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横亘在广东省韶关市
始兴县和江西省
全南县之间,车八岭以北是始兴县,车八岭以南就是江西的全南县。总面积16110.7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中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
历史沿革
1988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5年9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1995年,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被广东省省委授予“环境教育基地”,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车八岭保护区列为教学实习基地。
2004年,广东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旅游局、省科协联合发文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5年12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评选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
2006年,被评选为“广东最美的自然生态乡村”。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
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广东始兴车八岭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地理环境
位置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
韶关市始兴县东南部,距县城46公里,距韶关市100多公里,距广州市300多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4°09′04″~114°16′46″,北纬24°40′29″~24°46′21″。
气候
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夏热冬凉,冬季偶有雪飘(只限在
坪石金鸡岭的高处),年平均气温约20度,一月平均气温约10度,七月约29度,温暖的
亚热带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使四季常青,全年都很适宜旅游,但最佳的旅游时间为春(3月至5月)秋(10月至12月)两季。
地质地貌
保护区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天平架海拨1256m,最低处樟栋水330m。在西北部为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经褶皱断裂,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变质砂页岩中山,山高谷深坡陡。中部和南部为寒武系地层,形成南北走向的变质砂页岩低山。北部和中部为侏罗世火山岩侵入,形成南北走向的中性和中酸性的火山岩低山。新构造运动有间歇性上升,残留1000-1100m,800-900m和500-600m三级夷平面,部分地区可见二级阶地。
地质地貌影响环境因素。自然保护区东北走向的中山,可作为寒潮入侵的屏障,南北走向的低山,有利于湿润的东南季风进入;变质砂岩风化强烈,断层破碎,节理发达,流水容易下渗,成为水源涵养的理想林区。这一地质地貌构成微区气候、水热条件、土壤性质有利于物种繁衍,加上第四纪以来未受冰川影响,动植物区系保存比较完好,为自然保护区创造了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
面积范围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与江西省全南县交界,南连始兴县司前镇,西邻始兴县刘张家山国营林场,北接始兴县罗坝镇,总面积16110.7公顷。
保护对象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生物圈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中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
植物
车八岭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起源古老,保存有不少古代残遗植物。在植物区系上属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系的一部分,植物种类繁多。由于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在茫茫林海里,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其种类约有2000种,隶属于925属,290科。食用植物有40多种,药用植物有526种,果类植物有83种,观赏植物有215种,淀粉植物有54种,油脂植物有187种,饲料植物有64种,鞣类植物有67种,用材树种共有236种。同时,车八岭拥有14种珍稀濒危植物,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17.9%,其中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国家3级重点保护有8种,广东省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在这些植物中,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
伞花木、
红椿、
花榈木、樟树、
任豆、
闽楠、
金毛狗、
黑桫椤9种;珍稀濒危植物有白桂木、观光木、舌柱麻、青檀、巴戟、伯乐树、伞花木、红椿、
野茶树、任豆、闽楠11种;省重点保护植物有三尖杉和秀丽栲2种。以“史前遗者”著称的观光木、以“活化石”闻名的三尖杉在保护内均得到大量保存。此外,还保存有一棵树龄200多年,属广东省内最大最老、三人合抱不过的“广东杉树王”,还有一棵300年历史的巨型板状根。
动物
脊椎动物与昆虫纲动物共有1552种,隶属于969属,253种,包括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其中兽类38种,鸟类217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16种,鱼类25种,昆虫1220种。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在广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前列,是研究鸟类最理想的“实验室”。昆虫类中的蝴蝶也是名目繁多。在保护区内,拥有34种珍稀濒危动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有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豹(Panthera pardus)、
云豹(Neofelis nebulosa)、
黑麂4种(Muntiacus crinifron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有穿山甲、
水獭、
斑林狸、
小灵猫、
金猫、
水鹿、
苏门羚、
斑羚8种。鸟类42科2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
海南虎斑鳽、鸳鸯、
黑翅鸢、
黑冠鹃隼、鸢、赤腹鹰、凤头鹰等32种,保护鸟类占鸟类总数的16%。此外,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两栖类动物有虎纹蛙1种。动物种类也很丰富,脊椎动物与昆虫纲动物共有1552种,其中兽类38种,鸟类217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16种,鱼类25种,昆虫1220种。有34种珍稀濒危动物,如华南虎、黄腹雉、海南虎斑(升鸟)、穿山甲、苏门羚、白腹山雕、白鹇和虎纹蛙等。
车八岭保护区先后于2015年、2016年分别记录到1只金斑喙凤蝶,2023年又两次监测记录到,2024年10月,车八岭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国蝶”金斑喙凤蝶。
护区管理
为促进生物圈保护区概念的实施,在社区共管的基础上成立了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由保护区管理机构及所在地县、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及村、场等有关单位代表组成,制定了一套《广东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章程》和《广东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联合保护公约》,协调保护区与所在区域、保护区管理部门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统筹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得联合保护工作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得以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2020年至2021年,车八岭保护区与中山大学、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合作,共同开展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考察范围沿海拔梯度覆盖保护区内的重要区域。此次苔藓植物调查,采集苔藓植物标本近千号,拍摄苔藓植物照片数千张。专家团队通过对标本的仔细研究和室内鉴定,共鉴定苔藓植物62科120属234种,其中苔类植物26科41属75种,角苔类3科3属3种,藓类植物33科76属156种,其中广东省新记录苔藓植物有6种,分别为拟网藓、拟透明凤尾藓、微形凤尾藓东亚亚种、无边匐灯藓、异叶小羽藓、东亚小羽藓,其中,异叶小羽藓被列入“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通过开展苔藓植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和评估,获得较为系统、真实的科学本底资源数据,为保护区的管理及规划提供了依据,也丰富了广东和中国的苔藓植物区系数据,为我国苔藓植物研究提供新的本底资料。
旅游景点
自然博物馆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于1991年筹建,1995年竣工,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新颖,独具特色的园林建筑,整幢大楼占地面积2279.2m2,建筑面积3474.62m2。主楼四层,每层展厅面积253.55m2。分为图文资料、植物、两栖爬行动物展厅,昆虫展厅,兽类展厅和鸟类展厅。自然博物馆收集了有关图片、图表、图书等学术资料2000多份,植物腊叶标本2万多份,其中高等植物18000多份,各类动物标本11000多份。
野生植物园
车八岭保护区有野生植物19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伯乐树;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伞花木、闽楠、
樟树、野大豆、红椿、观光木等11种。车八岭保护区以其独特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景观以及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原始森林探险
车八岭保护区利用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开展科普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广大师生来到保护区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学实习、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原始森林探险,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生态漂流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溪流纵横,樟栋水河贯穿整个保护区,水急鱼美,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掩映,每年5-11月气温都在20℃以上,适宜漂流。
南水水库
南水水库是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湖面宽达38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水湖水质晶莹透碧,沿岸青山连绵,瑶寨竹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在水库西北一个面积万亩的半岛上,建有中国南方第一个狩猎场。
韩泷祠
韩泷祠位于九泷之首,始建于汉,为纪念伏波大将军马援平南越而建,故曰将军庙。尔后桂阳太守周昕开凿泷水,整治河道有功,乡民为之纪念而改为周府君庙。
地位价值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南岭南缘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原生性较强、中国特有的原始季雨林区,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被许多外国专家学者赞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在生物种源保护、学术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在生态系统和环境演变规律、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森林生态系统等领域的科研价值十分显著。其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自然保护区已被命名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截至2022年4月,车八岭保护区内苔藓植物共记录有68科145属313种,占广东省总数691种的45.3%。
所获荣誉
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