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歧人
穿州过府浪迹江湖的艺人
“路岐人”,即是指那种穿州过府浪迹江湖的艺人。宋代诗人苏轼有“俯仰东西隔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的诗句。空地、街边、茶肆、酒楼到处都有“路岐人”的踪迹。
简介
宋代是我国民间戏艺繁荣兴盛时期,那时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处处都有演出的场所,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瓦舍勾栏,在这种新兴的游乐场中,上演的戏艺节目可达百种,尤以说话、傀儡、杂技、杂剧、影戏为盛,能入瓦舍勾栏表演的艺人,俱属高手,更大量的艺人则流落在瓦舍勾栏外,卖艺谋生,他们被称之为“路岐人”。
相关记载
南宋《都城纪胜》记载:“……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内骈阗。又皇城司马道亦然。候潮门外殿司教场,夏日亦有绝伎作场。其街市,如此空隙地段,多有作场之人。”《西湖老人繁盛录》中也有类似记载:“十三军大教场、教弈军教场、后军教场、南仓内、前杈子里、贡院前、佑圣观前宽阔所在,扑赏并路岐人在内作场。”路岐人的流浪演出,被当时的社会习惯贬称为“打野呵”。《武林旧事》记载:“瓦子勾栏,城内隶修内司,城外隶殿前司,或有路岐不入勾栏,只在耍用宽阔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稿简赘宅》亦载:“……是如今之艺人于市肆做场谓之‘打野泊’,皆谓不著所,今谓‘打野呵’。”“打野呵”似乎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驱难的风俗,到了后来这种神怪色彩较浓厚的迷信活动渐渐变为文娱活动了,宋朝这种活动便渐伎艺化。沿习既久,这种活动或伎艺便转而成为“不入勾栏,只在耍用宽阔处做场者。”“路岐人”到了城市,便被称为“市人”。赵升《朝野类要》说:“……今虽有教场之名,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场旧人。多是市井路岐之辈。”
发展历史
早期的戏曲演员是“路歧人”,即流浪艺人。他们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这些杂七杂八的表演技艺统称“散乐”、“百戏”、“杂戏”,自周秦至汉唐,千余年间始终如此。戏曲的胚胎即萌生于其中。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剧场与剧本才渐渐受到重视,上升为戏剧的要素。
在西方戏剧史上,专业化剧场的出现被认为是戏剧发展的里程碑。这种在市井间诞生的固定的剧场,既为表演艺术提供了竞争的阵地,也为剧作家提供了驰骋才华的机会。在专业化的剧场里,观众相对稳定,口味相对较高。以往“路歧人”那种“一着鲜,吃遍天”的杂耍般的技艺不可能在固定的剧场内永远重复,因为他们难以满足层次愈来愈高的观众的精神需求和美感享受,于是,具有人文内涵的“剧本”成为戏剧创作的必要环节,甚至受到文人们的喜爱——因为它为戏剧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文化营养,能让观众不断领略人生的喜怒哀乐和是非善恶的道德情操。
与此同时,包括道具布景、服饰造型、灯光渲染在内的整个演剧氛围也愈来愈讲究,形成戏剧特有的专业化的“剧场艺术”。
演唱形式
“路岐人”在街市演唱,这在宋代是很普遍的事,他们既是我国民间戏艺传统形式的继承者,又是瓦舍艺人的后备军。“路岐人”在戏艺达到相当水平后,就转入勾栏营业,而勾栏的艺人也有转入路岐行列的。然后在封建社会里,即使有才艺的“路岐人”,也只能到处流浪,很难有提升的机会。“路岐人”由于同下层市民和农民较接近,而且有的还来自农村,受封建统治阶级影响较少,其表演更直爽,形式更泼辣,是瓦舍艺人吸收新鲜养分的一个来源。
活动范围
“路岐人”活动的范围较广,每年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二郎神生日,佛寺和道观的乡会、庙会都有他们的份。这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清明节前后,西湖的游客众多,路岐艺人也云集湖边,甚至登上画舫游船作艺,其节目丰富多彩。 《武林旧事》记载:“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拨盆、杂艺、散耍、讴唱、息器、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水道术、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盖耳目不暇给焉。”《梦梁录》也说:“又有小脚船,专载贾客妓女、荒鼓板、烧香婆嫂、扑青器、唱耍令曲,及投壶打弹百艺等船。”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07:21
目录
概述
简介
相关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