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
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
辉发河,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上游最大的支流。辉发河为满语音转河名,含义为兰青色的水。辉发河流域在辽金时期为女真族回跋部居住地,故河名有“回跋”音转之说。
名称由来
辉发河,为满语音转河名,含义为兰青色的水。辉发河流域在辽金时期为女真族回跋部居住地,故河名有“回跋”音转之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述:“辉发通考作回霸。辽史作回跋。金史作晦发。又作回怕。明统志作灰扒。皆一音之转”。。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辉发河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脉北侧(一说南部)。北流33.70公里进入吉林省梅河口市境内,转东北,过辉南、磐石、桦甸县境,在桦甸县金沙乡福安屯东(一说蜂蜜砬子南)注入松花江。河道平均坡度0.5‰,河长267.70公里(一说294公里),吉林省境内234公里。流域面积14896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境内为14376平方公里。山城镇以上的河段当地称杨树河。山城镇至辉南县三统河口之间的河段,当地称大柳河。山城镇以上为丘陵地带,河道窄浅。山城镇以下为海龙盆地,两岸平坦,有宽广的河漫滩,开垦大片水田。该段河宽50~180米,河槽浅,河床为细沙。辉南县石道河河口以下,河谷狭窄,两岸多为丘陵及陵岗状阶地,灌木丛生。只在桦甸县城附近,两岸宽阔,为山间小盆地。该段河道较规整稳定,河底为沙、卵石。
其中,梅河口市境内河流长度116公里,流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流经的乡镇有山城镇、梅河口城区、海龙镇等13个乡镇;辉南县境内全长17公里,位于辉发城乡与永康乡、磐石县交界处。
河道特征
辉发河以山城镇为界分为上、中游,沿岸多丘陵,左岸砂石较多,岩石多为花岗岩。以石道河口为界分为中、下游。上游段为丘陵,河道窄浅,沙质河床;中游段为海龙盆地,两岸平坦,有宽广的河漫滩,已垦殖成大片水稻田,河底质为细沙,两岸筑有防洪堤,是流域内重要农业区;下游段河谷收缩,两岸多为丘陵岗地,仅桦甸城区处有桦甸盆地。河底为卵石和细砂,流经磐石河段坡降6.2~6.7‰,流速0.9米/秒,沿途接纳挡石河、蛤蟆河、蛟河、细林河、富太河、都力河、南朱奇河、大色力河、呼兰河、柳树河、火龙河、发别河、苏密河、公别河、金.沙河和密什哈河等支流。上游沿岸植被较好,为茂密的柞树林、落叶松林所覆盖。
从陈家屯到乱泥屯一带植被较差,河岸上沟谷中有不少荒山荒地。树林主要为柞树林、樟子松人工林。流至黑石镇,两岸为大面积的耕地,附近的沟谷中,左岸为耕地和落叶松人工林,右岸为落叶松人工林、柞树林、灌木林、疏林。辉发河下游流域金、煤贮藏量较丰富,建有五道沟煤矿,辉发河砂金矿等。河内盛产鲤、鲢、鲫、红尾等鱼类。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50~700毫米之间。平水期河口处水面宽270米,水深2.3米,河道平均坡度0.5%o,多年平均径流量36亿立方米。
水文特征
辉发河是常流河,水量较大,流域水情变化较大,解放前,每年均有夏汛泛滥,造成不同程度水灾,到当年九月份以后江水稳定,日趋退落。桦甸县城郊四道沟水文站,1953年测得最大洪峰流量7120立方米/秒,为188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据五道沟水文站(集水面积12391平方公里)1954~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7.69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6.4亿立方米、平均流量83.7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3010立方米/秒(1975年),最小流量0.44立方米/秒(1979年);多年平均含沙量0.48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121万吨、年输沙模数97.4吨/平方公里。辉南县区段一般在12月中旬封冻,河心冰最厚近1米。解冻为翌年8月下旬至4月初。结冰期120天左右。
主要支流
辉发河为树枝状河网,两岸平衡发育,为省内所罕见。流域面积左岸7401平方公里;右岸为7495平方公里。共有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各级支流170条,较大支流有西河、梅河、莲河、大沙河、一统河、三统河、当石河、蛤蟆河、石道河、富太河、呼兰河、发别河、金沙河等。其中流域面积大于或接近1000平方公里的有松花江二级支流莲河大沙河一统河、挡石河、金沙河。
