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村是一个古老的明、清时原太原县的第一大村。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柳盗跖宅,在辛村,今人呼为柳家窝。跖,春秋时大盗,年九十而死”。辛村旧址在村西南寺地。旧址处有一寺庙名植福寺。据清光绪《续太原县志》记载:“植福寺在辛村,始建自唐”。
辛村原名已无可考,但它最晚建于
唐代确有记载。五百年前因常遭潇河洪水冲刷淹塌,迁至今地,取名新村,因念重建家园之辛劳,改称辛村。辛村曾在明嘉靖十九年修筑堡寨一座,高一丈八尺,周一百六十丈。已毁。辛村现遗存的古迹较多。有四座古建寺庙,即植福寺、
紫云观、东观音堂、关帝庙和魁星楼、一个砚池。植福寺,村中有个传说,明万历二十四年,里人耕地,每到地头,就听到“我要出去”的呼喊声,但四顾无人,惊惧不答,一大胆者在反复呼喊声中说了句“你要出来就出来吧”,说毕忽突地从地里跳出一尊石佛。村民牵出九头牛拉石佛回村。还没拉到预定建庙供奉之地,九头牛都拉不动了,于是就地建起植福寺,供祀石佛。辛村尚存一座大庭院,虽正庭已拆,但尚存的二门楼、砖雕影壁和二门楼木雕与两侧的砖雕非常精致,影壁砖雕匾额为傅山先生书“双肯居”。院内东、西庭墀头砖雕麒麟活灵活现。
地处汾潇二河三角平川地带的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辛村,明清至民国年间是太原县辖的第一大村。曾有“头辛村、二马村、圪地旮旯王郭村”的说法流传至今。其历史悠久,古同晋阳。在上世纪40年代前,村中还留有周边5米多大的“古高碓臼”及历年久远的“康碾宋磨”等遗物。证明高、康、宋姓即当地最早的居民住户。60年代山西曾在报上载文,说到春秋时期奴隶英雄柳下跖(山东人)从河南来到山西晋阳。在西山柳子沟山头插旗起义。辛村便是他来汾东时的吃住指挥据点。曾有“今人呼为柳家窝”之记载。据清道光六年重修《太原县志》上说:“植福寺在辛村,始建自唐,历明,涂水涨没。万历二十四年,里人耕田获石佛于土中,重建。”其中与实不符之处在于重建时间上。唐代在辛村原址大寺地一带确实建有佛寺。明万历时出土石佛。寺名失考,寺与石佛也不一定同期。因为有市文管部门专家说过,这尊两米多高的白沙石释迦牟坐像与天龙山魏齐石刻相似。重建佛寺不在万历年间,而在宣德年间。重建后名“植福寺”,在其过殿立栏上有“明宣得年间造”的记载是最可靠的证明。尽管石佛供于寺内大雄宝殿,但独蹲三大塑像前的中间地上,明显像是补放进去的。此外还有元朝建的“紫云观”,明洪武时建的“龙天庙”等,可见辛村是个很古老的村庄。 辛村原址偏南,在唐建佛寺周围。五百年前因洪水冲刷淹没,才向东北方向转移,迁于今地“新村”。因念重建家园之辛劳故名辛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是农业命脉,河像母亲。早年辛村靠汾河水浇地。但河失治理,极易泛滥为患。据史料记载:汾河由北向南,从明弘治14年(1501)至民国33年(1944)全县因汾河泛滥,造成损伤达成11次。在清乾隆13年(1748),光绪7年(1881)和26年(1900) 又三次改道,冲毁农田。尤其第三次改道,从李家庄、大村之间,经西桥、温家堡、流涧、梁家庄,至北格汇潇河,离辛村很近,故受害非浅。古称洞涡水,亦称涂水的潇河,由东向西。在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夹带红泥土,水流湍急,洪溢淤漫,往往河底高出地面,淹没庄稼,冲毁村舍。