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藏位于
万寿山上,西部紧靠佛香阁,与佛香阁西边的五方阁一组建筑互为对称。此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和佛香阁一起被焚毁,光绪年间重建。
历史沿革
转轮藏是颐和园中现存为数不多的乾隆建筑,在1860年英法侵略者的大火中得以幸存但建筑内的佛像供器都被英法侵略者抢掠一空。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重修楼亭、游廊、碑座、泊岸、墙垣、海漫,把残破的建筑外表行了油饰见新。光绪二十八年(1902)再一次修理,但因财力所降,将佛楼内的陈设恢复到清漪园时期的水平。1943年转轮藏因维修本、豁建筑多半残损。1948年时出现倒塌危险,禁止游览。1949年8月,查转轮藏正殿向南倾斜6厘米,挂檐琉璃砖、兽头等缺损187块,曲廊天桥支柱10根柱根腐朽,天花板及木楼板腐朽20平方米,栏杆缺7处,牌楼支柱腐朽两根,石阶走错倾斜破损四处,东南墙角龟裂40平方米,地面上涨40平方米。1950年开始进行全面抢修,1953年和1954年整修油饰时,重新刻补南转轮经架上的人形雕刻。1983年整修油饰。1994年,建筑下架油饰、维修。
环境布局
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是一组佛教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一座正殿和以飞廊连接的两座配亭组成。建筑仿照宋代杭州法云寺藏经阁的样式,殿顶作琉璃瓦三个勾连搭攒尖顶,配亭各上下二层,有木制彩油四层木塔转轮藏经架,转动木架可代替诵经。在正殿和两翼环抱而成的庭院中心,耸立着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石碑—万寿山昆明湖碑。
建筑结构
建筑群的南面围墙处修建一座牌楼为出入口,北面穿行假山洞道可通达佛香阁。入口牌楼为二柱一楼形式,硬山顶,正脊,上绿色琉璃瓦,有六吻兽仙人。大木三擦,斗拱七踩单昂双翘,绘金龙和玺彩画,额仿之间镂空雕板为卷草。青石地面,青石台基,圆柱,扶手墙式台阶共五十四步。夹杆石高1.52米与两边院墙相接。从牌楼门进入,上行七十四步带扶手墙的台阶,是一座巨大的青石须弥座,座高2米,有22个望柱、21块栏板,长抱鼓高3.1米,带勾栏式台阶十六步。上面坐落着全部用石块雕制而成的万寿山昆明湖石碑,整座石碑由碑座、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通高9.87米,建筑面积9.44平方米。
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碑文四面阴刻,皆为乾隆皇帝御笔。碑阳正书“万寿山昆明湖”六个大字,碑阴为记述疏浚昆明湖始末的《万寿山昆明湖记》,全文共447字,是研究北京水利发展史和颐和园历史的重要文献。碑两侧为吟咏湖山的乾隆御制行书诗文。碑文字体端庄秀美,气韵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万寿山昆明湖碑北为转轮藏,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高两层三重檐,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周围有廊。绿色琉璃瓦顶,有十二吻兽仙人。长方形连三宝顶各四脊攒尖,宝顶上有彩色琉璃福、禄、寿三星。井字天花,绘金龙和玺彩画。圆柱,青石柱础。匾额“转轮藏”,原有楹联“藻绘春风万物资始,发挥天运四序成功”、“泰山乔岳运动无迹,祥风和气长养为心”。前、后檐金里装修,一层明间四扇步步锦隔扇,次间步步锦支摘窗。二层平台琉璃挂檐板,里侧倒挂栏杆,大垂柱间一有四个小一币柱,卷草镂空雕花。屋顶与二层檐椽有倒挂栏杆与垂柱,内有固定步步锦窗山I1为步步锦支摘窗,二层为四扇隔扇门,中间带帘架框:青石阶条台从左右与爬山廊相接。
正殿的两翼各以四间飞架在山宕上的弧形游廊连接东西两座配书,廊的建筑面积为277.2平方米,进深1.3米两面坡顶,铺绿色琉璃瓦。明造天花绘旋子彩画,木板地,梅花方柱子。前、后檐有倒挂媚子,扶手栏杆高1米,悬空地面外侧饰琉璃瓦挂檐板配亭为八面阁形,各为上下二层,内有木制彩油4层木塔贯穿其中。木塔八n1可以贮藏经书和佛像,中间有轴,地下设机转动木塔可以代替诵经,建筑形式与法器“转经桶”相似,转轮藏因此得名。两座配亭的建筑面积为322.4平方米。八角脊攒尖圆宝顶
有垂吻兽、合角兽及仙人。井字天花,绘金龙和玺彩画。金砖地面,圆柱,青石八角形柱础。前檐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双扇步步锦隔扇门,其他四面为隔扇窗。外檐有坐凳媚子,二层为琉璃挂檐板里侧有倒挂式垂柱与栏板,二层檐柱有扶手栏杆。青石阶条石台基。清漪园时期,木塔上面供有数十尊铜胎佛、镌胎佛及铜钟、铜玛尼,帝后到此礼佛时,轻轻一推,上下相贯的木塔即可转动,用这种简单的形式表示诵读了塔上的经文。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