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学(Malacology)是2021年公布的动物学学科名词。
定义
研究软体动物的分类、形态、繁殖、发育、生态、生理、生化、进化、地理分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
软体动物学是无脊椎动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或软体动物),就所描述的物种而言,软体动物是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动物门。
软体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型,包括蜗牛和蛞蝓、蛤蜊和头足类动物,以及许多其他种类,其中许多有壳。
贝壳学是软体动物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软体动物的壳。根据贝壳、足、鳃、神经及发生特点等特征的不同,将软体动物门分为7个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也用学者将无板纲、多板纲同归为双神经纲(Amphineura),因而共分为6个纲。
最具代表性的软体动物就是章鱼,章鱼并不是鱼,而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科26属、252种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作为生活在水下的温带性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章鱼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性,具有3个心脏、2个记忆系统、5亿个神经元,超过一般动物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
交叉学科
研究医学贝类的学科自然就是医学贝类学(Medical Malacology)。
医学贝类学作为动物学与医学,软体动物学与寄生虫学的交叉学科,在探究寄生虫学的生活史,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探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关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学科。
医学贝类学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能够传播寄生虫的软体动物(以淡水螺类为主,陆生贝类次之),以软体动物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淡水鱼类为什么不能生吃?福寿螺为什么人人喊打?这些都是和医学贝类学有关的问题。
国际会议
2018年10月,在联合国科敎文组织、匈牙利科学院和匈牙利自然博物馆的赞助下,第八届国际软体动物学会议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参会的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约200名软体动物学者,提交大会的论文有161篇,包括了软体动物学研究的各方面内容。
研究领域
Malacological 研究领域包括分类学、生态学和进化。 应用医学研究医学、兽医和农业应用; 例如,软体动物作为疾病的媒介,如血吸虫病。
研究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资助下,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董云伟教授、斯坦福大学George N. Somero 教授等研究者合作,开展了海洋软体动物蛋白质温度适应机制的研究,揭示了软体动物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结构稳定性和功能适应性的趋同进化模式。
研究成果以“蛋白质温度适应及结构的柔性:海洋软体动物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的分子动力学分析”为题,于2018年1月23日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
研究分析了海洋软体动物在生化水平上的温度适应策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机制;对于查明环境温度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及其机制,预测气候变暖的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