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乌叶猴
猴科乌叶猴属动物
越南乌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hatinhensis):头体长50-66厘米,尾长81-87厘米,体重高达8.7千克。是一种身披黑色毛发的乌叶猴。面部有一个独特的白色标记,包括一些不浓密的胡须,延嘴角至耳朵上方在颈背结束。头上其余部分的毛皮黑色,有明显和独特形状的冠毛。身体毛皮非常光滑。
形态特征
越南乌叶猴头体长50-66厘米,尾长81-87厘米,体重量高达8.7千克。是一种身披黑色毛发的乌叶猴。面部有一个独特的白色标记,包括一些不浓密的胡须,延嘴角至耳朵上方在颈背结束。头上其余部分的毛皮黑色,有明显和独特形状的冠毛。身体毛皮非常光滑。新生儿黄橙色,但这种颜色在几个星期内褪色,到3个月,就是完全是成年猴的黑色了。
栖息环境
栖息在陡峭的山坡上的森林地区,特别是在越南和老挝部分地区的岩溶石灰岩地区。生活在岩溶石灰岩陡峭的,通常具有近垂直的悬崖,这样的山丘可以为灵长类动物提供安全的避风港,免受狩猎和其他人类活动的迫害。这种濒危物种生存在海拔高达1500米,活动于树木和陆地。
生活习性
习惯于在石灰岩的洞穴、裂缝和悬崖岩石上栖息过夜,而同属的他种类一般在树上栖息。大多数越南乌叶猴单独睡觉,虽然有时也会彼此靠近睡觉。栖息地通常面向西部或西南部,由下午的阳光加温,冬季会寻找避免寒冷的北风的住处。
喜爱群居,每群一般为2-15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都由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兽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它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仔的雌兽。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中,有时也到丘陵地带。主要树栖。成小群生活,由一雄猴率领,早晨和午后觅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树上或岩洞中睡觉。
草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主要食物是树叶、花芽、花蕾及花朵、野果、种子。偶然吃些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在雨季,它们会喝叶子上的水。
分布范围
分布于老挝东部的部分地区和越南中北部的安南山脉
繁殖方式
越南乌叶猴的妊娠期是195-210天,每胎产一仔。哺乳期为12-20周,婴儿变得更加独立于其母亲,开始吃固体食物并参与社交活动。 断奶在7-8个月之间。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一些灵长目动物学家认为越南乌叶猴是老挝乌叶猴的亚种。然而,在2001年越南乌叶猴被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种群现状
对越南乌叶猴生存的威胁包括农田、放牧、道路建设、土壤流失和毁林,预防作物掠夺造成的中毒,以及寻找药物和食物等。主要是环境破坏造成生存地碎片化,使该物种数量下降,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1 12:3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