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白粉病是由鞑靼内丝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辣椒上的病害。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
病原特征
辣椒白粉病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为辣椒拟粉孢菌(Oidiopsis taurica (Lev.) Salm.),属
半知菌亚门、粉孢属;有性世代为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Lev.) Arn.),属于
子囊菌亚门、内丝白粉菌属。
形态特征
菌丝体内外兼生,大多为内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由气孔伸出,大多数单生或2-3根丛生,无色,基部细长,顶端稍粗,大小为112.0-240.0微米×3.2-6.4微米。
分生孢子无色,3-5个串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呈藕节状,成熟时自孢子梗上脱落。分生孢子呈圆柱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稍宽;大小为44.8-72.0微米×9.6-17.6微米,萌发时顶端突起呈烛焰状,逐渐生出芽管,进而发育成侵染丝。有性世代未见。
生理特性
病菌对温度的要求:分生孢子在10-37℃时均可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0℃。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其侵入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18℃。
病菌对湿度的要求:辣椒白粉病病原菌侵染需要有适宜的空气湿度,在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和侵入。早晚结露较多,时间较长,湿度大,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侵染;早晚结露少,时间短,湿度小,则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侵染。因此,50-80%的相对湿度和弱光照条件,尤其是夜晚十分利于辣椒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为害症状
辣椒白粉病主要是
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叶面迎光透视可见叶肉组织出现数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非常稀薄的粉状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叶面出现明显的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稀疏的粉状霉层。温室湿度大时,褪绿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导致整个叶片及叶柄褪绿变黄,直至脱落;湿度较低时,大量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聚生在叶背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这种粉状霉层可覆盖整个叶片背面,一部分叶片上出现局部坏死的褐色病斑,有时叶片正面也能产生粉状霉层。
侵染循环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背表皮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在寒冷地区,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上或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致病害蔓延扩展。在温暖地区,病菌不产生闭囊壳,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其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
流行规律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8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高、少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不足引发早衰的田块发病重。
通常温暖湿润的天气,施用氮肥过多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或不良,发病重。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15-30℃,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升高,湿度适宜,上午6:00至下午3:00有微风适于孢子飞散,尤以中午至下午3:00最适。分生孢子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无水或低湿虽可发芽侵入,但发芽率明显降低。辣椒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田间湿度大,辣椒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中国西安地区日光温室多在4-5月发生该病,坐果时四周的功能叶最易感病,以后随坐果增多,抗病力下降,病情不断增加。大棚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时发生早而重。
防治方法
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定植缓苗后,喷施植物化感剂碧生,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能够使植株具有很好的抗病能力,将病菌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苗期喷施
碧护3克+碧欧30克,隔20天再喷1次,防止徒长。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3亿CFU/克
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也可使用95%矿物油300倍液7-10天喷1次。治疗时,用朵麦可13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喷雾1次,连喷2-3次;或用
特富灵10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喷雾1次,连喷2-3次;或用凯润8毫升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用水量最少6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