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莫逆之交 至赵松亭16岁,其父亡,画师愿望落空。为减轻家庭负担,赵松亭拜上袁村上较有名的紫砂艺人邵夫迁为师,学习紫砂制壶技艺。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紫砂市场情况好转,赵松亭所制《仿鼓》、《竹鼓》端庄大度,圆净光洁,受人喜爱。至清光绪七年(1881年),仿造古器之风盛行,赵松亭逐制成成名作《隐角竹鼓》。 后拜
吴月亭为师,学他的镌刻本领。
吴月亭见赵松亭聪敏好学,亦知道他自幼学画学书法,十分愿意教他,但不肯以师徒名份相称。于是,赵松亭逐与
吴月亭成为忘年之交,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逐成莫逆之交。
吴月亭教他刀法的运用和技巧的表现,也教他「单刀」、「双刀」、「清刻」、「空刻」,赵松亭凭着自幼父教的绘画书法功底,没多久,就学会了镌刻本领。并因他常在家门前溪头东写图作画打稿而起了艺名「东溪」,凡在壶上镌铭落款,均用「东溪」艺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声誉日隆的赵松亭受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澄之聘,至吴府仿造古器。在吴府,赵松亭历观吴大澄所收藏的钟鼎古物及各种古陶瓷器,先摹仿古器,然后即自行创制紫砂茗壶。因在壶底要打印吴大澄收藏印章款,故他以自己师承「邵家壶」是茗壶正统中的支流为由,逐取用「支泉」为名,并钤于茗壶盖内。赵松亭这一时期所制茗壶,其款式浑朴雅致,简洁明快,并于壶上自刻自画,留下许多传统经典之作。
筹划经营紫砂陶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年底,赵松亭坚辞吴府继聘的要求,回到宜兴上袁村,开始筹划经营紫砂陶的准备工作。他一面自己做壶,一面物色制壶好手,亦一面开始订制人家的茶壶,自己租窑动烧。赵松亭日夜忙碌,在几年中顺利地为沪上客商完成了一批批茗壶的订购订制任务,使他的经营有了一个顺利的开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松亭亲授年满16岁的儿子赵廉太技艺,将自己的制壶技艺尽心传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松亭在上海订制一批出口南洋外销壶,回上袁后,即聘请一批紫砂艺人到自己做仿制壶,其中邵步云(又名云甫)、储铭、郭其林、潘石根等为有名技师。自1906年起为赵松亭制作出口《独钮洋桶》至泰国,深受泰国人士欢迎。至民国初年,赵松亭先后研究各种釉色,各种紫砂泥色,并施用贴花、挂釉、加彩技法,并先后获得成功。
重建龙窑 民国13年(1924年),军阀混战,陶工疏散,紫砂陷入低谷,窑场呈停顿状态。民国十四年(1925年)下半年,赵松亭投入自己所有资金(并筹集其它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开厂设坊。
经过二年奋战,赵松亭不但站稳脚跟,制品供应茶坊氿肆,并将业务发展到沪上所有租界,独占鳌头。沪上租界内全部订制赵松亭的「贡局」系列壶,「贡局」系列壶,转手出口,且供不应求。赵松亭亲自监督制造,并巧妙利用人们仿古心理,或刻或铭,或印或款,叫作坊客师及儿子赵廉太仿制各式朱泥小品,红泥小品。遗下传世品中。「贡局」、「顺治贡局」、「雍正贡局」、「乾隆贡局」,《仿古》、《贡壶》、《龙凤印》等款式水平壶,有很大一部份为赵松亭订制、监制之品。赵松亭高兴之余,亦有亲制品混杂其间。当时蜀山,上袁有很多名艺人参与仿制贡壶系列。赵廉太、
王寅春、潘石根、郭其林、邵步云、
沈孝陆、
邵茂章等都是制水平「贡壶」的好手。赵松亭的水平「贡壶」壶表面或不作处理,或用包全片包口沿,盖沿壶脚等处。
成就
他是清末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之一,同时又是位造诣很深的书画艺术家。 他精刻的紫砂陶艺,集“诗书画印”的金石气和书卷气为一体,在造型和艺术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气,故而在审美的精神内涵中,颇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精善书画,是他制壶工艺得以升华的主要原因。传世松亭的刻陶工艺,无论是文化品位的内涵性,还是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无不透视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神韵。从中可以看出,松亭先生驾驭刻陶的能力如同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一样游刃有余。他制造的壶艺,极富艺术性和价值性。他和同时代著名收藏鉴赏家
