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Xiaoshan Kuahuqiao Site Museum),
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萧山区湘湖路978号(近湘湖),总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社会科学类考古遗址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90年10月一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2001年5至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区博物馆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
2002年4月,跨湖桥遗址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2年10一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对跨湖桥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2003年12月一2004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对下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
2006年4月,由萧山博物馆筹办跨湖桥遗址临时陈列馆开馆。
2007年5月,跨湖桥遗址临时陈列馆闭馆。
2006年9月,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式立项,后馆址选在原跨湖桥遗址临时陈列馆。
2007年3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筹建办成立。同年7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式动工。
2009年9月28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
2019年底,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闭馆改造。
2020年,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重新开放。
2024年1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立。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五批12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布局
综述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该博物馆由博物馆主体建筑和遗址保护厅两部分组成。博物馆建筑以船为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于2002年在这里发掘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台阶式的展厅布局使博物馆向着湖面逐渐升起,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远方。博物馆外墙采用铜皮贴面,充分展现8000年文化的厚重与沧桑。遗址保护厅呈圆形,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其屋顶采用穹形形态,全钢结构,与博物馆的外形形成一个曲线美感。
展厅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八千年回首”,以跨湖桥文化的诞生、跨湖桥人的活动、农业起源的探索和聚焦跨湖桥四个部分展示。展陈采用文字、图版、音响、色彩、灯光、多媒体影像等手段使展品与陈列环境相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互动展示、独木舟模拟操纵、触屏游戏、光感应“电子翻书”等许多高科技的手段。
聚焦跨湖桥,主要集中展示了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研究及文化命名的发展历程。
遗址保护厅,位于湘湖的水下6.5米,陈列面积约为1700多平方米。厅内有长达100多米曲折的木构架参观栈道连贯,通过硅胶人复原了考古发掘场景。
馆藏文物
综述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1990年第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30平方米,出土有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彩陶碎片等残件,还发现了灰坑、房址、墓葬及特殊的建筑遗迹等。2001年5月,第二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4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以及稻谷颗粒等文物。2002年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2003年12月—2004年1月,对跨湖桥遗址东北约2公里处的下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和骨木器等文物,属于与跨湖桥相同的文化类型。藏品主要为陶器类、石器类、木器类和骨器类文物。截至2019年末,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有82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件/套。
重要藏品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重要藏品有木舟、涂有生漆的木弓、草药罐、木质陶轮底座猪下颌骨等。
藏品保护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藏品管理要求对馆藏文物进行保护。跨湖桥遗址承担着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制定了一整套的文物藏品保养、修复等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设置了专门部室负责管理馆藏文物;建立了记录档案,并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对跨湖桥文化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学术成果:200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考古报告》,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佳文博图书”;2007年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做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信息解读脚本》;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跨湖桥文化论集》。其他在《故宫文物》《东方博物》《浙江文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杭州文博》等学刊杂志,《中国文物报》《人民日报》等学术界主流报刊上相继刊登了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跨湖桥文化的研究论文,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自然》《科学》杂志。
宣传教育
跨湖桥文化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与新闻媒体的关注。自2001年跨湖桥遗址第二次考发掘以来,至2009年底,国内外二十余家著名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共300余次相继做过专题报道。大量的网络媒体也将跨湖桥文化作为专题内容予以传播。2007年“跨湖桥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由考古学家毛昭晰担任名誉主任,配合萧山区政府承担打响“跨湖桥文化”金名片的任务,为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以及遗址保护研究方向与工作目标,多学科研究、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研究、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学术交流与社会宣传、建立教育科学基地等。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及萧山区委宣传部组织“跨湖桥国际文化艺术节”举行。
保护措施
2005年3月,跨湖桥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跨湖桥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化
浙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浙中山区,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古跨湖桥人沿江而下,带着已经萌芽的农业文明,来到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河口地带,在距今8000年一7000年之际,迅速繁荣发展起来,创造出一支具有地域特色的史前文明。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之滨生活了近千年之久。农业、采集、渔猎支撑着他们的基本生活。他们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榫木构件已经出现,值得称道的是,跨湖桥人自然知识十分丰富,跨湖桥人懂得了用生漆涂饰木器、用动物或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已经出现拜火崇日的宗教观念。
农业起源是人类从攫取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转变的历史性事件,被称为“伟大的农业革命”。跨湖桥人的生存形态已经开始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动植物驯化。跨湖桥遗址的稻作遗存分布范围较广,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打破了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对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分体系,建立起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整体观念的形成树立了新的坐标。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全民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全额财政拨款。
机构设置:设办公室、文物保护部、展览教育部、综合管理部、国际研究中心办公室。
人员编制:在编人员11名,非编13名。
获得荣誉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参观信息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78号(近湘湖)。
公共交通:乘坐萧山726路,黄家河公交站下车步行前往。
8:30一16:30(周一闭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