从明正德国11年(1516)至清咸丰年间曾7次泛滥。延至民国年间又河道四次变迁。明嘉靖时从郜村改道,经辛村南、北格北、西流至监军庄村南入汾河。雍正时从侯家寨村南改道,至洛阳村北入汾河。道光时又改道张花村南,先西流,后南拐至清徐长头入汾河。其间第一、三次改道都直接影响辛村,受害更大。辛村人引潇河水灌田,早在明正德10年(1515)。由村民牛志春领导挖的白马渠,从榆次马村南取水,浇灌本村120顷耕地。以后才加上青龙、常安等五渠九村联合在此筑土堰拦河引水,并坚持多年。使耕地土质肥沃,五谷丰盈,辛村成了全县的产粮首户。特别是历明代通过洪洞大槐树多次移民来村后,人口大增。居民区村子周边长达5公里之多。连同周野土地,围长约有12公里。土地面积逐超原数,最高曾达14000余亩。这些都是“头辛村”美名来源的最主要因素。
辛村由唐代起至明清,古建筑逐渐增多,寺、观、庵、庙、楼、阁、祠、堡俱全。由唐建佛寺至“植福寺”,由元建“紫云观”至“观音海会”,还有明洪武时建的“龙天庙”明末之“魁星楼”及清代建的两座“关帝庙”、“白衣庵”、“紫竹林”“三圣庙”“真武庙”“文昌阁”(下层奉财神)“玉皇阁”(下层奉五道神)及遍布村内各街的几十个五道小庙。另有“张氏祠堂”、“何家堡”等。但其中多数建筑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而解放后人为的拆除,破坏了文物古迹,实感可惜。现只能将现存的,又经新世纪重新修整、复建的,最主要的简介如下:(1)植福寺“过殿”:完整的“植福寺”为南向二进四合院建筑。其规模宏大、美观,临近无二,于1982年拆毁后,现仅留过殿五间,进深三间,高7.5米,面积165平米。悬山顶琉璃脊,七檩五架椽,前有廊,无斗拱,手法朴实无华。后部勾连园山式、小式单檐,歇山顶抱刹一间,前后转通,可达后院。殿前长老松一棵。将60年代和84年又两次入土,埋了将近40年才保存下来的石佛供于殿内,代为大雄宝殿,属县区级文物。(2)观音海会:原为“紫云观”,清乾隆14年5月重建为观音堂。北向与魁楼遥对,是二进三合院建筑,占地612平米,前院有悬山顶山门三间,前后有廊,
单昂三踩斗拱,门额书“观音海会”。十字脊钟鼓楼分左右。厢房东西各三间,中心有月门。后院有配殿东西各三大间。歇山顶,六檩单翘斗拱,前有廊,三板门,直棂窗,面积88平米,高约6.5米。新请五尊铜佛像供于殿内。(3)魁星楼:位于中心,楼阁南向,属二层建筑。下有1.7米高的砖石台基,并带券口供五道神。后部设石磴上阁。基座上部周有石雕栏杆,中有殿阁,前有歇山顶式宝刹。出一昂三踩斗拱,周有廊,内奉文昌帝君,上有四柱承十字歇山项建筑四明楼。木阶上楼,内供魁星,总高7.5米,属县区级文物。
明清时的辛村,土地肥、庄稼好、产粮多,经济繁荣,是有名的好村子。其主街上店铺多,各种作坊应有尽有。还有闫、何、张、牛、胥、康几家在附近县市或口外经商,比较富发,村里历来就有塾学,提高文化。出过不少秀才、举人等和个别留外学生。这些晋商和有功名者在村中建有旗杆院、高房院、窨子院、当铺院及挂有“名标天府”匾的大厅院。后其中多数被拆改为平房,但大厅院基本原貌尚存。院门内结构完整,三门木刻及两侧砖雕花卉精致,很有价值。由于当时辛村寺庙多,建筑好,民宅整齐,村容雅观,也是成为“头辛村”的因素之一。
