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性白内障
疾病名称
临床上将有明确证据证明因辐射而引起的白内障称为辐射性白内障,晶状体赤道部囊膜下上皮细胞对电离辐射甚为敏感。受损伤的上皮细胞可产生颗粒样物质,在囊膜下自周边部向中心迁移特别在后极部尤为明显。这种颗粒样物质的出现,大约需数月乃至数年的潜伏期。
病因
晶状体对放射线影响具有高度敏感性放射线所引起的白内障称为辐射性白内障。晶状体受伤者有2种,一为接触放射线的工作者,二为接受放射线治疗者。常见引起损伤的放射线有:X线,β、γ射线以及铍、钋、镅的中子射线,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微波等。
临床表现
1.白内障形成的潜伏期
晶状体对各种放射线伤后表现基本相同。接受放射线后发病潜伏期不一,可数月数年或十几年,其与接受放射线的种类放射量的多少以及年龄等有关。X线引起发病在2~4年,中子射线几个月即可使患者出现症状。年龄愈小,潜伏期愈短;剂量愈大,潜伏期愈短。
2.白内障的临床形态
X射线、γ射线及中子照射所产生的白内障临床形态基本相同。人的辐射性白内障临床经过可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初起晶状体后极部囊下皮质出现数个粉末状混浊小点,或呈白色灰色金色、彩虹色。后囊下皮质内有小空泡。这个阶段不引起视力损害。
(2)第二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后,混浊小点逐渐增多,聚积形成环状,当混浊区扩大到1~2mm直径时,可见其周围有空泡与颗粒散布。以后混浊扩大成盘状混浊,直径3~4mm。
(3)第三阶段 时间更长,后囊下混浊更多,渐次形成盘状,外形不规则,有时呈数层重叠形式。盘形混浊逐渐向赤道方向及前后扩大,同时晶状体皮质内发生自赤道部伸向中央的楔形混浊。有时这种起自周边的混浊较中央部混浊更早出现周边混浊常呈黄褐色。
(4)第四阶段 晶状体全部混浊,不能与老年性白内障鉴别。
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观察细胞密度(CD)和六边型细胞的比例。角膜内皮低于1000/mm2时,应慎重考虑白内障手术方式。
2.视网膜视力检查
把特定的图像或视标投射到视网膜上,无论屈光间质是否混浊,直接检查视网膜的视力,以了解患者手术后可能达到的最佳视力,是术前评价黄斑功能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3.视野检查
对于晶状体混浊较轻,而具有一定视力的患者,进行视野检查可发现合并白内障的其他疾病如中心暗点要警惕黄斑病变的存在,生理盲点的扩大及视野特征性的缺损要警惕青光眼及其他眼底病变的存在。由于白内障也会引起视野的改变,因此要联系裂隙灯观察到的晶状体混浊的部位而加以鉴别。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目前有闪光图形和多焦3种ERG,可记录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功能、视杆细胞功能和混合功能。闪光ERG反映了整个视网膜的功能。图形ERG主要反映黄斑的功能。多焦ERG能同时记录中央30°视野内100多个视网膜位点上的ERG,有利于诊断和判断术后视网膜的功能状况。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VEP包括闪光VEP和图形VEP,用于记录从视网膜到视皮质的神经通路功能当黄斑部和视神经出现病变时可表现为振幅的降低和潜伏期的延长。
诊断
1.患者有受辐射的历史。
2.受辐射后,患者出现视力障碍,但较晚。
3.慢性X线等辐射损伤晶状体,混浊多从后极部开始,初可有后囊下皮质小泡,后囊下呈雾状混浊及后囊下皮质点片状混浊3种表现,可单独发生,但多为混合型。
4.后囊下皮质出现在空泡。空泡小而圆或长期不变,或经干酪状变为小白点,不能自行吸收,且逐渐向前部及赤道部扩展。
5.日久后囊下皮质混浊多呈雾状与点片状混杂,整个呈薄圆片状,初起皆局限于后极附近2mm半径范围以内,距后囊近而距核远。
6.晶状体病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伴有其他眼部损害。
鉴别诊断
1.高度近视性后囊下皮质混浊常呈棕色且自核后面起皮质全部混浊。
2.糖尿病引起的病变虽可位于后囊下但不达正后极处。它的特点为小而圆小泡形态稳定,长期不变。
3.并发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及葡萄膜炎的混浊常有膝状尘点,不呈盘状。
4.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大多先有周边部皮质楔形块状混浊存在。
并发症
眼睑放射性皮炎、急性假膜性结膜炎睑球粘连、角膜溃疡、视网膜放射性损伤、急性放射病等。
治疗
1.远离放射源,注意病情观察。
2.形成白内障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以手术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预后
与放射线辐射控制及辐射时间有关。
预防
辐射性白内障是某种放射线直接作用于晶状体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使外照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此外,为了防止晶状体受辐射损伤,从事放射线工作者,应戴铅防护眼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35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