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类型是档案
信息载体物质形态的种类,用途为教学、科研服务。
家庭档案载体类型
就一般家庭来说,根据载体大致分为三类:
一、文字档案类:是家庭档案的主要形式,根据其用途,又可分为:
1、证件类: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毕业证、结婚证、户口簿、职称证书等一些参与社会活动证件。
2、经济票据类:主要包括存款单、债券、发票、合同协议、工资卡、家庭经济收支登记簿等具有经济意义的票据和文件。
3、家电设备说明类:各类家用电器及各种现代化用品的使用说明书、电路图、保修单等。
4、医疗健康类:病历、诊断书、化验单、体检表等有关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的材料。
5、珍藏类:手稿、书稿等工作成果及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等表达过去成绩的材料。
6、信件类:书信、明信片、贺年片、生日卡、电传品等。
7、子女成长类:主要有独生子女证、出生证、入学证、学生证、学习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要事记录本等反映子女成长全过程的材料。
二、照片和音像档案类:包括照片和有特殊意义的录音带、录像带。对照片档案,应将其按时间顺序排列,底片和像片分别保管,并配上文字说明,装入影集和底片簿;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光盘整理后标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归档后装入档案盒。
三、实物档案类:如一些奖杯、奖牌、古董等祖传的有价值的物品。
载体文化价值
彝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彝族的先民用彝文著书立说,形成丰富的文化典籍和众多的文献资料。彝文文献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广博宏富的著述内容,集中体现了彝族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为彝学殿堂中的一座知识宝库,它凝聚了彝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既是前人为人类社会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后人学习和借鉴的知识财富;彝文文献作为投影彝族社会发展史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客观地反映各种文化现象,是我们系统、全面地认识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彝文文献作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产物,积淀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由于历史的局限,许多文献典籍,未能形成特点鲜明的学科专著。而是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世俗、工艺技术、哲学思想、医学病理、占卜预测等融为一炉,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为一体,故以往的研究者善称彝文文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彝文文献是彝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考察古代社会和彝族古代典章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据,它在整个彝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一、彝文文献的载体种类及其特点
彝文文献的载体即彝文文献的附着材料。彝文文献的载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纸书、石刻、金铭、简陵文、皮书、帛书,此外还有兽骨文、陶文等。众多文献种类的存在主要取决于文献的用途,大都不代表书籍制度及其历史,但也有一些载体反映书籍的演变与发展,具有考证书史的文物价值,无疑是我们考察彝文书籍制度及其历史的重要依据。
1?纸书文献及其特点
纸书文献,又称纸质文献,它除了成卷、成本的典籍之外,还包括一切写在纸张上的文字材料,如:信函、书契、文告等等,均属于纸质文献的范畴。
纸质文献是彝文文献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种类,除了上万部典籍之外,还有不少零散的文献资料,它是彝文文献的主体,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纸质文献在彝文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造纸业较为发达,各种纸张陆续传入彝区,很快替代了其它书写材料。从尚存的纸质文献而论,除了一部分是明代的手抄经典或木刻本之外,绝大部分是明末清初以来的文献。这说明,在明代以前彝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虽与中央王朝和内地有交通往来,但不是那么频繁。明末清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充实彝族地区,出现了“汉多夷少”的局面,原来彝族的聚居区,变为彝汉杂处之地。彝汉之间商旅往来更加密切,汉族地区的纸张大量流入彝区也就很自然了。尚存的纸质文献是彝文文献的主体,也是我们抢救、整理、翻译出版的主要对象。纸质文献具有量大、易损等特点。因此,由于管理不善而人为损毁或因年代久远而自然损坏都十分严重。就以北京图书馆馆藏的500余部彝文典籍为例,其中完好率并不高,缺叶残篇现象十分严重。
2.石刻文献及其特点
石刻文献,就是指镌刻在自然石面或人工打制的石碑之上,可供后人查考的文字资料。据所掌握的石刻文献情况,按其镌刻形式与用途而论,主要有墓碑、建筑碑、乡规民约碑、地界碑、纪念碑、指路碑等。
从数量来看石刻文献仅次于纸质文献,已发现者可谓数以千计,其中数量较多者,首推墓碑,仅在云南省武定县己梯村就有200余方;从其内容及其学术研究价值而言,是其它文献种类无法比拟的;最显著的一点是,石刻文献大都有年代可考,加上有人名和地名可以查证。所以,石刻文献的史料价值很高,有些石刻文献可视为彝文以及彝文文献发展之里程碑。如,云南禄劝镌字崖彝文石刻、贵州大渡河建石桥记等彝文碑刻无疑是彝文以及彝文文献在明代以前就极为兴盛发达的有力见证。又如,贵州境内的拦龙桥彝文碑记中刻有南宋年间修桥刻碑的记载,将彝文及其文献的兴盛历史大大向前推进。