莲河,又名沙河。发源于东丰县杨木林乡哈达岭山脉的老爷岭东麓,流经东丰、梅河口市境,流域面积1066平方公里,河长79.4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9‰。出源后北流,过杨木林乡转东流,至东丰县城西转东南,至南屯基乡再转东流,在梅河口市莲河屯注入辉发河。该河河槽宽20~30米,沙质河床。在南屯基以上为低山丘陵区,河谷较开阔。据东丰水文站(集水面积481平方公里)1958~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5.26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5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8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470立方米/秒(1964年),一、二月份常发生连底冻,最小流量为0。南屯基以下为黄土台地和辉发河河谷的一级阶地,河道弯曲,河漫滩较宽,滩地为淤泥,柳条丛生。沿河两岸为耕地,多受洪水威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东丰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含沙量5.15公斤/立方米,最大断面含沙量56.4公斤/立方米(1967年),多年平均年输沙量30.9万吨、年输沙模数642吨/平方公里,为辉发河流域各河的最大值。
大沙河,发源于东丰县沙河镇乡哈达岭山脉大寒葱顶子峰南侧,流经东丰县、梅河口市境,流域面积1014平方公里,河长82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6‰。出源后流向东南,在梅河口市海龙镇正义村东南注入辉发河。大沙河流域在梅河口市一座营乡以上为低山丘陵,以下较平坦。河道弯曲,河槽窄深,河岸陡立,岸高一般2~4米,河底为沙和淤泥。岸边柳条丛生,两岸多为耕地。
一统河,又名伊通河、图们水。发源于柳河县向阳镇龙岗山脉滚马岭东侧,流向东北,通过柳河县城,穿越梅河口市的进化、杏岭、义民、河洼等乡,至辉南县朝阳镇东注入辉发河。流域面积1547平方公里,河长140.4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9‰。据柳河县柳河水文站(集水面积622平方公里)1956~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4.65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2亿立方米、平均流量4.5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534立方米/秒(1960年),最小流量为0。一统河,在柳河镇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河谷较窄,河道较规整,河底为沙、卵石,两岸多次生阔叶林。柳河镇以下,河谷较宽,复式河槽较多,沙质河床,冲淤变化较大,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发育,两岸多水田及柳丛。
三统河,又名三通河、三纵河、三屯河。发源于柳河县和平乡红石镇龙岗山脉瓮圈岭。河源处的干流又称红石河,其西侧的山河(又称大野猪沟)与东侧的小通沟河分别发源于邻近的大顶子岭和通沟岭,三条河在三源浦镇汇合,得名三统河。三河汇流后,流向东北,在姜家店乡转向北流,至大通沟乡自立屯东为柳河、辉南两县界水,前流约10公里后,进入辉南县境内,于高集岗乡马家岭屯西注入辉发河。河长137公里,河道平均坡度1.1‰,流域面积2434平方公里,是辉发河的最大支流。据样子哨水文站(集水面积1957平方公里)1956~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4.49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65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7.9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270立方米/秒(1971年),最小流量0.26立方米/秒(1978年)。该河在三源浦以上为低山区,多次生阔叶林,河谷狭窄,河床为沙、卵石。三源浦附近为山间盆地,多水田。三源浦以下为丘陵区,河谷稍宽,两岸多为耕地。辉南县样子哨镇以下,河床为沙、卵石。沿河两岸平坦开阔,水田较多。
挡石河,为满语音转河名,意为鸷鸟。发源于磐石县三棚乡哈达岭山脉红石砬子峰东侧,流向东南,经磐石县城,在牛心乡兰家村兰家网屯南注入辉发河。流域面积999平方公里,河长51.6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1.2‰。该河上游呈扇形河网,汇流快,水势猛。据磐石县宝山乡的韩家水文站(集水面积612平方公里)1957~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4.87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84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2.6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54立方米/秒(1970年),最小流量为0(1968、1974、1979年)。河流右岸近山,左岸平坦,较为开阔,多耕地。河槽窄深,河底多由细沙组成,部分河段为黑淤泥,易坍岸。
