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玫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特产
辽中玫瑰,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辽中玫瑰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辽中玫瑰花种类众多,如红色系的“黑玫瑰”、“红玫瑰”、“卡罗拉”、“红鹤”;彩色系的“索菲亚”、“贝拉米”、“黄金时代”;还有“蓝色妖姬”等。尤其辽中红玫瑰属于深桃红色,典型的中国红,属于高产少刺易于加工的花种。
产地环境
辽中玫瑰的质量特色与产地的自然气候和天然环境有关。
辽中区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为沙壤土,物理性黏粒含量的沙黏度适中,壤土性质介于沙土、黏土之间,土质不沙也不黏,疏松耕性好,非常适宜辽中玫瑰根部大量萌蘖,这也是生产品质极佳玫瑰必备的土壤条件。土壤pH值适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非常适宜玫瑰的栽植。
玫瑰盛产与辽中地区优质水源有关。辽河是辽中区境内最大的河流,在境内的河段长度,流域面积均很宽泛,在辽中形成了辽河独特的小气候。辽中县降水量较高,因为独特的小气候,地下水资源丰富,很少出现干旱状态。多年来,辽中区一直是优质矿泉水的水源地,经检测,所含所需矿物质都非常适合玫瑰生长,如锶、钾、钠、钙、镁等,为生产品质极佳的辽中玫瑰提供了良好的水质,使玫瑰花形优美,色彩艳丽,在观赏花卉中最受欢迎。
历史渊源
2000年前,汉代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已出现玫瑰一词。
明代王世懋写的《学圃杂疏》(约1587年),在“花疏”部分记述了玫瑰,认为它“色媚而香甚”。可见玫瑰实为“花中皇后”。
辽中种植玫瑰相传有几百年历史,据《辽中县志》记载:明末清初“辽中栽植玫瑰如种田,夏初开花,红苞逐月开,连续不断,花放大于盘,香味迷人”。相传,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宣告后金诞生,举行开国大典时征用的玫瑰花均产自辽中。满清入关后,把辽中玫瑰花列为贡花,每年有成千上万枝贡奉朝廷,备受欢迎。
20世纪90年代,辽中县肖寨门镇的沈阳新峰玫瑰花研究所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50个玫瑰品种,选育出了适合辽中地区栽植的玫瑰新品种。由高档的“超玫”、“网玫”逐渐替代当地的小朵玫瑰,由多种花色替代单一花色,由重瓣替代单瓣。玫瑰新品种选育成功后,辽中花农开始大面积栽植。
因辽中栽植的玫瑰花品质优良,备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被评选为沈阳市的市花,经过多年民间的口口相传,被誉为“辽中玫瑰”。
生产情况
2014年,辽中年生产玫瑰鲜切花4.6亿枝,产值达3.7亿元。
2018年,辽中区有5000多户花农栽植辽中玫瑰,占地面积5千多亩,年生产玫瑰鲜切花6000万枝,产值1亿元。
产品荣誉
辽中玫瑰先后获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花卉展品鲜切花类二等奖,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月季花展览会玫瑰鲜切花金奖、玫瑰盆景银奖。
2012年08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辽中玫瑰”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辽中玫瑰等4个地理标志产品获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进入中国出口欧洲100个保护产品名单。
2020年7月20日,辽中玫瑰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辽中玫瑰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1.红色系:黑玫瑰、红玫瑰、卡罗拉、红鹤等。
2.彩色系:索菲亚、贝拉米、黄金时代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厘米,pH值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扦插繁殖。
2.栽植:
(1)栽植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上旬。
(2)栽植密度:每公顷定植株数≤7.2万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用腐熟有机肥≥45吨。
4.修剪管理:每株保留切花主枝≤5枝,饱满的营养枝5至6枝,株型高度50至60厘米。
5.采收:花蕾初开或半开时分批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花苞大而饱满;花瓣质硬,花色鲜艳。
2.理化指标:红色系花枝长度≥50厘米;彩色系≥40厘米。花朵直径为≥10厘米。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辽中玫瑰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辽中玫瑰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1:44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