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
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它的特点是路线需要克服很大的高差: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在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越岭线选线中,须以安排路线纵坡为主导,处理好平面和横断面的布设。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
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
展线三个问题。
山区地形复杂,沿线多草树阻碍视线,容易遗漏更好的路线方案,且野外劳动强度大,受气候限制,因此要求选线人员要有一定的布线经验,不怕辛苦.不怕麻烦,多跑,多看,多问,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反复比较,多次改进,才能选出一条好的路线,目前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复杂的地域已不再使用该法。
采用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公路选线是改革传统实地选线的一种有效方法,航测照片真实详尽地反映了地面情况,减少繁重的野外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尤其在山区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利用航测图,能扩大选线人员的视野.全面寻找和分析路线方案,可提高选线质量,加快勘测速度”·。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公路勘测中,已广泛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该法需要全套的航测设备,我国目前在高速公路、I级公路中普通采用此法。
采用
数字地面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信息系统把地形、地质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即自行布线,经分析提炼优化,达到线形组合最佳,工程量最省,与自然地形和周围景观协调后,自动绘图,使公路勘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法应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采用。
越岭垭口是越岭线路的主要控制点,一般在较小的
比例尺地形图上,根据线路的走向,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在大面积范围内寻找和拟定可行的越岭垭口可行方案。在越岭垭口的选择中,不要一味追求高程较低、山口较薄的垭口,注意不同高程的垭口选择和不同位置的垭口选择。一般来说,高程较低的垭口有利于较缓的限坡,较短的线路通过,工程较小且运营条件好,应在选线中看中选择。但高程较高的垭口,若两侧有较开阔、平缓的河谷,展线条件好,可以利用长隧道降低线路高程,也应该考虑。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山脉、河谷走向又近南北向渐变为近东西向展布,山高谷深、山势陡峻。藏南谷地区系指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地带,包括雅鲁藏布江及拉萨河海拔4000m以下地区。这些谷区有的山谷较开阔,河面河漫滩较平缓,阶地较发育而有的河床纵坡较陡,河谷狭窄,展线困难,这时应以线路短直方向越岭,虽然增加了越岭隧道的长度,但降低了越岭隧道的高程,引线条件较好,线路短直,而且改善了运营条件。
越岭隧道是越岭选线的重要部分。越岭隧道的位置高程和长度应根据地形。地质和展线条件,结合限制坡度等技术标准进行充分的比选后确定。越岭高程要根据越岭地区的线路纵断面及两侧的引线条件比选确定,并直接影响越岭隧道的长度,同一垭口的越岭高程越高,则路线客服的高差大,越岭隧道短,线路展线长,运营条件差,如果分水岭两侧的河谷纵坡较平缓开阔。展线条件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若越岭高程低,则克服高差小,越岭隧道长,线路展线短,运营条件好,一般限坡较小,分水岭两侧地形较陡峭。狭窄,展线条件较差时可采用。
越岭线由于克服高差大、地形、地质复杂,桥隧集中,高低深堑相连,工程一般较大,选好越岭引线是与越岭线相关的重要工程之一。 越岭线采用的限制坡度对引线长度和工程、运营指标有较大的影响,应该配合越岭主隧道作好全线设置坡度的选择。限制坡度是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应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以及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并结合通过能力、输送能力等运营运输要求,经技术经济必选后确定。
越岭隧道及两侧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采用的最大坡度、引线地段的地形。地质条件都影响越岭引线方案的选择,在最大坡度和越岭隧道基本确定后,应根据地形。地质和展线条件确定引线位置。一般应用组线路最大坡度,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绕避不良地质地段,使线路尽量落到工程简易的河谷和平地,以便利用下游平缓地段,以减少路基、桥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