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构思
辞赋学术语
辞赋构思是指辞赋作者在创作辞赋时的创作构思,辞赋构思包含辞赋的创作动机、创作思路、创作灵感等几方面,是辞赋创作思维的准备过程。对于辞赋创作,辞赋作者要进行感情投入,在感情投入中寻找创作的突破点,从而完成辞赋创作任务。素材准备与辞赋构思相辅相成。
基本介绍
辞赋构思与辞赋家的文学水平、知识积累、人生阅历有关。一般说来,对于所创作的辞赋要有的资料积累,能做到胸有成竹,则创作灵感会多或及时。在创作辞赋中若无感情投入,创作时若无激情和灵感,则创作走向会空洞或词句晦涩。辞赋构思中感情投入在创作辞赋中很重要。
文学考证
在历史上,辞赋构思体现在打腹稿或素材语汇的积累过程。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研墨用了好长时间,这就是其打腹稿的过程。另一位文学家左思,因其创作《三都赋》竟用了十年,每得佳句就记下来。从古人创作辞赋的过程上,可以看出辞赋构思对于辞赋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天才的文学家也不可能一挥而就,而是需要动脑思考的,要进行创作构思。
《滕王阁序》创作过程
滕王阁序》,是传诵千古的名文。据说当时镇守南昌的都督闫某,把滕王阁修饰一新,九月九是大会宾客,叫他女婿先写好一篇记述滕王阁的文章,到时候假装是即兴创作来向宾客夸耀。宴会时,主人装模作样让在座的人写。知情人都知趣地推辞,王勃却不知天高地厚,竟接过笔真写起来,惹得闫都督勃然大怒。不过,唐朝人胸襟就是宽广,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闫某大为惊服,不但不生气,还主动请王勃接着写下去。
据说,王勃在动笔写作《滕王阁序》之前,就是先研墨数升,然后以被蒙面而卧,思索一段时间,忽然坐起,挥笔疾书,一气呵成。王勃所到之处,都有人请他写文章,作为润笔的钱物绸缎积累了很多。别人说他是用心来编织,用舌来耕种。每当他写碑文或赞颂辞时,就先磨好数升墨,拿被子盖住脸躺着,一旦灵感来了,他突然起来,一挥而就,从不更改。当时人们说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
《三都赋》创作过程
《晋书·左思传》载,左思不好交游,喜欢静居,写文章不求多、快,而非常认真。曾以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齐都,就是他的家乡临淄)。后来,因为他的妹妹左芬被选入宫中,全家迁居京城(洛阳),他也被任为“著作郎”。从这时起,左思开始计划写《三都赋》(三都,是指魏、蜀、吴三国的都城)。他整天苦心构思,随时随地都在想着这篇文章。他在书房外面的走廊里、庭院里,甚至厕所里,也都挂着纸笔,每得佳句,不论一句半句,立刻记录下来。这样努力地写了十年,才把《三都赋》写成了。
起初,人们还不知道《三都赋》是篇杰作。左思把它拿去向当时其名学者皇甫谧请教。皇甫谧读后十分赞赏,还给他写了一篇序。接着,张载为“魏都”部分作了注,刘逵为“蜀都”、“吴都”两部分也分别作了注,还写了序;卫瓘又给它写了略解序。同时,文史界权威人士、官为“司空”的张华,对于左思的这篇杰作也大加赞赏。《三都赋》于是出名。
相关论述
辞赋构思与辞赋创作灵感的关系
在辞赋创作构思中,辞赋的创作感情酝酿是辞赋创作灵感的源泉,辞赋的创作感情来源于创作动机。其运行模式为:创作动机→创作构思→寻找灵感→投入创作。在辞赋的创作中,创作灵感不一定随时都有的,要在创作构思中随时寻找创作的突破口和表现点。创作时只有紧紧抓住主题的脉搏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使文章精彩而具有表现力。创作辞赋时,需要作者投入创作感情,同时要把握住创作灵感,由于创作灵感有可能稍纵即逝,就要及时用创作语言表现出来。
辞赋构思与辞赋题材篇幅的关系
创作辞赋需要创作构思,同时也要根据辞赋题材和篇幅进行合理的创作计划。若创作长篇辞赋,而对辞赋主题内容了解得不够,在创作时可以先以某个材料翔实的方面入手,形成一部分辞赋内容,在了解主题的其他方面后,再进行整体加工。一般来说,短篇辞赋(500字之内)可一气呵成;中篇辞赋(600—1200字)也可一次创做完,若是不能一次完成可以下次继续;长篇辞赋(1500字—5000字)可以分若干次完成。辞赋创作要因人而异,这里讲的是一般创作方法,不必照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5 18:28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文学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