石刻文献史料价值极高是举世公认的,但因绝大部分置之于野外,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对它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我们所见的石刻文献中,绝大部分是质地不十分坚硬的泡砂石,年代久远,风吹雨淋,自然风化剥蚀现象极普遍。如云南武定具大西邑村的乡规民约碑,字迹荡然无存,许多墓碑的剥蚀程度也很严重。由于人们对文化古迹和古碑刻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任意破坏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有的地方把刻有彝文的石碑拆毁,用来修筑水库或铺在人畜过往的道路上。有识之士将尚存的石刻文献进行拓片、照相,甚至把石碑收集管理,这也是对石刻文献所采取的保护和抢救措施。
3.铜器铭文及其特点
铜器铭文也可称之为金属器物文献。从发掘的文献看,铜器铭文数量极为有限,但这些铸刻着彝文的金属器物既有文物价值,也有文献价值。如贵州大方发掘的著名铜钟,铸刻于公元1485年(成化21年),史称成化铜钟,钟面铸刻有彝汉两种文字,为明代贵州宣慰使安贵荣所主持铸造。这对水西彝族历史的考证和安氏世系源流的研究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彝族地区不断有铸刻彝文的器物发掘出来,如贵州威宁发掘的“矣诺王手印”和云南昭通发现的“堂郎辖区手印”,经有关专家考证和技术鉴定,二者均为汉代之物。若然,彝文的兴盛年代可上推至汉代。在众多的文献种类中,金属器物文献被视为无价之宝,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妥善保存。
4.简牍文献及其特点
简牍又分别称为竹简和木牍,即把竹子和木材加工成片,作为书写材料。简牍在书籍发展史上代表着一定的发展阶段,据有关彝文文献记载,彝族使用过木牍竹简。如贵州文献云:“姆俄格家获大权后,木犊竹简多如柴堆。”又如云南武定禄劝一带彝族说一页纸为(t’antu33)(一根)这无疑是保留了简牍时代的语词,即把简牍时代之一根竹片或一根木片的称谓,引称为今日之一张纸或一页纸。然而,当今我们所能见到的简牍却并不反映书籍发展阶段,它只是作为特殊的宗教用品,是纸书时代仍存留的一种文献形式。以其宗教用途而论,有灵牌和咒语牌两种,前者书写生卒年月,后者书写咒语绘画鬼像。这两类简牍对于我们考察彝族历史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二、彝文文献的丰富内容及其文化价值
彝文文献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内容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仅据已整理译注出版的文献资料,大体可列举如下几个方面:
1宗教内容及其文化价值
宗教内容在彝文文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众所周知,数以万计的彝文典籍中,宗教经典是数量最多,体系最为庞大的一类。仅从文献书目的角度考察文献内容,宗教经典几乎占文献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如北京图书馆所收藏的500余部典籍中,宗教经典多达400余部。以往的彝文文献研究者都十分重视宗教经典的分类介绍。如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杨成志先生在《云南罗罗族的巫师及其经典》一文中将彝文文献分为十五个类别,其中宗教经典就列了十二大类,实际上其它三类中也包含宗教方面的内容。40年代末,马学良先生在《保族巫师“呗薯’和“天书”》一文中将彝文文献分为九大类,虽然其中只为宗教典籍列了两个大类,即祭经和占卜,但是在祭经大类之下又分别列了若干类别。到了80年代,川、滇、黔的彝族经师共同为北京现存彝文古籍编目,将659部彝文典籍分为十一大类,为宗教经典列了六个大类共490部宗教经典,可见宗教经典占整个典籍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充分展示了宗教经典体系的庞大和数量之多冠于其它文献类别之首的实际情况。时至90年代,我们在掌握众多书目材料的基础上,按现代
图书分类法,为彝文典籍列了十三大类,但在宗教类下面又列有作斋、丧葬殡仪、祭祖把神、消灾拔除、驱魔送鬼、咒术技法、指路经、招魂经、祈祷祝福、占卜宗教仪式、神座图录等11个小类别,并且将宗教类列在其它十二大类之首,也展示了彝文文献体系中宗教经典的位置及所占比重。在彝族居住区域之间,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如云贵广大彝区基本上与我国的主体社会发展相一致,他们较早地进入了封建社会。解放前当云贵彝区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时,四川凉山等地还处在奴隶制阶段,云南武定、禄劝和红河南岸地区则处在领主制阶段即封建制的初期阶段上,甚至个别地区或支系还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的遗迹。反映这一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宗教体系,必然要受到社会形态的影响,所以,彝族传统宗教中包容了诸多不同宗教形态文化的内涵,为我们系统地研究彝族传统文化、考察彝族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其典章制度提供了众多的依据。彝族内部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彝族传统宗教包容了不同社会形态所固有的文化特质,这系统地反映了在彝族社会发展进程中,彝文宗教经典作为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无疑是我们系统地考察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社会形态、思想意识及其文化形态的宝贵资料,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2.历史著述及其史学意义和史料价值
