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事件是2005年7月发生的事件,从七月份决定从
微软“跳槽”至
Google,“
李开复”这三个字便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加上其特殊的华人身份,国内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
事发经过
2005年7月,Google宣布该公司将在中国建立产品工程研究院,同时微软互动服务部门副总裁李开复加盟Google公司,出任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 同一天,微软向
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和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违反了
竞业禁止协议。微软甚至指出,当李开复还在领微软薪水的时候,把自己为微软写的一份有关中国市场的报告发送给了Google,并向Google推荐在中国的其他招募人选。虽然官司目前有了一些眉目——美法院判决李开复可以正式到Google上任,只允许他做一些跟人事、招聘方面有关的工作,不能做涉及技术层面的工作——但显而易见的是,在这场“冰与火”的较量中,李开复确实“很受伤”。
结果
2005年12月,微软与Google就李开复跳槽事件秘密和解。2005年7月曾引起轩然大波的“李开复跳槽”事件,昨天似乎迎来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双方已经秘密和解,当事人都声称对妥协后的结果感到满意。Google与微软显然已达成默契,甚至连起草的书面声明都几乎完全一致。声明中表示“微软、李开复博士和Google公司已达成一项协议,从而解决了他们之间未决的法律诉讼。各方所达成的此项不公开的协议,解决了所有问题,使得各方获得满意。有关协议的条款是保密的,各方同意不再就此向媒体发表其他声明。”
在秘密和解的背景下,微软中国与Google中国的新闻发言人昨天坚决地贯彻了总部的意志,拒绝对该事件发表更多评论,只简单声称“对该协议的条款表示满意”。记者无从得悉双方究竟各自作出了哪些关键让步,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开复在中国的工作将不会受到影响。Google与微软的妥协,其实早在业内意料之中。著名IT产业研究专家
方兴东博士告诉记者,类似的大型诉讼官司,在美国最后一般都以和解收场。
微软职位最高的华人科学家李开复闪电加盟Google,出任Google中国总裁,他的跳槽彻底激怒了微软,微软立刻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为由,把李开复和Google告上了法庭。这场争斗让两大明星企业的幕后宿怨大白于天下,微软要求获得赔偿并希望法院禁止李开复去Google上班,而Google则指责微软限制人才自由流动。
到目前为止,搜索巨擘Google的人气达到了顶峰。它躲过了微软的法律大棒,并在两天前成功扼杀了微软对
AOL的股权收购梦想,为此,本周Google股价一度涨至每股446.21美元。
敲警钟
无论法院做出怎样的判决,
比尔·盖茨都将失掉一名高级人才,并且随之失掉一部分名声、影响、市场和财富,这是毫无疑义的。即使如此,比尔·盖茨应该感谢李开复,如果他有足够智慧的话,因为李开复送给了他一件宝贵礼物,那就是教训。不知比尔·盖茨能否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如果能够吸取教训,那么走了一个李开复,就会重新得到十个“李开复”。古往今来,世界上坏事变好事的典型事例并不少见。
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的不止比尔·盖茨一人,而是全球老板。李开复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中国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全球老板如果都能举一反三,那么就都应该感谢李开复,因为他的跳槽折射出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即老板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聪明的老板们绝对不会只关心法院对李开复跳槽做出怎样的判决,而会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避免此类事件在本企业发生。
李开复表示
离开微软加盟竞争对手Google的李开复表示,微软对于中国市场开发的失误才是造成自己离的主要原因。微软工作的七年当中,李开复先生亲手打造了软件帝国中国市场的研发基地,并且最终成为比尔盖茨先生最为信任的。
李开复的离职,用“痛”字来形容微软对失去左膀右臂时的感觉再合适不过了,对于其他公司来说,也就是一个高层离开,而对微软来说,就不那么1个人的损失了。作为“灵魂”人物的李开复在微软中国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在李开复和微软闹得沸沸扬扬时,GOOGLE却在十分微妙的时候充当十分微妙的角色。GOOGLE的出现也许是微软与李开复纠纷的沸点。“灵魂”人物辞职本来就很痛,加之又跳到了竞争对手那,这就像在微软伤口洒下盐。李开复的辞职也许GOOGLE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