辛村内外八景是过去的当地文人,按村之实有事物纺撰的。可惜原每景字数四、五言不等。经后人在无碍原意的前提下,简化求精,统一为四言,流传至今。为使后辈不忘,而简述如下: 内八景:(1)植福古寺:现留过殿。在2000年修缮、彩绘,重塑佛像,石佛居中。(2)石佛显灵:指里人耕田时,听到地下反复有“我要出去”的呼声,获石佛于土中之传说。(3)神钟音堰:洪武年间铸的龙天庙钟,后移植福寺。同榆次上营村庙钟是姐妹钟,此敲彼应。音动听,能远播,20里外的筑堰人可听到钟声。58年毁于炼铁。(4)老桧千年:过殿前桧树,木有香味,至今独枝尚绿。寿可达千年以上。(5)乐台龙卷:寺前的戏台,前梁木刻二龙戏珠,龙呈卷曲之势。同榆次永康圣母庙戏台为师徒戏台,徒超师艺,造型独特。60年代毁于失火。(6)玲珑魁阁:面积不大,连台基三截各异,小巧玲珑。2000年复建,塑像。(7)砚池无草:魁楼东侧的砚圪垛为魁星的砚水体。浇完地,灌河水多年不长一草。2001已石砌周边,边外栽花植树。(8)古高碓臼:50年代填了河壑,据说在郜村旧抽水站下面。后改为“紫云宝观”,现为“观音海会”。两易其名。 外八景:(1)潇水东进:潇河水通过白马渠分流南、东两渠。两渠之间形成裤儿岔的梯田。地名叫风水渠。(4)真武木刻:真武庙多尊木刻神像,雕工精湛,文管部门50年代,运往晋祠,后又听说转往天龙山。(5)咸庄盐池:村北盐坊上民居背后,是出土盐原料的盐池,后改为鱼场、蓄水池。(6)三甲井的水最好喝,在村东北半里处。(7)南屏王庄:村南里许,被潇水冲淹而失去的王家庄,有座南向庙(庙名失考)为辛村的南大门。(8)北障盐坊:村南里许至今仍存的盐坊上也有座东向的关帝庙,是辛村的北门户。 以上内景中除(1)只留过殿外(2)、(4)、(6)、(8)还存在;外景中除(4)转移不在村中外(3)、(5)、(8)仍存在。原有村北口的三圣庙,西口的关帝庙,东口的文昌阁(下为财神庙),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毁。直至2002年才在各原地左右建起堵村口的大照壁。装潢一新,以壁代庙,奉原庙阁之神。使村容改观,得到群众称赞。
辛村人每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最迟添仓,较农闲时期及以“植福寺”、“观音堂”所起,延续多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九(十九是北格会,故推后十天)与七月三十日南北两大庙会,都是跨月会。明清时一赶三天,名驰晋中。配合节或会,请班子唱戏、唱秧歌、演杂技、赏歌舞,几乎年年有。正月十五点灯山,放焰火也是农民一乐。与此同时,还有五花八门的民间文艺上街排成一条长队,边走边表演,异彩纷争。其中由翘棍领先开路,铁棍、背棍、担棍、弹心棍、高跷、旱船、假老背妻、刘三推车、二鬼摔跤、武社火、竹马、搅龙灯等,依次随后。并各配有锣鼓,以鼓点表演热闹非凡。使人赏心悦目,一派欢乐祥和景象。 民间传说,往往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每逢庙会和农闲闹红火时,也是寺庙开放,供人参观,上香朝拜神佛之际。这时最易听到一些民间与寺庙的传说。且津津乐道,溢美动听。现将辛村的几个传说分述如下:1、关于“石佛显灵”:在唐代始建的佛寺原址大寺地,历明涂水涨没。万历,二十四年(1596),里人耕田时,过来过去,每到此处就听到有“我要出去”的呼喊声,但又四顾无人。人惊惧而不答,一大胆者在反复呼喊声中说了句“你出来吧”,说毕,从土内即出尊石佛。当时张花和辛村人们争着要佛像,张花取走佛头,在村北建了“兴国寺”,辛村取了佛身补塑泥头建了“植福寺”。(实际身首末分,石佛至今仍在辛村)。2、关于“观音堂”山门外出檐下,有四根圆石墩支撑的木柱。一个盛夏,附近一农民厚生到檐下东柱边午休,熟睡后梦见一女子叫帮她掏耳朵,他惊醒后想另找睡处。但不由进庙到大殿一看,梦中人正是观音大士。