金沙河,为满语音转河名,含义为沙狐狸。发源于桦甸县八道河子乡哈达岭山脉凤凰顶子峰西侧,流向东南,在金沙乡福安屯南汇入辉发河。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河长70.3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据桦甸县金沙乡民立水文站(集水面积1037平方公里)1958~1980年实测:水位变幅4.32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95亿/立方米、平均流量9.3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697立方米/秒(1973年),最小流量为0(1976、1980年);多年平均含沙量0.24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7.20万吨、年输沙模数69.7吨/平方公里。该河上游为低山区,坡度较陡,中、下游为丘陵,两岸多岩石陡壁,灌木、杂草丛生。河道稳定,河槽窄深,河底由沙、卵石组成。河口一带常受辉发河洪水顶托,泛滥成灾。
蛟河,发源于辉南县东部与桦甸市交界,自东向西,流经石道河镇,至庆阳镇转向北流,过中央堡乡,在蛟河口乡北注入辉发河。此河夏秋两季河水经常泛滥成灾,十年九涝。传说此河有“蛟龙”作怪,因此人们取蛟龙的“蛟”字为河名。
蛤蟆河,位于吉林省辉南县,发源于县东南部龙岗山脉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经抚民镇,在辉南镇南凤阳堡北接纳保安堡河、转向北流,过辉发城镇东面的武家屯、张家街,纵贯辉南县境内,注入辉发河。
呼兰河,位于在磐石县境内,是松花江支流辉发河的支流,原名呼兰沟。该河发源于磐石县与桦甸市界山、吉林哈达岭的棺材砬子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驿马乡、呼兰镇、黑石镇。在黑石镇呼兰村呼兰河口屯东0.2公里处,注入辉发河。河全程44.3公里,河宽约18米,水深约1.8米左右,泥沙河床,坡降2.2‰,流速2.7米/秒,流域面积311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900万立方米。沿途接纳郭家店、东二道、梁家等多条河流,流域内筑有一座中型水库(官马水库)。从源头到官马屯一段两侧山坡植被较好,生长着茂密的中龄和幼龄阔叶林,间杂有少量的落叶松人工林、山杨林。中游从官马屯到田家屯一段两岸为开阔的水田地,是水稻的重要产区,下游左岸山坡多荒山荒地,有少量的疏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右岸植被较好。
富太河,在磐石市中南部石嘴镇、富太乡、细林乡、黑石境内。是松花江支流辉发河的支流。发源于磐石县石咀镇,吉林哈达岭中部东南侧老爷岭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石嘴镇、富太乡、二道岗乡与细林乡界、细林乡与黑石镇界,在细林乡下陡沟屯东2公里处注入辉发河。河全程57.4公里,河宽1.5米左右,水深1.7米左右,泥砂河床,坡降1.05‰,流速0.8米/秒,流域面积449.0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1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侵蚀模数为900吨/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北朱奇、八家子、司家街、联河、新民、新裕河流。流域内筑有中型水库(柳杨水库)一座,其它小型水库24座,总库容量2915.4万立方米,可灌田3371公顷。此河属低山丘陵区河流,上游河谷狭窄,中游金大房子屯至岫水屯河段的河谷开阔,一般宽2—3公里。源头和上游右岸植被较好,为茂密的树林所覆盖,主要为幼龄阔叶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上游左岸植被较差,中游两岸的低山植被较好。
公别河,位于桦甸市境内,属松花江水系二级支流。该河发源于老鸦岭北麓,南一北流向,流经桦南乡11个村,沿接纳招牌沟、大肚川等河流。在北山屯南,流入辉发河,河全长30.8公里,均宽7米,坡降4.3‰,砂石河床。流域面积21l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752万立方米。河域内共建五座水库,其中大碱厂水库和大肚川水库为小I型,马家店、龙头山、大黄泥河子、贾砬子三个水库均系小Ⅱ型,总库容504万立方米,可灌l200公顷农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
发别河,位于桦甸市境内,属松花江水系二级支流。该河发源于苏密沟乡南部五里河大顶子山北侧,南一北流向,沿途接纳小河10余条,在苏密沟乡河沿屯北,流入辉发河。河全长42公里,均宽10米,坡降5.9‰。流域面积205平方公里。该流域地质岩性,入河口处于辉发河新裂带,出露的岩石为安山岩、安山凝灰岩夹流纹岩、凝灰质砂岩、黑色页岩及薄层煤,黄绿色、紫色砂岩、页岩。河流发源地是斜长角闪岩夹绿泥阳起石片岩、白粒岩及磁铁石英岩。山地壤性为灰棕壤,河谷地带为冲积土、卵石和砂。
