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墟,亦作“趁虚”或“趂虚”。趁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各地都有自己的墟日,一般为十日两墟。墟市,也叫“墟场”,古时,日中为市,以便贸易。墟市是乡村文化聚合之地。墟市是人们购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种植、生产外,只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购买、交换。
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描述了南方越人“
趁墟”(赶集)的热闹景象:“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飏,他蕃笠所不及也。
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这一习俗沿袭数千年不变,岭南个别地方至今依然流传墟日趁墟习惯。
据《人和村志》记载,人和圩建于光绪13年,开墟时为人和地区最大的集市。据《竹料镇志》记载,竹料墟大约建于明清之间,最鼎盛时,除了是辖区内的22条行政村的贸易中心,还借助水路之便吸引了周边群众到此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