果见其一只耳朵里住的一窝马蜂。他便立刻脱下衫子,一捂几抓把蜂窝端掉。处理后又回原地铺上睡着了。结果梦见观音向他说“你想要什么,我感谢你。”他只说了句“咱们受苦人,干活凭力气,给点力气就行了”。一觉醒来时,发现布衫一角被柱子压住了。他抱住柱子往上一撑,抽出一只手便把衫子拽了出来。有一天,一辆载重马车拉不上庙后南渠的陡坡去。牲口愁的打也不拉。他去帮忙时,以人代马一发力便拉上去了。此后人们称其为“神力何将军”。在过去的何家老坟里,据说还有过碑文记载。3、关于“枣槛驱瘟”:元代紫云观,清改建为观音海会后,分水地点末按原计划坐南渠来进行。建成后瘟疫流行。属羊的孩子,尤其是庙前何姓的孩子病的多,有个别伤亡。找来风水先生一看,便换了个红枣木山门槛,以逼邪驱瘟。结果把村里的羊死掉百只,才换来孩子们的平安病愈。
“培养人才凭学校,提高素质靠师资”。辛村过去确实可以,头辛村美名也名符其实。这说明村人历来重教育,有人才。人才与当地教育之发展密切相关。据前人传言,在封建时代辛村就有塾学,且不只一个。科举中,金榜题名者不断。清光绪27年(1901)年废科举,兴学堂。太原县范围内办起四所蒙学学堂。附近七里的北格镇就有一所。北格成为县三区政府所在地后,于1919年成立“三高小”。辛村学子都大沾光。因为当时辛村只有原来几家私塾合并而成的村办“南学堂”。后又在村中心的楼院办起“女学堂”。再加之北社牛天章于1922年11月创立的“清心学校”,这些都是初小。上高小就去北格,也较方便。直到民国33年(1944)9月,辛村成立高小后,三高里大部分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师马负图、牛乐道(地下
党员)、郝更生、程士俊、焦成林等来校任教。还办起了暗为革命培养干部的,由高小毕业生组成的实习班。引导众多学生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解放战争期间,辛村一度处于小解放时期。学校有地下党员张天栋(化名洛风)、王如璋等老师任教。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灌输革命思想,为革命输送人才。1946年5月,闫锡山水漫平川强占了太三区,学校停办。三高和辛村的少部分师生上吕梁交城山参加了革命。1947年9月,闫政权在辛村设立中心国民小学。1948年太原县城解放。辛村学校复课后,是全县五完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发展壮大。临近十几里的各村学生分别来辛村、北格上高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到60年代,学校附设了农中。文革期间,停课一段,学生无法升学。于1968年9月,学校率先戴了初中帽(七年制)。1977年9月又附设高中班一个(九年制)。这都是为不耽搁学生升学所为。在当时确实起过很大作用。直至初高中分别收归镇、区只学为止。2002年,辛村新建起四层教学大楼。教学设施不断改善。辛村的未来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与老校友张邦应等到的支持下,村干部要带领村民继续努力奋斗,尽力改变村里经济比较落后的状况。尊师重教,不苦孩子。更望辛村校和在初、高中、大专读书深造的学子加倍努力,学有所成顺利升级,榜列前茅。步入社会后,为国家多做贡献。为家乡出谋献策,支援家乡建设。为振兴辛村,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