梅河,位于东丰县县境南部,发源于四平乡冰砬子山东麓,分西北,西南两源,于四平街南汇合,主河道全长59.7公里,境内长48公里,有梨树沟、望宝沟2条较大支流。县内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流域面积18.4%,河道比降2‰。河身流经四平、一面山、大阳、影壁山4个乡镇,于梅河口镇附近汇入大柳河。支流沟溪多而身短,坡降陡,水流急,含沙量大,河道两岸耕地易受洪涝灾害。
治理开发
流域治理
辉发河流域,远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就有朝鲜族农民在柳河县三源浦开垦水田,后逐渐发展到海龙、桦甸、磐石等地,到1930年已开垦水田12030公顷。1938~1940年先后有日本开拓团6起394户1565人进入磐石、海龙、东丰、辉南等县开垦水田,并在柳河县建全胜、大西岔两座小(一)型水库和4座小(二)型水库。1938年,辉南县在三统河上修建平安川灌区(后更名三统河灌区),渠首设在冯大院,为混凝土滚水坝,左岸干渠在钓鱼台穿426米隧洞,沿山麓直达大柳河边,总长35公里,是为西干渠。辉发河到1945年水田面积达29793公顷,1949年降到17466公顷,其中蓄水灌溉450公顷,机械抽水灌溉150公顷,自流引水灌溉16866公顷。
1943年,丰满水库(松花湖)蓄水后,开始在桦甸县城裁、整辉发河道,修建护城大堤,至1951年基本建成。1952~1955年,为消除堤防险工隐患,在堤外营建了坝、顺坝、护滩、护岸等治河工程,原与丰满水库配套,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桦甸大堤,降至百年一遇防洪加1米超高的标准,大堤总长12.70公里,保护桦甸县城和沿岸8.46万人口、2550公顷耕地。
1955年始建磐石县萝卜地,海龙县水道,柳河县样子沟,辉南县辉发城、王家屯等小(一)型水库。1956年扩建平安川灌区,在冯大院拦河坝下建苗家街柴石坝,开挖东干渠19公里,1971年苗家街坝改建成混凝土坝。1956~1960年海龙县在碱水河上建碱水水库,1958~1962年,东丰县在小横道河上建成龙头水库,1958~1963年,柳河县在时家店河上建成总库容1504万立方米的时家店水库。1958~1965年,海龙县在杨树河中游建成总库容2.35亿立方米的磨盘山(海龙)水库。1959~1969年,柳河县在三统河上游建成和平水库。
自1955年以来,流域内各县掀起兴修蓄水工程和电灌站的高潮。至1958年除上述大、中型水库外,共建成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333座,塘坝2088座,电灌站155座,水田灌溉面积达到71826公顷。其中海龙、磐石两县成为省内小水库、塘坝最多的两个县。
1959年,海龙县开始配套磨盘山水库(1960年改称海龙水库)下的海龙灌区,主要工程有总干渠两公里和南北两干渠。南干渠过小杨、中和、四八石,穿长通铁路直达李炉乡,长70公里;北干渠在河北过西玉井、东花园,长34公里,跌入西河。由于两条干渠都是沿山开渠,大部分坡水平交入渠,有的“做库成瓜”,淤积、决口时有发生,后于1966~1968年进行全面改造,变平交为立交,改死“瓜”为活“瓜”。除供水南、北干渠外,还给下游大柳河沿岸4座拦河坝80多处抽水站补水。1983年补建水电站,总装机1600千瓦。海龙灌区的总灌溉面积1980年以后稳定在1.10万公顷,1985年灌溉13133公顷,超设计效益21.6%。1960~1963年,柳河县在后河上建成姜家店小水电站。
1966年,辉南县在黄泥河上把小(一)型的辉发城水库扩建成总库容102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1966~1973年,磐石县把1957~1965年在富太河上建成的小(一)型柳杨水库扩建成总库容191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辉南县于1969~1973年在蛤蟆河上建成青顶子水库。1969~1977年,磐石县在呼兰河上游建成官马水库。
此间东丰县于1965~1966年沿莲河建成堤防81.20公里(其中左岸45.10公里),保护东丰县城及103个村屯的6.10万人口、0.35万公顷耕地。
1966~1973年,桦甸县在发别河上建成关门砬子水库电站。
1958年以后枯水,三统河流域内灌溉用水紧张,1960年,辉南县着手在三统河上筹建马鞍山水库,后因上游柳河县要求在库区内建土们子水库,而马鞍山库区又没有地勘资料证实有否喀斯特的存在,筹建工作遂告停。1970年柳河县在三统河上土们子坝址建大通沟水电站。
三统河在5、6月枯水时常不足1个流量,仅能满足灌溉用水量的十分之一。1970年连续70天无雨,河水断流,迫使辉南县水利局于1971~1973年对三统河上游进行了详细的查勘设计,再次提出在干流上建马鞍山大型水库,或在支流哈拉河上建小椅山中型水库两个方案。前者较后者多蓄水近5000万立方米,且在防洪、灌溉、发电以及工程量、投资等方面均优于后者,只是马鞍山水库淹地325公顷中,有200公顷在柳河县,而小椅山淹地229公顷,均在辉南县境内。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思想,建马鞍山水库方案未能实现,而于1977年在哈拉河上动工修建了小椅山水库。
