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依
佛学术语
转依,佛教专有名词,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教义体系中的重要观念,意指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以证得涅盘与菩提之果。亦即‘转识成智’。
内容简介
佛家实践的总内容,可用‘观行与转依’来加以概括。佛家实践全程所经的各阶段,都和智慧分不开来。像它开始的‘胜解’,相继的‘加行’,一概由智慧来指导、推进,乃至最后究竟的‘正觉’,也以智慧的圆满为标准。还有,佛学看做行为规范的‘八正道’即以对于实相的正确知解(即‘正见’)发端,而推广到‘四摄’、‘六度’也以高度的智慧(即‘般若’)为终极。这样由智慧构成的见解所谓‘观’,便始终和‘行’联系着,并称为‘观行’。观行的效果在于内而身心,外而事象(在认识上作为对象的事物),从烦恼的杂染趋向离垢的纯净,又从知见的偏蔽趋向悟解的圆明,随着观行开展,提高程度,终至本质上彻底转变,这便是‘转依’,它又是和观行密切相关的。所以,说‘观行与转依’,便可概括了佛家实践的全体内容。
‘转依’是观行的结果。这个范畴是在佛学发展的盛期──即无著的时代,才用来替代‘解脱’的。它更能积极地表示解脱的本质,并说明如何由基本上解决问题。在此以前,佛家注意到定的功效,可以抑制或消灭下地或下一级的烦恼,而生起或增长上地或上一级比较安静的心思,以为这在身心的负担上减轻了粗重感觉而增加了轻安感觉,‘依止’转变,就称那样的状态为‘转依’。但到了无著引用这一范畴,意义便大有不同。它并不限于身心的转易,又还联系客观事象的变革。要是略加分析,在主观方面,这是注重认识的质变,而用名想或概念的认识来做关键的。名想认识和行为本可有相应的关系,某些名想认识常连带着为某种行为的准备或助力,所以行为的错误常常缘于认识的错误,而改变了认识也会间接改变了行为。至于一切名想认识相互间的联系,自成一种系统,又常依着各人生活环境而各有其类型和特点。这在心理方面的基础,可以从它们存在的依止处──佛家所谓之‘藏识’──去了解。因此,只要藏识上名想习气的染净种类互有消长,自然发生粗重或轻安的不同感受。而由于人生正向是从染趋净的,其间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突然改观,这样说为‘转依’。至于客观事象的一面,不是简单地从名想认识的转移便直接有了改变,却是由认识的不断矫正,事象实相的显现益加了然,这再引起行动,革新事象,使它更和实相随顺地发展。所以,在认识和行为的联系中,主客两面平行的前进,而真正的转依即是由这样的途径完成的(从前也区别主客为‘染净依’和‘迷悟依’,分别解释,用意大同)。
那么,转依的动因又是什么呢?据我们所理解,佛家并未将主客观各自内在的矛盾一并提到重视地位,而只注意主客观之间的矛盾,看它做推动转依的主要原因。他们关于缘起的理论原来从业感缘起出发,即是说,人们由个别的和共同的行为积习构成环境,作为生活的基础,从而限制了生活的一切。这里存在的因果规律是‘业力不可转’,但是业果的实现仍有待各种条件,所以对于将来可以把握、转变,并还常常要转变的。佛家在这一关键上,肯定了受环境限制的人生之主客观间的矛盾,必须有了对于全人生应尽一定责任的觉悟以后,才发起‘善法欲’(即是净化人生愿望),来逐渐解决矛盾,而开辟出转依的途径。(吕澄〈观行与转依〉)
否认“转依”过患与了知之胜利。弥勒菩萨《辨法法性论》:通达过患谓若无转依有四种过,谓无不起烦恼所依之过,无发起道所依之过,无般涅槃补特伽罗安立名言所依之过,无安立三种菩提差别名言所依之过。与彼相违有转依,应知是四种胜利。当知彼等实相,如实通达转依。无法显现,如梦幻等,转依之喻,如虚空金水等。
其他文献中摘述
◎附一︰霍韬晦〈转依〉(摘录自〈唯识五义〉)
转依是唯识宗提出来的修行实践的理想概念,从唯识的立场来说明佛果问题。
