深造。1959年11月以优异成绩结业归来,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厂长。从1959年11月至1966年5月,由副厂长到厂长,参与领导了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制工作,并筹建了哈尔滨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成为该所奠基人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志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1966年6月至1974年,在长达8年之久的时间里,一直被隔离审查,停止工作。1974年降任汽轮机副厂长之后,也一直没有安排具体工作。1975年被借调到黑龙江省机械局,负责领导试制60万千瓦发电成套设备工作,同时帮助筹建电站成套公司。
1978年3月,赵志萱调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顾问。在短短的3年,为电工所确定了主攻方向,相继攻克了许多高、精、尖实验项目。
1982年9月27日,赵志萱因胃癌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终年67岁。根据赵志萱生前遗嘱,将遗体献给国家作医学研究,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骨灰撒在祖国海洋里。
婚姻家庭
延安时期,与陕北公学关中分校政治部组织科长陈伯村结婚,育有四个子女。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07 20:53
目录
概述
生平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