彝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历史的民族,也是拥有丰富历史文献的民族。彝族向来崇拜祖先、讲究血统、注重世系族谱、善于追本溯源。因此,在现存的文化典籍中,有关历史的著述也就很多。如《西南彝志》就是一部彝族历史巨著,全书约37万字,共列400多个标题,采用叙事诗体,谈天说地,记事写人,概括地记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认识,系统地描述了彝族及其周边部落之古代社会面貌,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形态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源流,具体记载了西南地区彝族各部族的分支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支系的世系源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除了历史专著之外,《指路经》和《叙谱经》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具有特殊的史学意义。对这两类文献综合研究之后,可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揭示彝族的历史轨迹,为纵向和横向研究彝族历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若把各地《指路经》汇集起来考察,可以绘制出彝族古代迁徙路线与地域分布图。同样,把各部落氏族的系谱综合起来,也能构成一幅谱系分衍图或一棵巨大繁茂的谱系树,它可以考察某个家支或部落的源流,弄清各个部落之间分化繁衍的脉络。因此,这两类文献犹如彝族历史画卷上的坐标,能够弥补彝族历史研究中缺乏断代资料之不足。以彝族的族谱世系作为考察历史的主线,是极为可靠的,如水西安氏族谱等一些名门望族之世系,以代系推算法推导出来的年代与汉文史书的记载年代往往是相互吻合的。由此可见,彝族以
父子连名制的谱系记代法记叙的世系极少有错乱,它在史学领域中有其典型意义。此外,在各类文献中也夹杂着大量的历史著述内容,如《作祭献药供牲经》中就有许多可贵的史料,该经开篇就叙述了历史:“读来二年间,君臣施号令,舅氏叙谱系,慧师司祭仪,礼仪序井然。祖嗣如羊繁,她裔似蔽衍,族裔仪礼备。”又云:“古昔尔生否,尔未生之时,禄丰未兴牧,福宏未稼稿。”再说:“古昔德木德嘎,德基勒之女,婚配异族郎,一夜不知语,二夜通语言,三夜语相知,四夜合披毡,五夜情爱浓,六夜淫心动,七夜同枕裳,八夜同体温,九夜情脉脉。”上述经文追溯了彝族的古代历史,首先,高度概括了彝族的礼仪制度与习俗、同时,也涉及到君臣师三位一体的彝族古代政治体制。其次,推测了不知畜牧与稼稻的远古时代之采集狩猎生活,最后又描述了母系社会对偶婚的婚姻形态及其与异性的交往过程。由此可见,各类文献中的历史著述内容,其史料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彝族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著述以及浩繁的历史文献,而且拥有自己独特的史学方法论,形成一套完整的史学体系,如相当于南北朝时候的举奢哲是一位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他所撰的《论历史和诗的写作》一文可称为彝族史学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对彝族历史的著述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价值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考察彝文文献,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类别文献的著述均采用以五言诗为主的诗歌体裁。因此,谈论彝文文献的文学艺术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从广义上讲,所有的彝族古文献都充满了诗歌的神韵和浓厚的文学气息,各类文献以文体而论,均属于诗体文学,如宗教经典中的《作祭献药供牲经》,无论是文体还是修辞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该经采药篇云;“采药采药兮,采药至东方,东方天未明,未闻药苗生,未见药踪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西方,西方云未散,不见药生处,未闻药苗生。采药采药兮,采药到北方,北方雾锁道,未闻产药处,未见药形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南方,南方枝叶缠,未见产药处,未闻药形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中央,未见到一人,未闻产药处,未见药踪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管林,管林叶密茂,未见一十覆,未闻产药讯。采药采药兮,采药到河谷,众多山谷中,河谷位置低,未闻产药处,未见药踪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山峰,山峰位置高,未闻产药处,未见药形迹。采药采药兮,采药到天间,药苗生天际,药枝延大地。女子来采药,男子来研药,良臼来奏捣,良磨来碾磨,铜锅来烹煮,铁勺来调和,煮药场来煮,药沸气腾腾,沸腾至天际,置于太阳间,日公来饮药,日公寿不死。沸腾至下方,奉敬密涯洼,置于月宫中,媳娥来饮药,熄娥寿不死。沸腾至中间,奉敬读撒查,置于人世间,读六祖来饮,读六祖不死。古昔天君不死药,地王不病药是也。滤姆滤夏滤毕额生病,查租查夏诺纳查生病;左边日出处,吉求普生病;右面片出处,农纽纳生病;彼等病无药,不得药而病。崖间崖神病,筹间答鬼病,水中水鬼病,彼等病无药,不得药而病。祖公饮药则病愈,搽药则病止。”从这篇经文中,可以领略彝文文献的写作风格、修辞艺术及古代诗辞之神韵。由此可见,将文史哲各类文献都视为文学作品,也恰如其分,毫无夸张之弊。
