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槽
轧制工业名词
轧钢生产中,在轧辊上车出的用来加工轧件的环形沟槽,叫轧槽。
轧槽结构
工作机架在其单行程中,要依次完成送料、轧制和转料三个过程,因此孔型轧槽长度上也相应地分为送进段Ls'、工作段(轧制段)LG'和回转段Lh'(图2 )。工作段最长,约占整个轧槽长度的94%~95%,这有利于减少变形中的瞬时压下量,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可使用小锥度芯棒,减少不均匀变形;可加长定径段,提高管材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送进段和回转段(也称空转段)约占5%~6%。空转段过短,会在送进、回转机构中引起过大冲击,导致部件过快磨损。
轧槽底部的工作部分可分为4段(图3 ),即减径段、压下段、预精整段(精整管材壁厚)和定径段(控制管径和精整表面)。在轧槽底部的展开线上,减径段和预精整段均为直线,与轧制线成一定倾角;定径段也为直线,但与轧制线平行;压下段则为一平滑曲线。
轧槽断面的结构尺寸
确定合适的轧槽宽度是生产优质管材的必要条件。宽度过窄,轧管时金属易流入辊缝,管材表面产生飞边;轧槽过宽,金属沿横向不均匀变形增大,产生裂纹,也可能在横向上出现壁厚不均,因此设计孔型时必须确定轧槽两侧的适度的宽展量.
如图4所示,轧槽的扩展度为:
轧槽扩展度的取值也可参照下表执行。
轧槽扩展深度为:
考虑扩展度时的轧槽宽展由下式确定:
式中,Kt-考虑强迫宽展和工具磨损系数,依计算断面积的位置而定,其值见下表;
Kd-压扁系数,通常取0.7。
任意断面上的扩展量为:
轧槽扩展量也可用下述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K-考虑金属强迫宽展和工具磨损系数,通常取1.1~1.5。
生产过程中关于轧槽的问题
钢锭或轧件在轧槽序产生打滑
钢锭或轧件咬入之后,在轧槽中打滑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钢锭加热温度过高或表面覆有厚层的氧化铁皮
2.轧槽长期使用受到磨损,或匠下工对该轧制道次的压下量给得过大;
3.轧制速度选择不当等。
钢锭或轧件在轧槽打滑,经常导致主传动联轴节的扭转振动,扭断轧辊和联轴节,也会引起主传动电动机过负荷,而造成重大机电事故。因此,压下工在轧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钢锭和轧件的打滑。在遇到钢锭或轧件打滑时,压下工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脚踏板降低轧辊的转速,同时启动工作辊道来增加轧件通过轧槽的推力,或让轧辊瞬间停转,使轧辊与轧件咬合得更好。另一种作法是将轧件退出轧槽,然后再次重新咬入。采用这几种措施可以避免主传动电机过负荷,轧辊和联轴节被扭断等事故。
轧件咬入不良
在正常的轧制条件下,对轧件咬入影响最大的是轧制速度。除此之外,钢锭在经过若干道次的轧制后,有时轧件的头部形成劈头,也会造成轧件未能顺利咬入。其次是推床操作不当,在推床对准轧槽时将轧件夹住。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看到轧件的头部搭在轧辊上打转不能咬入。消除上述两种现象的办法是在压下量给得正确的情况下,当看到轧件端头已对准轧槽而仍无法被轧辊咬入时,推床工应将推床的任一侧梢为张开,压下工也应随即启动工作辊道逆转,将轧件退离轧槽。随后,利用工作辊道正转的冲力再次把轧件送入轧槽。在轧件顺着工作辊道冲向轧槽的同时,也随即启动轧辊,轧件即可顺利地咬入,也避免了轧件冲击轧辊的现象。在实现这一操作动作时,推床工应将左右推床面对准轧槽的左右辊环,以便保持轧件冲向轧槽时具有良好的导入条件。在轧大板坯时,如遇到立轧打滑不咬入,推床工可用翻钢钩颠一下板坯,即可帮助顺利咬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4 23:23
目录
概述
轧槽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