首先,转依(a^s/raya-para^vr!tti)即转所依;所依(a^s/raya)即是阿赖耶识(a^laya-rijn~a^na)。由于阿赖耶识摄持一切能生万法的种子,待缘而起现行,化为现实之存在,所以阿赖耶识是万法根源,也是生命主体。然而,由于阿赖耶识内部所摄持的种子无始时来与烦恼结合,成为有漏种子(漏,原意是漏泄,梵文a^srava,即借喻烦恼流出不净),因此不能作为理想人格与理想世界的生起根源,而必须将之转换(para^vr!tti)。在便宜上说,也可以说是把阿赖耶识转换,而另立主体。这一个新的主体改称为智(jn~a^na),转识成智,就是转依。不过若从阿赖耶识的本质上说,阿赖耶识自身无覆无记(对成佛之道不构成障碍,谓之‘无覆’;非善非恶,谓之‘无记’),因此可以兼容善恶种子,以至无漏种子亦可以寄存其中,所以并无断灭的必要。问题是自现实生命上溯,不能替阿赖耶识所摄持的有漏种子在时间上寻得一个起点,所以说无始时来,阿赖耶识与有漏种子已结成一体,有漏种子就是阿赖耶识的内容。扣紧此义,阿赖耶识的原有结构便须打散,这就是阿赖耶识必须舍弃的原因。同时,面对这种现实的统一关系,作为将来成佛根据无漏种子便不能参与在内,而只能列为‘寄存’(《摄大乘论》〈所知依分〉首先表明此义),待原有的有漏种子销毁之后,才能起而接替,构成新的统一关系。
由无漏种子只能寄存于阿赖耶识的这一观念引出,唯识宗是以阿赖耶识为主,智为客;而且依据唯识宗的缘生意义,有漏、无漏两者互相对列而不能直接交通(《大乘起信论》)说真如、无明可以互重,受唯识宗猛烈批评,这便成为一种二元关系,在理论上颇有问题。不过,唯识宗所追求的是价值之转换,因此设定这种二分是必然的。
依唯识宗想法,众生修行实践的过程是有漏种子减弱,无漏种子增长。无漏种子如何增长?由多闻熏习、如理作意(修道)增长,即必须先假定有佛法。由于大乘佛教相信佛陀已于无量世前成就,所以在客观上已经保证了这一增上缘的存在(不过这种保证,只能说是经验界内的保证,在形上学内,仍产生成佛是否真有自由的问题)。其次,唯识宗又认为︰这种有漏、无漏种子的消长,是一种对治关系,所以无漏种子增长,相对而言就是有漏种子的减弱。有漏种子包括烦恼、所知二障,所以在内容上分析,转依时候所舍弃的其实是烦恼、所知二障,所转得的是由断此二障而呈现的大涅盘与大菩提。大涅盘与大菩提是二转依果。至于涅盘与菩提的关系,传统的说法是体与用的关系︰涅盘是体,菩提是用(参看《成唯识论》卷十)。其实所谓体,即是亲证一切法如如生起,依他展现的状态(即依他起自性),这是存在的真实(圆成实自性、真如),存在的理法(无为法),所以说它是不生不灭的、有永恒意义的存在;而用,即显示在此理法下,无漏种子起现行,种种清净功德尽未来际,所以自菩提方面言有四智︰(1)大圆镜智,由转舍阿赖耶识而得,(2)平等性智,由转舍末那识而得,(3)妙观察智,由转舍意识而得,(4)成所作智,由转前五识而得。这也就是转八识而成四智,亦即沿用唯识理论来解释佛果和佛的主体活动。
◎附二︰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摘录)
《辨法法性论》︰‘谓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及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并诸非所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
《讲记》︰转依,依什么而转化?(中略)生死法为所依,是共所依,不共所依。涅盘法性为依处,是一切法、一切经等。转依,是依这种种的物体,转显真如清净。
平常说︰唯识宗‘转八识成四智’。众生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都是有漏的。等到究竟成佛,八识都转成四种智︰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有漏识,成无漏智,就是转依。然唯识宗所说转依,不一定依八识说,如《大乘庄严经论》,从种种方面说转依︰众生有种种方面的虚妄杂染,都可依之而说转依,如我们有贪欲,转依了成什么;有烦恼,有五根,有器界,转依了成什么。总之众生所有一切,都转化为究竟清净。
众说“转依”
本论所说转依,是依上文所说而立的。上面说︰‘诸于何流转,说彼为所依’,所依是器世界与有情界。器界是共的,就是山、河、大地等。有情界有共与不共︰托胎生、名言、摄受、治罚、饶益、违害、功德、过失──八事,众生与众生间是有彼此展转相互关系的是共。有情界的依、了别、苦、乐、业、死、生、系缚、解脱──九事,是不共。器世界与有情界,是生死流转所依,就依此来说转依。
