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光
原上海举重队教练
赵竹光(1909年-1991年),研究员。广东新会人。
个人履历
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赵竹光时时困惑于国衰民弱,“深感光有健全的头脑而无健全的身体,也不是根本办法,乃积极寻求健身之道。”在沪江大学,他亲自听到松沪之战的炮声,更激起他加强身体锻炼,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正是抱着强身才能强国的梦想,他参加了美国健身专家列戴民的健身函授班。当时,赵竹光和同学们除了练习杠铃、哑铃、单双杠等发达肌肉力量的运动外,还习练拳击、摔跤、柔道等自卫技术。他尤真希望有朝一日健身运动能普及开来,彻底摘掉外国人强加于我们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
日复一日的健身运动,把他从一个常常闹病的文弱书生变成了一个魁梧健壮的青年。榜样的力量召唤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一 时健身运动在校园内形成热潮。于是,赵竹光把热衷于此道的同学组织起来。
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字也是由他提出的。
职业生涯
沪江大学毕业后,赵何光到商务印刷馆担任编辑工作。工作之余,他始终致力于健美运动的实践和传播。早在30年代,他就翻译了美国列戴民的《肌肉发达法》,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部健美专著。此书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因销售甚火,先后再版了三次。
继此之 ,他还陆续翻译出版了麦克法登的《健康之路》、《五十年体育生活》,以及《体格锻炼法大全》、《力之秘诀》等书。此外,赵竹光还根据自己的健身训练买践,撰写了《最新哑铃锻炼法》、《肌肉发达问题解答》和《徒手健身运动》等书,还主编了《健力美》杂志和《体育卫生知识丛书》这些著作的问世,对于普及健身知识,鼓励民众参加健身锻炼,起到了启蒙开拓、指路搭桥的重要作用。
解放后,赵竹光把上海健身学院和他所拥有的全部运动器材悉数交给了国家。他则跻身上海体育科研所,一直从事着健美和举重方面的科研工作。赵竹光经常深入运动队尤其是上海举重队指导训练。
直到退休前,年逾7旬的他,仍然每周去市郊江湾集训点,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
改革开放后,他在《体育报》上率先发表了《怎样发展全身肌肉练习》。从此,一度被打人“冷宫’的健美运动,在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等前辈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宣传,再度复苏。
上海体育馆等地先后开办了健身馆或健导班,赵竹光被聘为顾问。当时登门求教者每日盈门,他总是热情接待,倾囊相授,以至常常废寝忘食。
个人其他信息
1982年,73岁的赵竹光由于拼命工作,不幸患了鼻咽癌。垂暮之躯患此绝症,在三年疗养期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14万字的《健美体格锻炼法》一书。
77岁的赵竹光听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度挥笔写下了《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古稀开外、癌魔缠身的赵竹光,除了每日潜心著述,仍坚持每周锻炼三至五次。
当家人相劝时,他总是说“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78岁的赵竹光在接受《健与美》杂志记者舒培华采访时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还准备完成两本书,一本是《力量和举重》,一本是《健身问题解答》。
赵竹光(1909-1991),研究员。广东新会人。193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编审兼《健与力》杂志主编。建国后,历任上海举重队教练、上海体育宫副主任、上海体育学院教师、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著有《最新哑铃锻炼法》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1 23:14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