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韵又称为
凑韵。作诗时为了符合押同部字的要求,用上虽属同韵而意义不贴合的字眼,这叫做趁韵。
如柳宗元《别合弟宗一》诗:“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最后一个韵脚字烟,虽与然、边、年、天等同一韵部,但用得不自然,不贴当,有强凑韵脚之嫌,故纪均《瀛奎律髓刊误》指出“‘烟’字趁韵”。就是说烟字为了凑足
韵字而用得不太好。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左卫将军 权龙襄 性褊急,常自矜能诗……皇太子宴,夏日赋诗:‘严霜
白浩浩,
明月赤团团。’太子援笔为赞曰:‘ 龙襄 才子,
秦州 人士。
明月昼耀,严霜夏起。如此诗章,趁韵而已。’”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江楼玩景》:“[
小净]臣 单 趂韵诗就。[诵介]狂风一起波涛大,翻天倒地教人怕,南方嫌他湿
低答,北方挑水街上骂。” 清
褚人获 《坚瓠续集·员音运》:“ 陆鲁望 诗:‘赖得
伍员 骚思少, 夫差 刚免似 荆 壤。’ 宋 人小说,谓 陆 之博学,而误呼
伍员 名,岂趂韵耶?”
周作人 《知堂文集·摆伦句》:“诗我是不懂,但‘自北至南’这种趁韵我觉得没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