1970年10月,磐石县为解决南部5个社、镇1000~2000公顷水田缺水问题,当时县领导无视技术干部的反对,在辉发河左岸虎头山下动工修建抽水仅1.50立方米/秒、净扬程共84米、总装机8台2935千瓦的三级导水站,通过51.50公里的干渠,将水送到石咀镇,计划灌溉水田2400公顷,名曰“万代幸福渠”。到1976年11月已完成三级导水站和10处计2公里穿山隧洞,2处渡槽计700米,干渠已挖到磐桦公路,长达41.50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37万立方米,动用131万工日,国家投资373万元。1974年试车时最多灌溉水田700公顷,后因辉发河水量不稳定,抽水蓄库的水损大、电费高、维修管理艰巨等原因,遂于1979年正式停工,已建工程交由细林公社管理,以致设备和工程连遭毁坏,自行报废。
海龙、辉南两县于1971~1975年按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建成从山城镇经梅河口、海龙、朝阳镇至蛤蟆河的辉发河堤防215.50公里(其中海龙151公里,辉南64.50公里),共保护14.15万人口和10427公顷耕地。
1975~1982年,桦甸县在金沙河上游建双杨树水库,东丰县于同期在小柳树河的支流上将仁合小(一)型水库扩建成中型水库。
1978年,通化地区水利设计处完成一统河规划,提出在辉南、海龙两县交界处建三合拦河闸,南干渠到海龙县黑山水库(小〈二〉型),长公里;北干渠到合心水库,长37公里。把黑山、合心两座水库扩建为中型水库。两干渠建成后可取消下游4座拦河坝和55处小电灌站,水田面积从4500公顷增加到1万公顷。1979年在三合建成省内第一座橡胶坝,到1985年北干渠基本建成,当年灌溉水田5000公顷。
1983年,吉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三统河规划和大沙河规划。三统河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现有工程配套挖潜,同时新建大甸子、辛家、单家、板石庙、裕民5座小水库,水田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7000公顷,达到19730公顷。重点扩建三统河灌区,由1982年实灌4700公顷提高到8000公顷。大沙河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沙河上建5处拦河坝,5处入库站(总装机13台4000千瓦),提取大沙河水蓄入小赵家、迎福、太平河、红星、野猪河5座小(一)型水库,增加灌溉水量,将水田面积由1480公顷增加到2930公顷。上两项规划,已从1985年开始实施。
蓄水工程
碱水水库,1956~1960年建成,在海龙县在碱水河上,总库容1731万立方米(扩建后为2126万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耕地面积2000公顷,灌溉水田1887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1813公顷。
时家店水库,1958~1963年建成,在柳河县在时家店河上,总库容1504万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耕地733公顷,灌溉水田1000公顷,1985年灌溉953公顷。
仁合水库,在东丰县小柳树河的支流上,原为仁合小(一)型水库,1975~1982年扩建成中型水库,总库容138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水田340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300公顷。
双杨树水库,1975~1982年,桦甸县在金沙河上游建总库容121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水田1400公顷,防洪除涝133公顷,1985年灌溉水田133公顷。
小椅山水库,1977年在哈拉河上建成,总库容4200万立方米,设计补偿灌溉水田9520公顷,水库发电装机容量1260千瓦,1985年灌溉水田6400公顷。
关门砬子水库电站,1966~1973年,桦甸县在发别河上建成,总库容401万立方米,总装机1085千瓦,下游灌溉水田500公顷。
官马水库,1969~1977年建成,在磐石县在呼兰河上游,总库容1150万立方米,设计防洪除涝1000公顷,灌溉水田1867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1500公顷。
和平水库,建于1959~1969年,在柳河县在三统河上游,总库容1840万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耕地3300公顷,灌溉水田1000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780公顷。