就狭义而论,彝文文献中的文学艺术类典籍也是很可观的。彝文文学典籍表现了彝族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齐备的特点,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史诗、叙事诗、谚语、格言等文学样式。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域色彩,和彝族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与祖国西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息息相关。它集中描绘了历代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画面,赞美了彝区的山川河流,兼容了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是我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心理状态和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民族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史等方面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彝族文学艺术作品的不断增多,彝文文献中的文艺理论专著,对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彝族先民萌发了对文艺创作规律进行探讨的思想。他们通过考察分析,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和探讨创作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并对其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和清晰明快的阐释,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近年来,彝文文献整理研究工作者,在重视整理出版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文艺理论著述的整理研究工作,如贵州省的有关部门,经过多年发掘,整理出版了《彝族诗文论》、《彝语诗律论》等文艺理论专著。这些文艺理论专著的著述年代大约在南北朝。由此可见彝族文学史上不仅有许许多多的著名作家,而且涌现出一些像《彝族诗文论》的作者举奢哲和《彝语诗律论》的作者阿买妮那样杰出的文艺理论家。文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文艺理论著述的出现,标志着彝族的文学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升华,即文学艺术作品由自发创作走向自觉创作,集体创作转向专业文人创作,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转换,这是彝族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对彝族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哲学方面的著述及其文化价值
彝文文献在哲学方面的著述颇多,不仅各类文献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哲学,而且随着对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哲学专著。如《宇宙人文论》就是一部较为典型的哲学专著。该书坚持一元论的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气存在,气是天地形成的根源,气是构成天地的原始物质。书中说:“清浊二气如海水漫溢,清气熏熏,浊气沉沉,清浊二气运行,就象和煦的仙风拂着,它们又起了变化,清气变成青色,浊气变成赤色。清青之气上升,青天产生了,赤浊之气下降,赤地形成了。”该书以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天地的形成之外,还用来阐释人类的形成和日蚀、月蚀等自然现象。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众所周知,天地形成的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宇宙人文论》[1]在叙述“天”形成的过程中,却丝毫没有神秘主义成份,摆脱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唯心主义学说,而用物质性的“气”来说明“天地”的起源和形成。书中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辩证法思想,认为“清浊二气互相接触,清气翻出青色,浊气翻出赤色,青赤二气成对,如淳叶飘飘,又起变化,变成天线、地线,织天又织地”。这里包含着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认为天地的形成,最初是清浊二气的接触。清浊二气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接触的,结合在一起时是“成对飘飘的”,即互相接触互相联系的。这种“成对”的联系,产生了一股气。一遇风,气和风再接触,才形成了天和地。这种二气成对,相互接触产生天地的思想,说明古代彝族人民已具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一方面说明了有对立矛盾的清浊二气;另一方面说明了这种对立矛盾的接触产生了新事物——天和地。若然,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有彝文撰写的哲学论著,诚可称道。彝族的哲学史上,除了清浊二气学说之外,还有许多宇宙观和种种学说。如虎宇宙观,“彝族是由虎户解创造的,地球是由虎推动的,这是由
虎图腾崇拜演变的宇宙观。”在许多天地起源神话之中,虽然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它系统地反映了彝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形成问题的朴素唯物论观点。从众多的彝文文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彝族先民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论述水平。
6.医药学方面的著述及其价值
