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独立同盟会(
越南语:Việt Nam Ðộc Lập Ð),简称越盟(Việt Minh),于1941年成立。
1941年5月10日,越共中央八次会议在高平省河广县北坡村召开,
胡志明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发展游击战争,成立“越南独立同盟会”。该会的目的是要带领越南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以及抵抗入侵
日军。一些人或会把它与越南革命同盟会(越革)混淆,后者是由阮海臣(Nguyễn Hải Thần)及胡学览(Hồ Học Lãm)创立,并于1946年加入越南国家联军。
二战期间,日军占据了不少亚洲的
法国属地(又称
法属印度支那),越盟除与法国人交战外,也发起对抗日军的运动,并得到来自美国及中国的资助,共同抗日。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控制整个越南,向法国宣布独立,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于同年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自日军被击败后,
美国的援助减少,法国乘势卷土重来,试图恢复越南的殖民统治,期间与越盟交战的时间接近十年,当时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便停止援助越盟,法国因此获得美国在政治及经济上的支持,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法国将领Jean-Étienne Valluy图把越盟一刀清掉,但不成功。他领导的武装部队经河内,逐家逐户与越盟小队交战,多天后,当法军找出最后一名越盟狙击手后,越盟便声称已杀掉20,000多名法军。其后法军于1947年包围越盟位于北越的基地,当时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内,得以避过法军的生擒,率领15,000多名法军的Valluy图歼灭为数达60,000多人的敌军,但也不成功。在1954年的
奠边府战役后,法军宣布投降,并给予越南民主共和国更多在和平谈判方面的好处。事隔不久,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日内瓦会议结果所达成的共识中,越南被分为北越和南越,并以北纬17度作界线,直至1956年的统一选举为止。北越的民政于同年10月11日过渡至越盟,委任胡志明为北越总理,并将成为一
共产主义国家。而南越方面则由保大出任该国皇帝,并委任
吴庭艳为首相。由于南越的支持国--美国,并未签署1954年的协议及接受两越统一选举,因此获得广泛支持的胡志明,为日后越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八月革命,是越南独立同盟会(以下简称越盟),在1945年8月发起的群众运动,企图从亲日傀儡国家越南帝国手中夺取政权。其结果虽然成立了
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是紧接着二次大战结束后,法国为了继续维持在印度支那的殖民主义,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5年八月中旬,胡志明得知日本即将接受
波茨坦宣言的消息后,在8月13日晚上,下达发起群众运动的指令。8月17日河内,大喊越南独立的示威群众们占领拥护陈重金的集会。19日,越盟成功接收河内的保安队、警察署等政府机关,许多保安队和警察也都见势投靠越盟。对于亲日政府即将崩溃的日军,则是采取傍观角色。
8月23日顺化、25日西贡,纷纷因为群众运动陷入越盟的控制。30日,保大皇帝在顺化发表“退位敕书”,宣布退位。8月26日,胡志明前往河内,随即在9月2日,集合民众到市内巴亭广场,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