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翅麦鸡
鸻科麦鸡属鸟类
距翅麦鸡(学名:Vanellus duvaucelii)属于中型涉禽,翼角具黑色的距。头顶和枕冠黑色;背沙褐色;飞羽黑色,具大型白色翼斑。尾上覆羽及尾羽基部白色,尾端黑色。颏、喉黑色;颊灰白色,胸灰褐色;下腹部中央具一黑色块斑,余部纯白。无后趾。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和枕部羽冠黑色,后颈灰褐色;翼角处有锐利而弯曲的黑色距;肩、背和翅上覆羽砂褐色;小覆羽黑色,形成翼角黑斑;中覆羽及部分大覆羽白色;初级飞羽黑;内侧次级飞羽基部白,端部黑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而具宽阔的黑色端斑;眼后纹白色;颊部及耳羽灰白色;眼先、颏、喉黑色,上胸及喉侧白色,胸部具一浅灰褐色环带;翅下覆羽及腋羽白色;腹部中央具一不规则的黑色块斑,余部均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惟翼角处的距较短(雌鸟距长通常为7.5毫米,雄鸟可达11.5毫米或更长)。
亚成鸟:较成体多淡黑褐色,两翅内侧覆羽具浓著的皮黄色外缘,直至第2年春天方脱换为沙褐色。
虹膜洋红色。嘴黑色。跗蹠及趾黑色,爪黑色。后趾缺。
大小量度:体重♂169-198克,♀170克;体长♂290-312毫米,♀296毫米;嘴峰♂29-33毫米,♀31毫米;翅♂197-204毫米,♀200毫米;尾♂100-108毫米,♀97毫米;跗蹠♂63-67毫米,♀6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和山脚地带的河边沙滩、沙石河岸以及邻近的农田地区。栖息地海拔260-1200米。
生活习性
多单个或成对活动,亦见结小群,性胆小而机警,行动极为谨慎小心。飞行时两翅扇动较慢。主要活动于河漫滩及靠近河边的稻田。受惊吓时也能游泳或潜水。以水生昆虫、蝗虫蚱蜢螺蛳、虾为食。也吃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分布范围
分布于伊朗、阿拉伯半岛、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北部湾)等。
中国广西(北海、北部湾北部、沿海红树林地区)、海南(白沙、海口)、西沙群岛、云南(景东、耿马、永德、景洪、勐腊、潞西、盈江、瑞丽、怒江河谷、金平、河口)(留鸟);在福建的福州有繁殖记录。可能在贵州、广东等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4月-6月进入繁殖期。一雌一雄制,通常成对或成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多营巢于草地或沼泽草甸边的盐碱地上,巢甚简陋,系利用地上凹坑或将地上泥土扒成一圆形凹坑即成,内无铺垫或仅垫少许苔草草茎和草叶。每窝产卵约3-4枚。卵呈梨形或尖卵圆形,黄色、皮黄色或暗灰褐色,被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大小为38-46毫米×28-32毫米。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雌雄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5-28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的第二天即能离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后先急速奔跑,然后隐藏在杂草根部不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近危(NT)。
2023年12月,入选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数量已下降至近危,由于栖息地河流生态系统的变化、水库大坝建设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其生存压力在未来三代的基础上,预计数量将经历更加急剧的下降。
参考资料
Vanellus duvaucelii.The IUCN Red List.2013-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5 14:3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