彝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在识药、用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学体系。为了使彝族医药学知识得以传播和延续,人们不仅口耳传授,而且载及书本,从而形成大量的医药学典籍。在许多宗教经典之中,往往兼有彝族医药学方面的著述[2]。如《作祭献药供牲经》、《献药经》、《药祭经》等都是围绕如何饮药治病的主题,叙述各种病症称谓和药物的效用,或者以怎样识药、采药、制药等为中心,进行医药学理论之探讨,甚至对人体学方面也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随着彝族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医药学专著。如云南省双柏县在80年代初发现的十余部彝文医书,经整理研究,编译为《彝族医药志》,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哀牢明珍”。近年,各地又翻译出版了一批彝族医药典籍。滇南彝文文献中包括了众多的医书,滇东南文献中有一部叫《二十八穴位针刺疗法》的医书,很有特色。彝族医药学典籍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给彝族医药学史的研究提供翔实的文献依据,而且能够借鉴古代医术,提高彝族地区的医疗保健水平。古代彝医以动植物为药物的主要原料,其加工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大部分药物在彝区自然生长,垂手可得。俗话说:“用一顶帽罩地,也能罩住三株药。”可见药物资源之丰富。因此,彝医彝药在彝区有着很好的前景,对于经济落后,医疗条件较差的山区、半山区,其前景更为广阔。如药物自采,不用花分文,且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治病保健一举两得。因此,整理研究彝文医药典籍,继承和发扬彝族传统医学,充分开发利用彝区药物资源,不仅能造福子孙万代,而且可以促进祖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除上述诸多方面的著述内容及其学术研究价值之外,彝文文献在地理、数学、语言文字、伦理道德教育、军事战争、政治经济、礼仪制度等方面的著述也极为丰富,其学术价值也很高,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加强多种学科的专题性研究和综合性考察,将彝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文献信息载体形式的变化对图书馆工作产生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产生了除纸型文献外的其它介质的载体,如磁盘、光盘、电子文献等等。对传统甲书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馆藏结构、服务功能、管理手段、文献配置等方面加以论述。
多年以来,纸型文献一直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使文献信息的存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信息不再采用纸张形态,而以机读型、声像型、缩微型载体记录方式存在,大量的磁盘、磁带、光盘、网络信息等新型文献载体有力地冲击着以传统记录方式为特征的纸质文献,同时也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馆藏结构、服务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1文献载体的变化加快了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
文献是人类知识的见证和记载。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载体由于知识信息的记录手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信息文献资源的更高需要,必然促使图书馆的工作管理要适应管理现代化,文献载体的发展越是复杂,越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文献载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也必将促进并加快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
2文献载体的变化使图书馆馆藏结构多元化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图书馆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广泛、大量、高层次的信息成为人们对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电子文献的出现,各种数据库的开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馆藏文献信息载体日益丰富,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载体即多元化结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职能的进一步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并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
3文献载体的变化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使馆藏文献载体出现了革命化的变化,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3.1服务模式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馆藏、管理的服务模式,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传递都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网上预约借书、订书,网上文献信息查询、书目查询、课题查新等信息服务。
3.2服务手段
改变了手工式被动服务方式,卡片式、书本式目录检索方法,可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全文检索、网上浏览等多功能主动式信息服务方式,使人们获取知识的面更宽、更广。
3.3服务内容