‘谓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器世界是共的,虚妄杂染共相识所现。依此说转依,就是转杂染世界为清净世界,就是净土。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是无量寿佛的优波提舍,说到佛的清净土,是第一义境界、胜义的境界,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真如性。众生器世界,是虚妄分别所现,到转依时,就是真如性显现。清净佛土的无边清净庄严,一一以真如性为体;虚妄不现而真如性显现,名真如性转依。
本论所说转依,分为三类︰一是共器世界识;有情界有共,有不共,总为三类。有情界的共,是托胎生等八事,其中名言是极重要的。因为人与人间,以名言──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彼此间心意相通,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如来救度众生,主要依于说法。佛与众生发生关系,虽也有现神通的,但主要是说法。佛所说的法,把他结集下来,就是经(律的根本,也是名为经的),所以说︰‘及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梵语修多罗,译义为契经,因为佛所说法,一方面契合真理,一方面契合众生的根性,契机、契理,所以译为契经。
要问︰契经是妄还是真呢?众生听闻、了解、忆持、思考,只是名言,名言是虚妄所现,那么佛怎么能以虚妄分别所现的语言文字,化我们趣向真如呢?众生的名言,是虚妄分别所现的,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听闻佛所说的,虽还是能诠、所诠,但有一不同,佛所说的契经,是属于法界等流的。法界的意义很多,这里是圣法之因。一切圣法、圣道,因此,依此而生起,所以名为法界,界就是因义。法界是真如异名,与真如相应,才有无漏圣法,所以又名为法界。佛说的一切经法,是法界等流。
这是说,佛证悟了清净真如──法界,悲愿薰心,起方便善巧,将自己所修、所证得的说出来。佛为众生方便开示、演说,是从证悟法界而来的,称法界性,平等流出,所以叫法界等流。我们从佛闻法,所以能够发心、修行、解脱生死、成佛、转虚妄而显真如,都因为佛说是法界等流而有可能的。佛的言教,在我们听起来,不外乎语言文字,能诠、所诠,也不外乎虚妄分别,但从佛说的内容说,有众生生死虚妄所没有的成分,这是证悟了真如,以善巧方便宣说,有着导迷启悟,转妄成真的作用。
譬如说︰日月潭怎样好,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也不想去观赏。有人去了日月潭,照了好多风景片,拿来给我们看,这当然不是真实的日月潭。可是从所摄的照片,使我们了解日月潭是如何的,而引起去日月潭旅行的动机,我们依那人告诉我们的路线,就可以发心前往,到达日月潭。这样,佛证悟了平等法界、真如法界是离言不可说的,但佛有慈悲方便,从自证法界流出言教。在佛来说,这是真如性显现,不过到众生心中,成为一般的语言文字。
佛经与世界所有的各种学术,有什么不同?佛是从证悟真理而宣扬出来,有引导众生,转迷向悟的功能。听到了法界等流的契经,就在众生虚妄识中,薰习成一种出世的种子,名为闻薰习,成为出世心的种子。闻而思,思而修,出世种子力愈来愈强,终于引发现行的无漏智慧现前。契经是语言文字,不离虚妄分别,却可以破名言,使这虚妄分别转化。依法界等流的契经而闻思修习,等到究竟成佛,这是‘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佛的言教,在圆成实性四种清净中,名生此境清净。经典的法义,能生起无二智慧等,为智慧的境,虽是名言,而属于清净法──圆成实性。
‘并诸非所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有情界的不共,是依、了别、苦、乐、业、死、生,等等九事。不共的有情界,以有情的内识为主,如依、了别等。依或是五根,或是阿赖耶识;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末那识、阿赖耶识,与眼、耳等六识,这种种能取的识转,转显真如性,都是圆成实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03 18:0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