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是建立在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跨文化交际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翻译学和语用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
界定
跨文化语用学要以语用学理论作为背景,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研究层面
跨文化语用研究包括三个层面:
(1)跨文化语用语言学,即对不同文化中相同或相似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选择的差异研究等;
(2)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即研究不同文化对各种语用参数的不同解释、不同文化在遵循的会话原则上的差
异、不同文化在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上的差异等;
(3)语际语语用学,如对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语用行为以及习得第二语言时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何兆熊 2000:249)。
渊源
跨文化语用学的产生是语用学理论本身发展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学术根源和社会背景。首先是学科内部发展的需要,语用学理论的提出及分析对西方语言是有相当解释力的。但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基于语用学理论的提出与探讨,非西方文化国家的语用学专家学者开始结合本国的情况研究语用理论,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也就因此而产生了。不同文化与不同语言的差异性,给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一门有价值、有潜力的语用学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