吴大徵先生相交深厚,过往甚密,常聚一起研讨壶艺,并共同合作过不少紫砂精品。他们合制的佳壶,往往是一些藏壶家梦中追寻的艺术珍品。
代表作品
曾用名支泉,艺名东溪。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实业家。早年从师邵夫迁,勤奋好学。艺成后擅长「仿古」类作品,其《竹鼓》、《汉韵》、《掇球》、《仿古》等壶端庄圆润,浑厚古朴,圆中带韵,韵中带秀。曾受聘于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澄处,所制《书画仿鼓》、《平盖扁鼓》、《折身圆壶》、《紫砂瓦形枕》等细腻简练,舒展大方,自制.自画、自镌、自刻,自成一格。清末至民国初年开始参与经营,以出口外销壶为主要特色。
《平盖扁鼓》
现藏南京博物院。高8.1公分,口径7.4公分,底钤方章阳文篆书「?斋」,盖款「支泉」,壶身铭「湘江水,洞庭春,松火新煎瑟瑟尘,癸巳仲冬,东溪仿古。」该壶造型简练大方,圆润如玉,浑朴有致,做工精细,集日用与把玩于一体,可谓紫砂茗壶佳品也。
《朱泥仿鼓》
现藏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高9.5公分,口径8.7公分,材质朱泥,底钤方章阳文篆书「?斋」,盖款「支泉」,壶身铭「渊其中,骏其色,是茶山,有琴德。甲午东溪生书并刻。」该壶为朱泥大壶,仿鼓造型,工技精巧。古谓「朱泥品最难成型也」,用朱泥做此大壶,实属不易。此壶曾入藏张虹碧山壶馆,铭字题画皆刀法纯熟,笔到意到,颇显功力。另香港罗桂祥先生藏品中有传器《折身圆壶》,壶上亦为「东溪」刻款,底钤「?斋」印款。
《紫砂瓦形枕》
在吴大澄府上,赵松亭精制之品《紫砂瓦形枕》可谓填补了紫砂品类之空白,这时紫砂枕,高11公分,宽14.8公分,上呈圆弧形,下呈平形,两侧留有圆孔,枕侧气孔上方刻「雪香外史倩东溪制」。一面题诗,一面刻画。题诗的一面,刻有两首五言律诗,洋洋洒洒各80个字。刻画的一面,一幅刻绘「慊慊思妇对荷伏石凝思图」,一幅刻绘「慊慊思妇袖手傍几静坐图」。赵松亭在吴大澄府上创制茗壶,文玩各式,声名卓著,使他在见识上更长一层。赵松亭利用吴大澄与沪上客商做古董生意的机会,自己亦经常与沪上客商洽谈,使他萌发了经营紫砂的念头。
存世作品
如今,能于古玩市场和收藏者手中见到赵氏制壶可谓寥寥,就是遇见,也多为仿造制品。
笔者大幸,家中藏有赵氏松亭先生亲手捏制刻铭的一把紫砂壶,非常珍贵难得。壶用上等朱泥精制而成。径长23.5厘米,高13厘米。壶身包浆自然沉稳,造型大度庄重,盖口合缝紧密,手抚温润似玉。“流、身、把”三点一线平稳规整,制作工艺严谨不苟,尽现大家风范。诚如奥玄宝所说:“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茗壶图录》)久久把玩,不忍释手。
我之所以欣赏松亭壶艺,不只是因为它存世的稀少名贵,更重要的是叹服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清气绝俗的高超制陶魅力。赏玩后,虽未品味香茗,但已隐隐闻到百年老壶所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令人心醉而感发思古之幽情。
这把自造紫砂壶,正面阴刻“幽兰竹石”,上刻周《散氏盘》大篆集字,深感遒劲古拙;反面铭“玉声随意酌,诗思扩胸襟”佳句,有李白狂放不羁之遗韵。书法揉今草和章草之笔法,有索靖、宋克之风。款“岁在庚午孟秋之月。”应为1870年。壶底有细朱文“宜兴松亭自造”六字篆书印。
后世影响
对后世的制陶艺人影响
他精刻的紫砂陶艺,集“诗书画印”的金石气和书卷气为一体,在造型和艺术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气,故而在审美的精神内涵中,颇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精善书画,是他制壶工艺得以升华的主要原因。传世松亭的刻陶工艺,无论是文化品位的内涵性,还是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无不透视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神韵。从中可以看出,松亭先生驾驭刻陶的能力如同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一样游刃有余。他制造的壶艺,极富艺术性和价值性。他和同时代著名收藏鉴赏家
吴大徵先生相交深厚,过往甚密,常聚一起研讨壶艺,并共同合作过不少紫砂精品。他们合制的佳壶,往往是—些藏壶家梦中追寻的艺术珍品。
由于松亭先生在制壶工艺上不陈陈守旧,且有推陈出新的开拓精神,故他的制壶工艺有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制陶艺人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