服务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借阅文献发展到开发建立各种光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及网上资源,人们可通过电子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光盘、
大型数据库、网络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解决疑难问题。
3.4服务范围
图书馆的局域网冲破围墙,发展与因特网互联,通过地区网与因特网,各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共享,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空间和服务空间得到极大扩展。
与此同时,文献载体数字化、信息化,使图书馆成为培养用户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基地。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将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信息获取能力,不仅能熟练运用各种检索工具,还要有检索数据库能力和网上查询知识信息能力。其次,要有知识信息加工能力,即根据课题需要筛选信息,以各种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组织整理,使之成为真正的容易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
4文献载体的变化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文献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馆藏文献的安全,延长文献的使用寿命,高质量地维护文献的信息资源,保证文献完整并长久地为读者利用。由于纸质文献的长期使用,人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图书馆馆藏管理的经验和理论,并完整而长久地保护文献资源不会因意外损坏丧失使用价值。而缩微型、光盘、磁盘等新型载体由于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对温度、湿度、光度、磁场,有害气体等有着不同的敏感,馆藏方式也不同。保存不当将会导致变质和损坏。还有不同载体所要适应的馆藏环境也不一致。有集中收藏的,有分散人藏的,但这样会给读者利用带来不便,特别是随书附盘,往往不能与图书分开使用,形成文献保存与利用间新的矛盾。入藏管理的难度还体现在光盘、磁盘等数字化文献的损坏程度往往用肉眼无法检查到,一旦原装盘片损坏而无法修复,文献就会失去完整性,甚至整套文献失去利用价值。还有网上资源的安全性,防止病毒入侵等,这些都是图书馆要努力探索并解决的新问题。
5文献载体的变化要求图书馆应合理规划、配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图书馆要逐步完善电子文献资源与纸型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馆藏文献资源。非纸型文献与印刷型文献各有优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条件的成熟,非纸型文献必将得到长足发展,但其仍不能完全替代印刷型文献,在多种文献载体形式并存的条件下,图书馆必须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协调好电子文献与印刷型文献的关系。电子文献与纸型文献数量比例的合理配置应遵循科学原则,在图书采购方面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电子文献资源较少、手持式阅读器还不是很普遍的情况下,仍以采购印刷型文献为主,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增加,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我馆就已收藏有录音、录像、光盘等电子文献4000余种。而且要根据读者的使用率与数量确定电子文献与纸型文献之间的配置结构,凡读者使用数量少,而价格又昂贵的文献应考虑以购置光盘数据库为好。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与一些商业性的公司合作,争取使用它们的免费资源,使读者能进入此网络,使用部分免费的公共网络电子文献。其次,在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要不断调整不同载体文献的经费投入比例,减少内容相同载体不同文献的重复采购,搞好馆藏建设。
6文献载体的变化要求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人是事业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人才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兴旺和衰落。21世纪的图书馆是拥有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的机构。无论是高新技术的应用,还是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都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新型人才。因此图书馆员要从心理、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变,尽管工作繁重,也要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型文献载体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图书馆工作的内容,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功能,方便了读者对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图书馆应依靠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人才,建立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的馆藏资源和文献信息数据库,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