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蹋
汉语词语
蹴蹋,读音为cù tà,汉语词语,亦作“ 蹴蹋 ”。亦作“ 蹴蹹 ”。亦作“蹵蹋”。亦作“蹵躢”,出自《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解释
亦作“ 蹴蹋 ”。亦作“ 蹴蹹 ”。亦作“蹵蹋”。亦作“蹵躢”。践踏。踩;踏。
出处
唐·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诗:“
霜蹄
蹴踏
长楸间,
马官
厮养森成列。”
唐·
戴叔伦
《边城曲》:“原头猎火夜相向马蹄蹴蹋层上冰。”
《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六:“
虑恐
入城之际,囊里
狼犺
,被城门上盘诘,拏一个大锤,隔囊鎚击,再加
蹴踏
匾了。”
清·严允肇《洗象行》:“怒蹄
蹴踏
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莲须阁集》:“璱耽每见世人文字,有称引
泰西
、欧逻巴、亚细亚者,辄怒掷蹴蹋之不复视。”
耶林·《月台上》:“荒野里非常平静,只有车夫叫骂着的声音和马蹄子蹴踏着冰雪的声音,在
冷峭
的空气中振荡着。”
用法
他骑着马,不管路上有人躺着,就
蹴踏
了过去。
参考资料
蹴蹋
.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4 09:45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