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脱位(dislocation of astragalus)的发生率较其骨折多,多由足部跖屈位强力内翻所引起。
【病因与发病机制】
此外,当足部急剧内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内、外踝骨折时,可发生胫距关节暂时性脱位。当足部轻度跖屈位,强力内翻损伤时,距骨下关节的骨间韧带撕裂伤,跗骨向内脱位,而距骨仍保留在踝穴内时,称为距骨下脱位或距-跟-舟状骨脱位(图1)。
在距骨下骨间韧带断裂的同时,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亦同时断裂,距骨体可自踝穴脱出,成为距骨全脱位。距骨全脱位时,局部皮肤往往被撕裂,露出距骨关节面或外踝骨折端。皮肤未撕伤者,距骨突出部的皮肤也很紧张,有压迫坏死的可能。
A.胫距关节脱位;B.距跟舟状骨脱位;C.距骨全脱位(正位);D.距骨全脱位(侧位)
【治疗概述】
1.胫距关节脱位 多并发于踝部骨折或踝部韧带撕裂伤。在整复骨折时,胫距关节脱位常可一并整复。但当胫后肌腱、血管,神经或腓骨长、短肌腱移位,发生交锁,手法不能复位时,应手术切开整复。
2.距骨下脱位(距-跟-舟状骨脱位) 距骨下脱位时,距骨由于其他跟骨的支持而呈下垂畸形。整复方法为麻醉后,由助手把持小腿,术者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握前足,先将足向跟侧强度屈曲牵引,然后将足外翻、外展即可使之整复。整复后用石膏管型将患足固定于背伸90°中立位。如脱位时,距骨头的内侧或舟状骨的外侧因撞击而骨折,整复后固定不稳时,可将足固定于外翻位。
3.距骨全脱位距 距骨全脱位发生于足部最大内翻位,距骨可以从其垂直轴心上旋转90°,以至距骨头指向内侧,并可沿其长轴再旋转90°,使其下关节指向后侧,因此距骨体处于外踝之前,距骨颈在内侧,与跟骨相接触的关节面指向后侧,与胫骨相接触的关节面位于皮下,手法复位极困难。须在麻醉下,膝部屈曲位,助手行对抗牵引;另一助手一手握足跟,一手握前足,跖屈位牵引,增大胫跟间隙,在将足强力内翻的同时,术者用两拇指向内,后推挤距骨后部,同时沿其纵轴推挤,矫正旋转移位。如有困难可用跟骨牵引以增宽胫、跟间隙,进行整复,复位后用下肢石膏固定。
距骨脱位后,严重地损伤了距骨血运,为了血管再生和防止缺血坏死,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
对手法复位失败,或开放性损伤的病例,应及时手术复位,以免发生皮肤坏死。一般采用踝部前外侧横切口,术中须注意保护附着于距骨上的软组织,以防发生坏死。术后石膏固定时间与手法整复后相同。陈旧性距骨全脱位,可行距骨切除术或踝关节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