辉发城水库,1966年小(一)型的辉发城水库扩建成,在辉南县黄泥河上,总库容102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设计灌溉水田700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533公顷。
柳杨水库,在富太河上,原为1957~1965年的小(一)型水库,1966~1973年,磐石县扩建,总库容191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设计防洪除涝1400公顷,灌溉水田1800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840公顷。
青顶子水库,1969~1973年建成,在辉南县蛤蟆河上,总库容1802万立方米,设计防洪除涝2667公顷,灌溉水田1033公顷,1985年实际灌溉20公顷。
海龙水库(原名磨盘山水库),位于梅河口市大柳河支流杨树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548平方公里,总库容3.16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灌溉效益尤为显著。东北沦陷时期,1943年,有关部门曾提出过磨盘山水库的初步设计,1944年,由伪海龙县公署组织修建。1958年重建时。
龙头水库,位于东丰县横道河镇大房村境内小横道河(辉发河二级支流)下游,控制流域面积45.30平方公里,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1958年由东丰县开工兴建。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五百年一遇洪水保坝,总库容10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5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水田800公顷。主体工程有土坝、输水洞、电站、溢洪道和“引邻工程”。
灌区建设
海龙灌区,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是辉发河上游较大的灌区。灌区沿杨树河和辉发河河谷两岸分布,总面积4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0万公顷。有梅河口市小杨、大湾、花园、山城镇、中和、黑山头、四八石、曙光、福民、李炉、湾龙、城南、红梅镇等13个乡、镇的100个村及东丰县2个乡的3个村受益。灌区的主要水源是海龙水库,同时也利用几座小水库和区间径流作为补充水源。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1.22万公顷,其中水田1.15万公顷、旱浇0.07万公顷。
水电工程
姜家店小水电站,1960~1963年建成,在柳河县后河上,总装机250千瓦,解决了附近孤山子等5个公社的农村用电。
大通沟水电站,1970年柳河县在三统河上土们子坝址建成,总装机15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46万千瓦时,1985年发电451万千瓦时。
海龙水库坝后式电站,安装2台各80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为184万千瓦时。
龙头水库电站,为坝后式,设计安装60千瓦的机组2台。
流域概况
辉发河流域大沙河口以上为丘陵台地宽谷地貌,以下为丘陵宽谷地貌。低山丘陵12272平方公里,占85%,宽谷平地占15%,多白浆土、暗棕壤和冲积土。流域内有耕地28.96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0%;林地7475平方公里,占52%;草地1552平方公里,占10.1%。有121个乡、镇,其中有梅河口市(原海龙县)和柳河、辉南、东丰、磐石、桦甸等县城,总人口217.3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51人,以梅河口市236人/平方公里为最稠,桦甸106人/平方公里为最稀。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36.48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25万立方米,低于鸭绿江流域和头、二道江,居省内第四位,属较足水区。沿河两岸特别是宽广河谷地,适于发展水田。河谷外围的山麓地带,受人为因素影响,坡面侵蚀严重,据1985年吉林省水土保持工作站应用遥感技术调查,东丰等6县的水力侵蚀面积4465.3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1.6%;五道沟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53公斤/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22万吨,是丰满水库以上水土流失较重的一条河流。
参考资料
河流.梅河口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3 19:33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